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職場被欺負的我陷入想報仇的「追蛇效應」,結果最後還丢了工作

作者:murasaki紫
在職場被欺負的我陷入想報仇的「追蛇效應」,結果最後還丢了工作

以前我曾經犯下一個錯誤,這個錯誤産生的傷口,讓我到現在都還在努力地複原當中。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當時因為不服氣的頑固,而讓自己陷入了「追蛇效應」之中。不但無法成功為自己吐出怨氣,反而還被人找到能夠落井下石的機會。最終,我沒有成為複仇劇裡的主人翁,還失去了工作。

在職場被欺負的我陷入想報仇的「追蛇效應」,結果最後還丢了工作

「追蛇效應」的意思是說,自己被毒蛇咬了一口,因為太過于憤怒,而忽視自己身上的傷口,和中毒的風險,還跑去追打已經逃跑的毒蛇。結果不隻是沒有抓到蛇,還中毒身亡。

當年我在職場上,也因為工作上受到的委屈而做出了這樣的反應。

在職場被欺負的我陷入想報仇的「追蛇效應」,結果最後還丢了工作

當時,因為剛接手全新的項目,大家正面對未知的計劃,神經都非常緊繃,在會議上,或是合作溝通上,常常出現沖突和溝通不足的地方,是以工作氛圍不是說非常的好。

在另一個計劃裡,有一位年資較長的前輩,或許是認為自己更适合這個計劃,于是開始私底下找我參與計劃的每個組員,說服大家照她的思維處理事情。

在職場被欺負的我陷入想報仇的「追蛇效應」,結果最後還丢了工作

一開始我也是欣然接受了她提出的一些想法,但偶爾因為自己的計劃性質不同,而沒有全部采用。

有些同組同僚,因為知道熟知對方的人品,是以表面上答應,但私下卻無視于那位前輩的提議。但也有些同僚,則是便宜行事,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聽從。

在這樣的狀況下,計劃内部的成員,不但沒有越來越有默契,反而更糟了。不久後,自然就迎來了第一波沖突。

那位前輩,以幫助後輩們的名義,自行要求大家定期開會,但除了都聽她吩咐的組員外,其他不喜歡那位前輩的同僚,則是根本沒被通知。而我,因為和那位前輩關系不溫不火,是以有收到通知,不過由于剛好開會當日我已經排了休假而無法出席,是以被這位前輩列入背叛她的名單,然後開始了一連串的針對打壓。

在職場被欺負的我陷入想報仇的「追蛇效應」,結果最後還丢了工作

當年的我,工作經曆還隻有短短的幾年,加上過去經曆的職場比較單純,我覺得隻要在專業上認真負責,就不需要擔心流言,但沖突并沒有因爲我的忍耐而停止。

終于,忍無可忍的我詢問了幾個讨厭那位前輩的同僚,和自己身邊的朋友要如何處理。當時,大家都還年輕,脾氣都很火爆,于是都鼓吹我要報仇。而我自己也覺得,要為自己争一口氣,于是開始反擊。

我開始拉攏其他的同僚,希望大家能夠站在自己這一邊。試着去找出她的盲點,隻要不被她發現,應該就能夠繼續完成這份工作。

在職場被欺負的我陷入想報仇的「追蛇效應」,結果最後還丢了工作

不過事實證明,能夠坐在那個位置上久,必然有她的方法。除了被她欺負外,她還透過信賴她的同組成員通風報信,有很多我處理到一半的事情,被她拿去跟主管抱怨,說我的效率太低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不斷去挖掘自己到底哪裡犯了錯,思考那個前輩到底為什麼會想要不斷打擊一起工作的同僚等等,這個心魔就深深地困住我,甚至認定她就是職場上的毒瘤。

後來,因為前輩在主管面前說了不好聽的話,是以就算是不喜歡這位前輩的同僚,也開始避開和我相處,結果就是我并沒有拿到續聘的合約。

在職場被欺負的我陷入想報仇的「追蛇效應」,結果最後還丢了工作

離職多年後,回想起這件事情,我還是會對人性感到害怕,也意識到這件事情留下的創傷。現在的我,和當時相比已經更加了解自己。我狠,也狠不過人家。想要複仇,也做不出來。

如果下次再遇到毒蛇的時候,相較狼狽的追上去打,不如好好花時間照顧受傷的自己。那條毒蛇,将來在某一天,一定會被更厲害的獵人給收拾掉的。

在職場被欺負的我陷入想報仇的「追蛇效應」,結果最後還丢了工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