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作者:泊停渡走

天道文明是在上古時空場中,人類以人神為核心,以天文曆象為自然規律,以人文與神文共同形成的社會文明,形成上古人類的宇宙觀,時空觀,生命觀,價值觀,天文觀等。是華夏民族亘古不變遺傳的文明基因。

在中國古代的天道天文學體系裡天文和曆法是分不開的,天文包含天象和氣象資訊,曆法即是對天文規律的總結和表達。是以天道華夏曆中無論幹支曆、運氣曆、陰陽合曆,都是天文現象的真實寫照,并且經過幾千上萬年的不斷修正,越趨精準。圍繞“中國古代的天道時空觀”,探索古今天文的差別與應用,解讀三種宇宙學說: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明确三個座标系:地平坐标系,黃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

天道文明注重整體性和局部之間的關聯性,由此誕生的陰陽學說、五行生克理論,可以說是一切華夏文明的基因,沒有什麼經典學說是脫離陰陽五行的。兩部經典巨作《易經》、《内經》大篇幅都是天文内容,沒有天文基礎,這兩部經典一定學不透徹。

古時空場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自現代天文學誕生至今,産生了種種細分行業,諸如軍用天文學、航海天文學、航空天文學。由于近現代中西地位的轉換,目前世界天文學體系主要由西方人建立,而當代中國本身處于這個世界體系中。換句話說,在現代天文學領域下,中國古代天文學退居末席。

地球周圍的行星,運作時遠時近、規律複雜。相對于研究這些星體的構造,古人更關注他們的運作規律、明暗、方位……由此總結它們給地球(人類和萬物)造成的影響(陰陽變化)。

傳統文化注重整體性和局部之間的關聯性,由此誕生的陰陽學說、五行生克理論,可以說是一切華夏文明的基因,沒有什麼經典學說是脫離陰陽五行的。

兩部經典巨作《易經》、《内經》大篇幅都是天文内容,沒有天文基礎,這兩部經典一定學不透徹。

“蒼龍西角月,孤夢堕微茫。”(陸遊《病起》)

“金風夜起暑初收,吹散繁星大火流,河漢晴連三島月,梧桐雨洗一天秋。”(金玉鳴《秋夜》)

“昭昭清漢晖,粲粲光天步,牽牛西北回,織女東南顧。”(陸機《拟迢迢牽牛星詩》)

……

很多經典詩詞中都有天文知識。天文是傳統文化的根,學好天文可幫助了解傳統文化。

古宇宙觀

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

蓋天、渾天和宣夜為古天文中的三大學說。與前兩個學說密切相聯的有天球、北極、北鬥、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日月五星等概念,它們構成了古天文的架構與主脈絡。

蓋天說是一切宇宙理論中起源比較早的一種。在發展過程中也有幾種不同的見解。

蓋天說也叫做“周髀說”,“周”是天周,“髀”是表股,天周為規,表股為矩(《周髀算經》)。“周髀”,簡單地說就是“方圓”,“天員(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周髀算經》),這即是說,天像圓形的傘蓋,地像方形的棋盤。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蓋天說

《周髀算經》卷下又提出“天象蓋笠,地法覆盤”,即認為天穹像一個鬥笠,大地像覆着的盤子。天與地均呈中間高四周下垂之狀,是拱形的。

蓋天說雖不盡完善,但在漢代以前是天文領域的主流。蓋天說的代表作為《周髀算經》,該書意涵豐富,也成為後來研習古天文的必備之書。

渾天說是古代漢族人在肉眼觀察的基礎上加以豐富的想象,構想出來的天體構造。

人們最初認為地球浮在水上,後來為了處理回旋運動的問題,改為懸浮于氣中。懸浮于氣中也開啟了“地有四遊”之動說。依據渾天的構想,周天星辰布于天球,日月五星在天球内運作。

渾天遺說如張衡之言:“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則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繞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見半隐。其兩端謂之南北極。北極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則北極上規徑七十二度,常見不隐。南極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規七十二度常伏不見。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強半。天轉如車毂之運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故曰渾天。”(《渾儀注》)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 渾天儀象圖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 渾象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 渾儀

上面是基于渾天學說的兩件重要天文儀器。

天文儀器在天文學發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會使用一種天文儀器,即使不看書,也能學到很多天文知識。是以大家學天文不要忽視天文儀器,它能讓學習事半功倍。有機會可前往各古觀象台參觀。

曆史上蓋天說、渾天說兩個學派激烈論辯了很長時間。到南北朝時期,信都芳指出,渾天說是從天外俯觀天象,蓋天說則是自天内仰觀天象,俯仰角度雖異,道理卻是一樣的。于是出現了“渾蓋合一”的理論。

兩種學說相比,渾天說更為淺顯易懂,是以到漢代末年,這種學說成為了主流。

按照蓋天、渾天的體系,日月星辰都有一個依靠,或附在天蓋上,随天蓋一起運動;或附綴在雞蛋殼式的天球上,跟着天球東升西落。宣夜說則認為“日月衆星,自然浮生于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

《莊子·逍遙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在某種程上說,這可視為宣夜說的一種表達。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宣夜說認為宇宙是無邊無垠的,天體都漂浮在氣體中。并且後來進一步認為天體自身、遙遠的恒星和銀河都是由氣體組成。不得不說,宣夜說大膽而新奇,遠已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它的觀點與今天的天文學結論有諸多相似之處,可見其超前。

但這樣的宇宙觀實際上降低了觀測與度量的意義,隻能停留在思辨的層面。也或許由于政治原因(因為這個理論沒有指出一個中心,不符合北辰星拱能象征的統治者獨掌大權的政治意義),是以自漢代以後,這種假說或已失傳或知而不言。

古坐标系

地平坐标系、黃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

人們進行恒星觀測,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确定天體在天球上的準确位置,這個基本要求導緻了一系列坐标體系的産生。

在古代中國,主要的球面坐标系統有地平坐标、黃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其中地平坐标系統産生最早,也最為直覺,而赤道坐标系統則在中國古代天文學傳統中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

