天天看點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作者:亨克的孤獨

2023年夏天,網上突然出現了一段,讓人看了非常驚歎的場景。

長江三峽大壩的江水底下,密密麻麻的全是魚。而且幾乎每條魚的長度都達到了2米,有的甚至到了3米。

這讓人們直呼驚奇,還蠢蠢欲動想要捕撈。可這一想法卻立刻遭到了專家的禁止。

那麼,三峽大壩為何會出現這種情形呢?如此泛濫的魚群,專家又為何禁止捕撈呢?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本文内信源來自官方媒體【長江新聞号、中國青年報、央視新聞】(連結附在文章末尾),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數量龐大的“巨魚”

不久前流傳的一段視訊中的魚,就是體型碩大的鲢鳙魚,它們的個頭幾乎個個不下1米。

更令人振奮的是,素有"水老虎"之稱的兇猛食肉魚鳡魚也重制江面,其中最大的個體甚至長達2米、重達100斤。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其實,長江作為大陸著名内陸水系,在前幾年的時候,其水域生态系統一直飽受着各種人為活動的嚴重破壞。

2018年對長江生物多樣性的科學考察結果顯示,作為長江重要訓示物種的淡水豚數量已從2006年的1800頭驟減至僅剩1012頭,減少幅度之大令人痛心。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專家分析認為,淡水豚種群銳減的主要原因是其食物來源日益匮乏。除了物種資源的銳減外,長江魚類品種也受到了沉重打擊。

據不完全統計,曾經擁有424種魚類品種的長江,如今許多珍稀特有物種已處于極度瀕危狀态。造成這一慘狀的罪魁禍首,是多年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管控的過度捕撈行為。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甚至還有一些不合理的捕撈方式,嚴重擾亂了水生态系統的平衡,使得魚類無法得到有效繁衍。

為了扭轉長江水域生态系統的持續惡化,2020年1月1日,備受矚目的"長江十年禁漁"終于拉開序幕。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這項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禁漁行動,将在整個長江流域範圍内全面禁止生産性捕撈,為生态系統赢得十年寶貴的休養生息時間。

雖然在一些保護較好的區域,禁漁令可适度延期至2021年1月1日實施,但整體而言,長江水域将在未來十年内徹底遠離捕撈的陰影。

令人欣喜的是,僅僅經過短短數月的禁漁,長江生态已初現複蘇景象。當然能夠有這些成就,還是因為禁漁的效果顯著。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禁漁效果顯著

自2021年1月1日長江流域正式進入為期10年的禁捕期以來,在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21年2月,全流域已有11.1萬艘漁船主動上岸。

23.1萬漁民暫停了捕撈作業,轉産轉業。據專家分析,大多數魚類的生育周期約為三年,在持續禁漁三年後,它們的種群數量就會明顯恢複。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目前,三峽庫區的魚群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主要以鲢、鳙、鳡魚等大型魚類為主體,個體普遍體型大、數量多。

據觀察,其中部分鲢、鲷等經濟魚類個體甚至可達數十斤重,而肉食性的鳡魚個頭也多超過2米長。由此可見,在禁漁政策的保護下,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正在從禁漁初期開始加速恢複。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作為長江流域獨有的大型肉食性魚類,鳡魚在長江生态系統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調節者"角色。

它兇猛的食性可以有效防止其他魚類過度繁衍,避免造成水域生态資源的浪費。然而,随着禁漁政策的實施,鳡魚種群數量出現明顯回升。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這一現象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讨論,不少網友驚呼,一條幾十斤重的鲢鳙足夠一家人吃好多天了。

也有一些網友表示擔心,如果鳡魚數量失控,它們會侵占其他珍稀魚類賴以生存的栖息空間,進而反過來破壞長江生态系統的平衡,建議對這些魚群進行适度捕撈。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對此,專家學者指出,在一個健康的生态系統中,本應就是各物種之間互相制衡、動态平衡的過程,大自然的生物鍊其實沒有那麼脆弱。

鳡魚數量的暴增雖然看似駭人,但它們的數量始終遵循着生态系統的内在規律。一旦食物不足,種群就會通過自相殘殺等方式實作動态平衡。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三峽魚群的泛濫,恰恰印證了長江禁漁令初見成效。鳡魚等大型魚類種群的恢複,為該流域生物多樣性注入了新的活力。

鳡魚數量的回暖隻是長江生态環境逐漸修複的表現之一,并不意味着它們會對其他物種構成緻命威脅,是以不應對這一現象進行人為的過度幹預。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尊重自然規律

事實上,鳡魚本身也是長江生物多樣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存在對于維持長江生态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以根本不存在所謂"存廢"的問題。

專家強調,之是以會引發公衆的這些擔憂,歸根結底還是由于長江生态系統長期遭受人為破壞而變得脆弱所導緻的。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為了推動長江流域生态環境的全面修複,我們更應該客觀全面地認識生态系統演替的規律,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的自我調節能力。

與其對某一物種數量的波動反應過度,不如從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态保護并重的戰略高度,加大對長江生态環境的系統性保護與治理。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為受損的生态系統創造休養生息、自我修複的良好條件。隻有遵循生态文明建設的内在要求,協調好局部與整體、短期與長遠的關系,才能最終實作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長江的生态修複絕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和幾代人的接力跋涉。在這個過程中,尊重自然規律、順應生态自我修複的内在要求至關重要。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無論是鳡魚數量暴增還是其他物種的波動,我們都無需過度憂慮和人為幹預,而應相信生态系統最終能夠通過自身的調節作用逐漸達到新的平衡。

這就如同一個人在疾病痊愈後,身體機能的恢複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長遠來看,長江的生态保護離不開全社會共同的關心和參與。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樹立科學理性的生态文明意識,在生産生活中自覺采取環境友好型的行為方式,用實際行動為母親河的綠色複興貢獻一份力量。

隻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用心呵護這一江碧水,定能實作山清水秀、魚翔淺底的美好願景。讓我們攜手同心,共同開創長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設的嶄新篇章。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結語

短期來看,禁漁可能會對漁民的生計帶來一些影響,但從根本上說,這是恢複長江生物完整性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隻有堅持科學調控、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推動長江全流域生态系統的持續向好。

三峽大壩下出現巨魚,專家立刻提議禁止捕撈,這是好現象嗎?

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從現在做起,培養科學理性的生态保護意識,自覺遠離非法捕撈,以實際行動為母親河的複興貢獻一份力量。

讓我們攜手同心,共同呵護好這一江碧水,重制山清水秀、萬物和諧的美好畫卷。惟有如此,才能讓長江這條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永葆勃勃生機,造福子孫後代。

參考資料:

長江新聞号——長兩米、超百斤掠食性鳡魚聚集三峽壩區 網友擔心生态不平衡 專家回應來了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38594119759725089/?channel=&source=news

中國青年報——三峽大壩等水電開發:公衆認知須走出“生态愚昧”誤區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31/c_1119815612.htm

央視新聞——長江十年禁漁啟動以來 水生生物多樣性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401/02/WS6593b1bda310af3247ffa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