地平坐标是以天頂、地平圈、四方點和子午圈為基礎而建立的,它的兩個坐标分量是地平高度和地平方位。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地平坐标以觀測者為原點,直覺地表達觀測者所在地的上下與四方。

觀測天象是古代君王最重要的工作,因為中國地處北半球,傳統的觀象授時方法,重點便是觀測南中天的恒星,是以坐北朝南便漸漸成為古代君王用事的習慣方向。在這種由觀象授時所決定的人文傳統中,君王所處的北友善應合了天上北極所象征的天帝所在的方位,是以北方理所當然地成為方位的起點。

河圖天一生水的一,十二地支的子,一歲起始的冬至,古代冬至起始所在的星宿——牛宿,都是從正北開始,順時針從北到東、到南、到西,最後再回到北,開始下一個循環周期。

中國古代比較講究的建築或房屋,坐向都是坐北朝南,如此,進門對着的北方一般便作為祖宗牌位。平時有重要集會,這裡也是最高長輩坐的方位,表示最尊貴。

除了人文意義上的尊卑之意,還有陰陽原理。向南能吸取更多天之陽氣,向陽則生。夏天植物瓜果最為繁茂,是因為夏季陽氣足。

植物的根或枝葉,向南的一面相對更繁茂,也是因為向南吸收了更多陽氣。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 圭表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 地平日晷

地平坐标系應用非常廣,天文儀器中的圭表、地平日晷,也是地平坐标的應用。

中國古代的黃道坐标系統來源于古人對于太陽視運動軌迹的認識。

太陽的視運動相對于地球上的觀測者而言,每天呈現為在恒星背景中向東移動約一度的角距離,一年大緻行移一圈。太陽在天球上的這個周年視運動軌迹就是黃道。雖然這種觀測行為曆史非常悠久,但最早,先民沒有把這條軌道定義為“黃道”,而是規定了二十八個星宿,并把星宿視為“日月舍”。很多人認為古代沒有黃道概念,沒有黃道坐标,這種看法本身值得商榷。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天球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向外延伸并與天球相交所形成的大圓。中國的赤道坐标系統其實是在古代二十八宿所構成的恒星坐标體系的基礎上完成的,最初的二十八宿如果是基于黃赤道混合帶而建立的話,赤道坐标就是對這一古老坐标體系的精确化。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赤道坐标系中,辨別天體的位置用去極度與入宿度兩個坐标分量來表示。二十八宿中的每個宿都有一顆作為測量其他恒星的标準星,稱為距星。

中國赤道坐标體系的建立與中國古人重視觀測北極圈恒星的傳統密切相關。赤道坐标系與渾天說其實是一回事,是以也直接被稱為渾天說。在中國曆史上,赤道坐标系也是運用最廣、沿用最久的體系。

《周髀算經》雲:“知地者智,知天者聖。”

順天應人者,必先治曆明時。

華夏向來重視農耕,發達的農耕支撐起了強大的政治。農耕與政事,兩者都離不開對周天星象的觀測,而相關的事宜更需要借助觀星台。在敬天授時、執中概遍思想之下,觀星台無疑具有了天命與王權的象征意義。

曆史上出現了多個具有時代意義的觀星台,它們或湮沒、或尚存,都值得我們去讨流溯源,進而尋覓“中國”。

五氣經天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1.圖形五分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五氣經天化五運圖是經過曆次整合的整體圖形。我給它分解為五個部分,1)最外圈的外側為四方系統;2)最外圈365.25度周天系統和戊己分;3)從外到内第二圈幹支系統和八卦;4)第三圈與第四圈合觀的二十八星宿系統;5)内圓——五色天(黅天、素天、玄天、蒼天、丹天)。接下來對每個部分做詳細的解讀。

2.内圓1——五色天(黅天、素天、玄天、蒼天、丹天)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五氣經天化五運圖,核心就是如圖之五氣。這張分解圖我們可以觀察到如下現象:

1)五個色條:黃色,灰色,黑色,綠色,紅色;2)兩段曲線色條,黅天和丹天,三段直線色條,素天、蒼天、玄天;3)每個色條都有一定的寬度,因為有這個寬度,它經過星宿的時候,很多時候是跨越兩個星宿;4)圖中金木水火土五星,太白(金星)對應素天也就是白色天,歲星(木星)對應蒼天也就是青天,鎮星(土星)對應黅天也就是黃色天,辰星(水星)對應玄天也就是黑天,熒惑(火星)對應丹天也就是紅色天。

2)我們現在知道,鎮星(土星)繞地周期是29.46年,一個甲子土星繞地球兩圈有微餘。約每年停在一個星宿,是以叫鎮星。而此圖顯然黅天所示的黃色曲線條不是土星的運動軌迹;水星,離太陽最近,看上去總是在太陽兩邊擺動,離開太陽最遠不超過三十度,中國古代把一周天分為十二辰,每辰約三十度,故稱水星為辰星,而圖上我們簡單算一下跨度超過150度,是以黑色條也不是水星的運作軌迹;再加上二十八星宿不可能全見,隻是看到一半,是以五色條不是同時看到的。從天幹甲到天幹己,間隔五年,如果是運作軌迹,也不是一時能看得全的。是以我們可以排除這五色條是五星的運作軌迹。

3)根據圖中,這五段色條是有層次的,這五色條的順序,按照歲運角度是土、金、水、木、火;按照主運的角度,是木火土金水。按照客運也是五行相生的順序,而對照如上的層次,都合不起來,那麼這個層次就是随便畫的嗎?

4)根據經文如“黅天之氣,經于心尾己分”,“經于”可以解釋為經過,也可以是“橫亘”之意。我們可以有初步的猜測,這五色條是橫垣在天際的氣,是觀察者直接觀察或者某種感應,科學地講就是某種天象,并且是多年的多次的記錄,綜合的圖形。

3.内環1——二十八星宿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這個我們就很熟悉了,二十八星宿。我們要注意的點就是:

1)二十八星宿這裡明确區分了四塊,各用四色标明,應四象。

2)這是我們熟知的四象區域,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這四象并非均分這個圓周。我們的二十八星宿所占的度數都是實測,充滿了差異化,不是理論上的等分劃分,展現人道要合于天道,而非要讓天道順應人道。從體量上來看,朱雀體量最大,占了112度,東方青龍最小,占了75度。西方白虎占了98度,北方玄武占了98度,就這樣四分周天,合計365度,一個回歸年365.25度,我們知道五運六氣裡周天度數也是365.25度,此圖圓周缺少的0.25度可能是在繪圖時略去了,沒有精确到小數點後一位的緣故。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3)根據歲差推算這個圖所顯示的天象為公元前2000年左右。歲差周期約2.6萬年,71.2年逆時針行一度。今年的天象,冬至點中星觀測,十二地支子指向的是箕宿,而此圖指向的是虛宿,兩宿相差近似56度,相距近四千年。

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器時代早期。我們可以說這是夏朝時候的天象圖,是那個時候古人對天象的觀察記錄。夏朝時就有這麼先進的天象觀察了嗎?《堯典》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厘百工,庶績鹹熙。」堯舜的時候知道的歲實是366日,到了夏朝測得是365.25日是合乎邏輯的。我們如果使用此圖,歲差是要考慮的,可做歲差的換算。

4.内環2——天幹地支八卦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這一環是核心,說到正主了,這是了解五運六氣的關鍵,且看觀察到的細節:

此環是由十二地支系統(12個全顯)和十天幹系統(隻有8個,缺位戊己)和後天八卦系統(隻顯示乾坤艮巽,四隅位的四卦)交錯組成。風水上稱這24個點為二十四山,用于空間定位,24等分圓周。用于羅盤的話,這個圓周是360度。在五運六氣體系裡,圓周是365.25度。

5.最外圈 365.25度周天及戊己分天門地戶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此環是四象所跨的赤經差度。而所謂的戊分和己分,代表天門與地戶。戊己是天幹序列,二分是一種界線,戊己相應土行,戊,陽土之氣,以象天門,對應後天八卦之乾卦之位,時節對應在立冬。己,陰土之氣,以象地戶,對應後天八卦之巽卦,時節對應在立夏。

6.外方——四方無極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最外側有四方,東南西北,這是天赤道的方位,天球至東向西旋轉。每個方位,東南西北還對應有顔色,所對應的是黑白紅綠四色,處于四正位。

1)這可認為是地平坐标系,四方五位。

2)這個方位,和我們目前認知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是不一樣的,從政治角度了解可以說是站在北極的視角看這個大地的。站在北極的視角,就是地球以外的視角,就是“上帝”的視角。我們也常說是君王南面的天下視角。這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視角。站在天文官的技術視角,就是站在北方朝南研究太陽為核心的天象,并記錄出相關的圖象。

3)加一個無極,意在擴開四方所包裹的空間,有待探索四方外的空間,以及三維、多元的空間。這個平面圖是二維的,可以說是天赤道截面圖。那麼加上北南兩極,就是個三維的空間圖——天球,也是代表渾天說思想。

再加上時間的運作,這個天球就是四維的天球了,如果再加上曆代以來不斷加深的認識,那就是一個N維的系統了,是以看似是一個平面圖,其實是一個N維的複雜系統,相應于宣夜說,充滿了未知與活力。

五運之氣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素問天元紀大論》指出:“甲己(1/6)之歲,土運統之;乙庚(2/7)之歲,金運統之;丙辛(3/8)之歲,水運統之;丁壬(4/9)之歲,木運統之;戊癸(5/10)之歲,火運統之。”(注:十天幹配1到10,經文無,筆者添加如上甲己(1/6),甲己之間是否有交午之存在?數字間有似河圖的數字生成關系。)這裡的五運順序土、金、水、木、火,依然是符合五行相生原則的。《五運作大論》曰:“覽《太始天元冊》文曰:丹天之氣,經于牛女戊分;天之氣,經于心尾已分;蒼天之氣,經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于亢氐昂畢;玄天之氣,經于張翼婁胃。所謂戊已分者,奎、壁、角、轸,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我們在五氣經天化五運圖上,可以看到這種對應。

具體五氣如何化五運,有很成熟的推步方式,五音健運,五音太少相生;五步推運等等是很成熟的技術,在五運六氣專業書裡有詳細的介紹,是一道計算題。而其背後的天文曆法基礎、五音十二律基礎、陰陽五行思想基礎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天道人文

一張圖展示的古典天地人學術架構

1.地平系統與蓋天說

最外側屬于大地的四方,我們可以看到地方天圓,就是這張圖最直覺的展示,此圖可以了解為蓋天說(天圓地方、靜态),也可以了解為渾天說(天球形立體化、動态),乃至于可以上應到宣夜說(道之無極、氣化)。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宇宙再大,最終還是要回到大地,關注到人,治理好這個天下,這是古來聖賢的天地人三觀,回到天下,回到修身,内聖而外王。這也是我個人對大地的四方的了解和重視。

有東西南北四方就有東西南北中五位,四方五位的地平系統,按照樸素的想法應該源于我們的蓋天說,天圓地方,這個地“方”,我們要慎重把握,不要簡單了解為大地是方的,而是大地是通過“四方五位”給自己定位的,是一種坐标參考系,便于測算,便于準确定位自己、族群的時空位置。我們的《周髀算經》就是基于蓋天說而建立的天文幾何和數學為基礎的時空學。地平的精确的四方方位,最初是怎麼測定的?是通過立杆測影這個偉大又簡便的技術測定的,具體來說圭表來測四方。

2."中"的内涵

說四方五位,重點要說"中"。中,從一個初始的方位概念(地中)延伸到政治概念(宅茲中國),再延伸到文化概念(允執厥中、中庸之道),進而到形而上的“道”的範疇(天人合一)。在文化和道的範疇裡,不斷地融通人心,融通宇宙,天人之間就建立起了聯系,文化也就經曆了幼稚(混沌初分,原始的觀象授時)到成熟(精準化系統化的天文曆法)再回到天真(人文化成、天道人道合一)的三個曆程。

我們再回看這個圖形,五色天也是在這個中間區域。這個中,内涵又不一樣,可以說是渾天儀的中位,用天赤道上的二十八星宿去定位這些星體,而實際上五星運作在天球内黃道面附近。

3.連山曆與二十八星宿

有一種觀點認為,東西十四山與南北十四山,這如同圭表和日晷的配合,合起來的二十八山向天上投影,就有了二十八星宿(見張遠山先生著作)。有了這個二十八星宿,在長久的應用過程中,其逐漸剝離了二十八山,成為一個獨立的天道觀測方式。從二十八星宿,古人就很容易和北鬥及北鬥七星結合起來。我們的璇玑玉衡就是觀測北極星和北鬥的。古人對北鬥七星和北極星的觀測由來已久,可能比立杆測影更為久遠,這是渾天說的源頭。二十八星宿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讓渾天說更為系統,同時也與蓋天說聯系越緊密。在渾儀裡的,作為三個主體之一的四遊儀就是測量宿度的,用來定位星體位置,而對二十八星宿基礎參數的測量,也是天文官緻力去做的。

從蓋天說到渾天說是古人觀察方式的變化。為什麼這樣說,把夜裡缺失的部分補全了,是以渾天說比蓋天說更為全面,但是呢,渾天說以蓋天說為基礎,兩者必須結合,是以說是“一陰一陽之謂道”,不是有了新就扔了舊。至于從渾天說到宣夜說,則是我們貌似掌握的天地規律,還是會變化,道不能被窮盡,隻能有限的掌握,有限的應用。宣夜說是氣化的宇宙觀,在應用層面更多的是讓渾天說和蓋天說永遠不固化,永遠保持活力,并随着技術革新,不斷改進。宣夜說這可說是把天球外層的球殼拿去,呈現出整個天道的本來面目。基于地平系統的蓋天說,穩固,是天文曆法的基礎,有術有數,有尊卑主次,可以延伸為穩固的政治文明體系,多為廟堂政治所接受,是建構華夏文化、政治的基礎。政治正确,基礎踏實。

渾天說和宣夜說,包含了更多的天文内涵,多為天文曆法所應用。特别是宣夜說,不斷地否定自己,革新自己,展現了中華學術的終極的探索精神。

那麼,很自然的,北鬥——北鬥七星——三垣——二十八星宿——七政——分野——觀象授時——天文曆法制定——人文文明——政治民俗——天道,這個系統就建立起來了,五運六氣就是這樣的一個系統的具體應用。

4.此圖所顯的幹支系統、八卦系統與日月五星關系

十天幹,比較可靠的說法是十月曆,也就是把太陽回歸年分十瓣,為什麼是十呢?可能是季風的原因,一年五季,再分陰陽;也或許就是我們都有一雙手,每隻手五個手指。也有說是十年一個周期,類似于十進制計數。十二地支,還是将太陽回歸年十二分,為什麼十二分,這裡有幾個源頭,一個是連山曆這個源頭,也就是4×3,兩分兩至和一分為三這樣的數理理念;一個是和太陰曆相合的需要;還有就是十二律呂,吹灰實驗地氣測量,這樣一個虛無缥缈又很神奇的源頭。十月曆和十二月曆,乃至于太陰曆可能是分屬不同的族群,在民族融合(多是互相戰争)的過程中,最終形成了陰陽合曆,而十月曆遭到淘汰(現如今彜族還在使用十月曆)。而幹支曆法可能是融合了六十進制計數法和十月曆、十二月太陽曆和太陰曆,以及對五大行星的精密觀察而形成的綜合性的曆法。

4.1、幹支八卦首尾定位的根由?

子為什麼定位在那裡,甲乙為什麼定位在那裡,後天八卦配方位已經成定論,那麼為什麼這樣放置?其與先天八卦有什麼差別?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我們把天球這樣一放,天門地戶我們就能了解了,天門地戶的連線和地軸是一緻的。而後天八卦和先天八卦這樣嵌套也就可以了解了。後天八卦所代表的八方我們可以了解,四正四隅,分别是東震南離西兌北坎,東北艮,東南巽,西南坤和西北乾,八方定位。子午卯酉分别和四正相合,三分四正,就定位了十二地支。甲乙配東方木,丙丁配南方火,戊己配中央(極軸)土,庚辛配西方金,壬癸配北方水,于是後天八卦,十二地支,十天幹就這樣配合起來,也算是天衣無縫。那麼我們就知道,這24山是和四方錨定在一起的。在天文學裡這如同一個固定的觀測站,亦或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大地。先天八卦是天球的時空,展現了克制平衡,相應于河圖,而後天八卦是華夏大地的時空,生生不息,升浮降沉,運化不止,相應于洛書。人體的髒腑運化就相應于後天八卦。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4.2與二十八星宿的關系?

我們也說了24山是地面觀測站,那麼觀測什麼呢?當然是日月五星和北極和北鬥星。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這裡會有一個二十八星宿的圖和刻度,這就是隐含了我們的北極、北鬥七星、日月五星等諸天象。也打通了與天文曆法的通道。這裡不多談。補充一點就是,我們的十二辟卦也是以和十二地支合上了,複卦一陽來複合子位,其它依次順時針對應。二十四節氣也合24山,冬至合子位,順時針排布。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5.天門地戶的變化與歲差

戊,陽土之氣,以象天門,對應後天八卦之乾卦,且在十二辟卦之坤卦之前,相差一個節氣,這個時候是要關天門,在一年中對應立冬點,立冬就是收藏點。己,陰土之氣,以象地戶,對應後天八卦之巽卦,且在十二辟卦之乾卦之前,相差一個節氣,這個時候就是要開地戶,在一年中對應立夏點,是夏長點。《易傳•系辭上》“阖戶謂之坤(六畫卦),辟戶謂之乾,一阖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戊己配中央(極軸)土,這是我們了解天地門戶的關鍵,也是天地運化的關鍵。戊己也有另外的解釋,一說是位于中央土,一說是在長夏,一說是在四季之間交接點前後的18天,共4*18=72天,周行四季。我們這裡解決了中央之土和周分四季,長夏的問題撲朔迷離,還沒有解決。針對長夏問題,現在有學者認為可以引入季風,南方諸如上海的梅雨季節可以做參考。這裡就有一個西北到東南的地理大勢以及北方的寒與高原與東南的大海,是形成季風及梅雨季節的緣由。

張介賓《類經圖翼·奎壁角轸天地之門戶說》說:“周天七政躔度,則春分二月中,日躔壁初,以次而南,……,十一月入尾、箕,十二月入鬥、牛,正月入女、虛,危,至二月複交于春分而入奎、壁矣。是日之長也,時之煖也,萬物之生發也,皆從奎、壁始;日之短也,時之寒也,萬物之收藏也,皆從角、轸始。故日春分司啟,秋分司閉。夫既司啟閉,要非門戶而何。自奎、壁而南,日就陽道,故曰天門;角、轸而北,日就陰道,故曰地戶。”

張景嶽(1563~1640年),本名介賓,距今四百年左右,按照歲差,和今天相差6度這樣。“十一月入尾、箕”,是基于當時實際觀測的。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 二十八星宿在原圖基礎上旋轉了50度

萬物之生發也,皆從奎、壁始;日之短也,時之寒也,萬物之收藏也,皆從角、轸始。故日春分司啟,秋分司閉。夫既司啟閉,要非門戶而何。

我們可以看到戊己分正在東西之位,也正是春分和秋分的位置。

到如今2019年,我們需要在原圖的基礎上,轉動56度。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 二十八星宿在原圖基礎上旋轉了56度

按照上面的邏輯來找天門地戶的話,天門地戶的位置又變化了,大概在白露和大寒的位置。

我們地球和日月五星的關系,權重最大還是基于日地關系,太陽可以用立杆測影這樣一種精确的方式定位,而月亮和五星就很難這樣定位了,需要借助于二十八星宿定位,而二十八星宿這個圈,因為歲差的緣故,極為緩慢地逆時針轉動,那麼我們在用原來的資料的時候,就需要轉化一下。我就有一個反思,我們用十天幹十二地支化五運六氣的時候,古今不變通嗎?這是我留下的一個疑問。

玑衡規矩

《尚書·舜典》曰:“在璇玑玉衡,以齊七政。”

圓者為玑,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以璿玉為之,懸而運之,以象天之行。

直者為衡,長八尺,以美玉為之,從下望玑,以視星辰。

天地之間,萬物流轉,此之謂變易。如何找到變易之中的秩序,進而消除人在世間的無序感呢?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此其不易之處。華夏先民認為生命的本質出于天行。人法地,地上萬事萬物的變化,歸根到底源于地勢的變化。地法天,地勢的變化,又根源于天行。

然而天上本無刻度,華夏先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仰觀俯察,經過幾千年積累資料,改進工具,逐漸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曆法體系。以北辰北鬥為核心,建立周天二十八星宿的坐标,用來觀測日月五星的運作。古人認為地球上生命的運轉規律與日月五星息息相關,日月五星帶動的能量消息,古人逐漸将其總結為陰陽五行的變化規律。觀察它們的運作軌迹就成了頭等大事。

《尚書·舜典》曰:“在璇玑玉衡,以齊七政。”玑衡儀器的應用在中國古代天文中是一個很莊嚴的裡程碑,巨大的玉制天文觀測工具錨定北辰,逐漸精确日月五星的運作軌迹,日月五星之是以稱為七政,因為它們是人間政治秩序的依據和本源。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尚書·虞書·堯典》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日月星辰周而複始,一年四季如期而至。如此,中國人便能預知氣溫、降雨、降雪、物候等農事規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順天應時,循時而動,是中國人道法自然、崇尚和諧、珍視生命的民族精神。對天象氣象的觀測,是華夏文明的源頭,更是天道民族的精神坐标。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淮南子·天文訓》曰:“文者象也”,天文就是天象。中國古天文,天象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關于日月星辰的現象,即星象;一類是地球大氣層内所發生的現象,即氣象。中國的天文學,實際是研究星象和氣象的變化規律,且進一步深究氣象變化背後的星象影響。

華夏古代天文學的核心是人,觀測的結果為人服務,觀象是為了授時。《尚書·虞書·堯典》曰:“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堯帝指令羲氏與和氏,敬慎地遵循天數,推算日月星辰運作的規律,制定出曆法,敬慎地把天時節令告訴人們。 “羲和”為羲氏與和氏,是颛顼時代重、黎的後繼者,作為天官世代掌管天地四時。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古代史官,從天官而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如何評判,人沒有辦法評判人。故“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就是從曆法的天道角度來書寫人世間的秩序。

《淮南子·時則訓 》說“陰陽大制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 規和矩是測量天地的工具,規圓矩方,天圓地方,天生地成,春生秋成。古人面南而居,南北正而東西分。在陰陽五行體系中,東和西又對應于春和秋,春秋就是規矩,是以孔子寫春秋,說的就是傳承伏羲女娲以來的天道文明,就是用天倫給人倫定規矩。《春秋》以時為名,第一句就是“元年春,王正月”以時開頭。表明古代的史書是從天道運作着眼來書寫人事。明白了史書與春秋的含義,也就能明白,不是誰都能寫史,隻有以太史天師為首的史官,才有資格。司馬遷寫史記,結尾的《太史公自序》寫自己的家譜,一直追溯到颛顼時代重黎,試圖把太史公的身份重新接續到天官,以此“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昆侖文明

軍師府

開天辟地,人從天地中走出來,以立杆測影為人文奠基。故将建木之高壇,稱之為昆侖。中國人的祖先從昆侖而來,背後的文明含義至少當追溯至此。

《周易·系辭上》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立表測影,打開時空,測定四方中央與太陽回歸年不同層次的周期。(立表測定時間,将在下一次詳述。)“中”之“丨”,是建極;“囗”,是建極打開并影響的政治時空。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易有太極”,在“有”極之前,易呈現為“無”極的狀态。無極也好,有極也罷,自然本身為“易”,自有日月輪旋,寒來暑往的自然秩序。隻是說,這個自然秩序一開始對人并沒有呈現出來。從無極到有極,意味着人開始走出自然,認識自然,輔相自然。人,開始慢慢作為與天地并立的三才之一,反過來參贊天地。

立杆測影,是人從自然中走出來,以天地秩序為根基奠立文明的标志之一。這一根杆子插下去,打開時空,意味着從無極到有極的建極。表旗并建的“中”,意味着無極而太極,意味着從混淪開始走向秩序。這一過程的意蘊,濃縮在盤古開辟天地的神話中。

據徐整的《三五曆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聖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并不是說憑借神力或人力分開天地,而是隐喻人對天地的認識。盤古之前,人還沒有上天下地的概念,人還在自然的懷抱中。自然,呈無極之象。盤古在自然中孕育一萬八千歲,隐喻人對其生息環境的認識,經曆了極其漫長的時間。盤古之前,并非天地未分。之是以稱之為混沌,是說人對天地還沒有認識和區分,人與自然還是一體,故為混沌。天地之分,在人區分出天地,同時也認識自己。“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天地每天都在變化,通過觀察一天天的變化,對天地的認識一天天深入。“盤古日長一丈”,盤古每天也在生長,對天地的認識,最終返觀到對人自身的認識。人對自己的認識,與對天地的認識互相深入。盤古每天生長,通過深入認識天地變化,深入認識自身,以至于“一日九變”。與其說盤古撐開天地,不如說人參天地,逐漸擺正天地的位置以及天地之間萬物的秩序,并最終擺正人在天地和萬物中的位置,進而認識人自身。撐開天地,人的生存時空開辟出來,混沌顯出秩序,秩序奠基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盤古開天辟地,并非流俗意義上的造物式神話。中國古傳神話,多有深意,寓教于樂,高明道于中庸。盤古之名,亦有其義。盤者,周旋、周流之象。盤古,古者如盤,古,乃宇宙之過往。宇宙時空,自古及今,其動如盤,循環往複,獨立不改,周行不殆。惟其如此,方可建極以知其義。盤古,對應老子的一句話,“淵兮似萬物之宗”。淵者,回水也,盤旋也,衆妙之門也。

盤古以人一己之軀撐開天地之象,實有立表測影打開時空之義。後世總結立表測影的操作方式與計算法則的書,迄今最早為《周髀算經》。最初,人走在太陽下,看到自己的影子有長短變化。故取象大腿骨之直,為表正,觀察太陽運動與陰陽消息之間的具體關系。周髀的髀,本義即人的大腿骨,稱之為股。古人立表測影,立表的竿子,雖稱之為股,其實取象人直立的樣子。地上的投影,稱之為勾。《周髀算經》,借助勾股關系,測天地時空。有了表,有了股,便可以測天地。換句話說,有了人,就可以慢慢厘定天地之間的秩序。因髀為表以象人,更深層次的含義,以人為中心,定天地四方。故《周髀算經》,用蓋天說。蓋天說的實質,是以人為中心,觀測天地。故周髀之高為八尺,合人之身高。蓋天說以人為中心,渾天說以地球為中心,宣夜說則無中心。宣夜說之是以後來師法失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與人關聯性太小,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易有太極”,猶立表測影,打開混沌。若以人自身為表,則盤古之宇宙,終因人之參贊而呈現其秩序。如果推演一下立表測影的具體過程,從中便能見到很多中華文明基礎性的特質。

立表測影,先掃清周圍的障礙物,整理出一片空曠的平地。中央築高壇,高壇中央立表。具體的象,可以參考北京天壇公園中的圜丘,其實,天壇的本義就是圜丘。

這個平地與築壇的動作,在上古稱之為“封禅”。除地為禅,清除雜草,平整地面。若以除地言,禅的本字當作“墠”。平地之上築壇,為封。封禅,從原始意義上看,來自立表測影的天文觀測。後來帝王告成,之是以要行封禅之禮,最關鍵的是表示自己效法天時,接通并葆有天命。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高壇上立表測影,是人世文明最初的開始,為人文之元。平地之壇,稱之為圜丘。圜者,天道之象,圜丘用以測天而法天。丘者,壇也。丘之大者曰虛,故昆侖丘也稱之為昆侖虛。以立杆測影之象言,築壇建木之前,文明尚未奠基,天地人不分的狀态,稱之為混淪。混淪皆從水,相應于上古的大洪水時代。大洪水的混淪時代,天人未分,自然尚未向人呈現它自身的秩序。是以,混淪時代,猶如大洪水淹沒一切,稱之為洪荒時代。開天辟地,人從天地中走出來,以立杆測影為人文奠基。故将建木之高壇,稱之為昆侖。中國人的祖先從昆侖而來,背後的文明含義至少當追溯至此。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華夏民族最早的聖人,開天辟地,人從天地中走出來,同時意味着開始從混淪中摸索自然規則,這個過程,就是治理洪水的過程。

平地築壇,猶如從洪水中湧出來的山脈,高而上平,人可在上面定居,此為昆侖原型,為測天之壇。用昆侖指稱一座具體山的名字,是漢代以後的事情。中華文明發源于昆侖,這個說法沒錯,隻不過昆侖不是普通的山,而是測天的壇。昆侖出于混淪,并不是以人自己的想法為自然制訂一套法則,而是從混淪中還原出昆侖,這個過程表現為治水。治水,隐喻的是制曆。“曆,象日月星辰”,制曆,研究七曜之動,以齊七政。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築壇建木立表,首先是研究太陽的運作規律。故“昆”者,從日從比,比日觀察,日複一日的觀察。“侖”(侖)者,從亼從冊,将日複一日的觀測記錄、彙集、整理出來。從這些記錄中,慢慢發現其規律。昆侖上建木立表,上古傳說把所建之木,稱之為扶桑,因其有測天之功能,又稱之為通天樹,天柱等等。昆侖為丘,為壇,四周相應為谷。太陽,出于東邊旸谷,登于扶桑,落于西邊禺谷,見于東南西三面,休息于北面,故曰沐于鹹池。搜公衆号易經天下。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壇(壇)者,《說文》雲:“祭場也,從土亶聲”。壇,為後世祭天場所。從土,以土築壇。從亶,篆文作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從一、從日、從回、從入。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曰旦。日出于地,東升西落,周而複始,故從回從入。回者,篆文作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古文作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來來回回,周而複始,循環往複之義。壇者,土之所築之丘,為觀察太陽出入升降往來規律之所,此亦昆侖之義。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築壇建木,乃人文起源,實際是通過立表測影,觀測太陽的運作規律,以天行建立人在地上的規矩。明乎此,則知易。《易經》,為中國文化根脈。易,《說文》引《秘書》雲“日月為易,象陰陽也。一曰從勿。”《說文》保留了兩種對易的古傳認識,一是日月為易。日月為易者,一陰一陽也,日者太陽,月者太陰,“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周易·系辭下》)還有一種了解,易者,從日從勿,此更貼近“易”字本象。勿,《說文》雲:“州裡所建旗。象其柄,有三遊。雜(色雜)帛,幅半異(旗幟的顔色半赤半白)。是以趣(聚)民,故遽(急)稱勿勿。”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之出入與遠近,懸象著明于天,乃萬物所見之最大旗幟,号令天下萬物之動。萬物生長收藏之生命節奏,皆從太陽旗幟的号令。

易,從日從勿者,以日為主,陽主而陰從。陽(陽),本字作昜。昜,從日從一從勿,以懸象之旗,統一天下号令天下者,日也。此乃昜字從日從一從勿之深義。故“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周易·系辭下》),可以把這個一,系于太陽。太陽,是太陽系内生命動能的源泉。四時變化,冷暖變化,晝夜變化,皆為日地關系的變化。人類生息的地球,永遠都在繞着太陽打轉。形象地說,太陽,是地球以及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最大立法者。掌握日地關系變化規律,也就把握了陰陽消息規則,此為“提挈天地,把握陰陽”。觀察日地關系變化,總結規律,最初通過立表測影實作,這是人世最早最基礎的規矩。

伏羲女娲是中國人文初祖,古代流傳一副伏羲女娲圖,二人手裡分别拿者規和矩。矩,從立表測影,勾股關系總結出來。古人以圭表測天之運,天雖圓,卻可以方測之,以勾股之矩測之。故《周髀算經》開篇曰:“數之法出于圓方,圓出于方,方出于矩”。數之間的比例關系,最初從立表測影之勾股弦關系而來。以圭表之矩,可測天運之圓,故以伏羲女娲執規矩之象,代表人法天地圓方之基本法則。伏羲女娲執規矩之象,即“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之義。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伏羲女娲是中國人文初祖,古代流傳一副伏羲女娲圖,二人手裡分别拿者規和矩。矩,從立表測影,勾股關系總結出來。古人以圭表測天之運,天雖圓,卻可以方測之,以勾股之矩測之。故《周髀算經》開篇曰:“數之法出于圓方,圓出于方,方出于矩”。數之間的比例關系,最初從立表測影之勾股弦關系而來。以圭表之矩,可測天運之圓,故以伏羲女娲執規矩之象,代表人法天地圓方之基本法則。伏羲女娲執規矩之象,即“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之義。

規矩,從立表測影來,背後是日地關系的變化規律。人世活動,以日地關系的變化規律奠基,逐漸發展豐富起來,最終形成文明體系,這是中國文明差別于其他民族文明的根本所在。“天不變,道亦不變”,隻要太陽系星球結構的關系不變,中華文明政治原則的基礎就不會變,這也是中華文明成為地球上唯一一個持續存在的文明體的原因

從耕到食

二十四節氣與古今生态農業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一. 耕 時

馮時教授有一段描述二十四節氣的話,很形象:通過對時間的掌握,傳達給氏族人民何時耕作何時收獲,這個在古代就是天文學的研究範圍,上古時這個叫觀象授時。年複一年,先人們發現,到了一個季節鹿會生角,到另一個季節會脫落;發現大雁等候鳥總是按照季節飛來,又按照季節飛去;發現花開花落、雷雨風霜都是和時間的循環密切相關。他們把長期觀察總結出的物候現象,編組到時間的譜系中,形成“七十二候”,即把二十四節氣的每個節氣一分為三,分别選取三種物候作為标志。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是這個鐘表的刻度,通過呈現的物候,人們也可以準确把握時間和季節。這個鐘,我們可以叫大自然的生物鐘。

自然農法讓我最有興趣了解的也是這個大自然的生物鐘。對于節氣與天文的淵源,我就不班門弄斧了。以下我列舉一些在實際農事上觀察到的圖例,大家一同來領略不同節氣的農事特征。

以江南農場為例,我們基本在每年的驚蟄至春分左右開始翻耕、播種工作。二月二龍擡頭,農諺說此時“大家小戶使耕牛”。農曆二月二也大緻在每年的驚蟄和春分這兩個節氣附近。

二. 食 時

二十四節氣不僅可以指導農事,也是我們的飲食參考。《論語 · 鄉黨第十》有記載“不時不食”,《黃帝内經 · 素問》提到:“司歲備物”,《陰符經》也說:“食其時百骸理”。

《詩經 · 豳風 · 七月》有雲:“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六月吃李子和葡萄,七月煮葵和豆,八月開始打紅棗,十月下田收稻谷,然後釀成春酒,為主人求長壽。)

在沒有農藥化肥、溫室大棚的年代,依着歲月與作物生長的節律,吃當季的食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在如今的生态田園裡,我們也是這樣生活的。

大陸幅員遼闊,四時物産實在太豐富,這裡無法一一例舉。下面僅分享一些我記錄的江南田園時蔬、以及我制作的時食:

春天地氣生發,天地精華物質開始從土壤往外冒,立春前後各種綠葉芽苗類作物紛紛出土:豆苗、小青菜、茼蒿等。很多野菜也在這時出現:馬蘭頭、水芹、野蔥蒜、繁縷、香椿等等。

随着地氣的逐漸上升,一些蔬菜為了繼續得到精華物質,就緊跟着這個氣的步伐——抽薹了。

地氣持續上升,菜繼續往上長,眼見要夠不着地氣升騰的高度了,這時菜就使出渾身的力氣開花以明志,我們這時能看到很多絢爛的菜花。

驚蟄前後,江南的春筍也是随着地氣上升的喜人之物。

再接下去,春氣即将用完,夏氣來接棒,但還不夠大。夏主火,火生土,土的氣息是黃色的,是以把不能生出土氣的時段,叫青黃不接。在江南大緻是清明後至谷雨時期,這時我們會把一些腌菜幹菜等等拿出來吃,也會做一些菜團子。

江南立夏開始,逐漸櫻桃紅,桑椹熟,青梅可摘。

之後,大氣中的精華物質逐漸往最大的空間膨脹,茄果類食物就是這個時期的主要物産,比如蠶豆、黃瓜、蕃茄、洋芋、葫蘆等等。

它們應着夏天的節氣步伐開始逐漸成熟。冬瓜南瓜等瓜類在芒種後可以看到它們逐漸長大。

四季豆、豇豆、毛豆等等相繼在餐桌上亮相。應季時蔬如空心菜、木耳菜,消熱祛濕,幾多清香。

茄子苦瓜蒲瓜等是夏季餐桌常見的菜品。

當季的天地氣造就的生物都是适應當下的環境而生。

往後,天氣經春夏兩季的蓄積,攢夠了能量,就開始把地氣往下壓了——秋收。這時天地間的精華物質就聚積成了果實。立秋後,蘋果、核桃、柿子、柚子、栗子等果實,随着秋天的節氣逐漸開始了它們的收獲期。各種果實挂滿枝頭,它們就是自然中最富能量的代表了。

逐漸往深秋、冬季過度,天氣把地氣壓得很緊,精華物質大多蘊含在土壤中,秋冬主收藏。對應在食物上就是富含能量的部分是含化在地底的。蓮藕、芋艿等這時候也陸續上市。

霜降前後,蕃薯開始起挖,大白菜蘿蔔等冬儲菜也開始上市。口感上,打霜後的蔬菜會特别甜,蔬菜為抵抗寒冷,會将澱粉類物質轉化成糖分,纖維組織變得更柔軟,細胞液就不易破壞,它類似于抗凍劑。這種作物自我保護、為适應環境變化帶來的美味,就是自然最好的恩賜。立冬後,山藥、蘿蔔、胡蘿蔔、芋艿等等是最佳口感的食物。

《陰符經》說: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四季更替、陽光雨露等生長、生存的适應條件被萬物利用了。植物生長産生的果實又被人類等其他生物利用享受。“食其時百骸理”,我們食用順時生長的作物,擷取的就是當時這個節氣對應的天地能量,這對于我們的身體也是最佳的補益。同時,正氣存内的另一個表現也在于:體會到了季節輪轉的深厚,自然能生出對天地造物的敬畏與感恩。

三. 五運六氣對農作物的影響

除了節氣,每年的五運六氣對農事影響也很大,尤其在災害性事件和收成上。我舉幾個觀察的例子。

2016丙申年霜降時值五之氣(......陽乃去,寒乃來,雨乃降......):煙雲江南,陰雨綿綿、稻穗浸水、田泥稀軟,收割隻能人工,緩慢且辛勞。

2018戊戌年清明時值二之氣(......大涼反至......草乃遇寒......寒乃始),4月7日夜降霜,蔬菜地全部蒙霜,剛開始長莢的蠶豆被大面積凍壞。

2019己亥年小滿時值三之氣(......蟲食甘黃......蒼谷乃損......蜇蟲來見):草地貪夜蛾肆虐,禾大學作物受災嚴重,據報涉及14個省,重危區五千萬畝。

這樣的事例還有不少,倒推回去,幾乎都能和當年的五運六氣所述相合。有一次朋友說起《地母經》,講其用來預測天時農事災害很準。我查了下,也有稱是《黃帝地母經》,據說在每本黃曆通書裡都載有“春牛圖”和《地母經》。

經文以一詩一蔔的方式編撰,根據中國曆法中的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互相組合成的六十甲子,對應《周易》64卦中的60個卦,依據六爻易術“數”中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道理所進行的邏輯分析,是每年對百姓在農業、畜牧、養殖生産等方面的建議。

文中對今年蟲災也有預測。尤其對六十甲子循環為序的排列,推測也是運用的五運六氣原理,用詩文的形式有可能是為了便于勞動人民流傳和辨識。

四. 傳統釀造以及加工食品

除了初級農産品,新農人們也熱衷于自己制作傳統手工加工品,和傳統釀造工藝的食物。

目前手工釀造醬油、醋、酒、豆醬、豆腐乳,腌制泡菜鹹菜等食品,都有同行使用生态原料加古法釀造的工藝制作。還有各類食用油、常見面點、豆制品、菜幹等,山貨、茶葉、藥材等方面也都有生态原料加工制作的。每一個品類,都有人在深入研究和實驗開發。有些還獲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資質。

市場上很多食品添加劑或者防腐劑的事例,這裡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少釀造工藝産品在試圖進入流通領域時,都遇到國标壁壘。比如酒釀或者醬油等發酵制品,不進行滅活處理,則難以擷取相關食品安全許可證。保留老手藝的同時如何傳承發揚,也是我們在思考的。

在生态農人的世界裡,辛苦和滿足時時充沛着大家的身心。也有人說,這是坑、是條不歸路,可我們還是會選擇它。這裡有純淨有生機、有源頭活水。

現狀與思考

古人今人都在試圖建立萬事萬物間的連接配接紐帶。我的體會是農業也是這個紐帶。即使我們經曆過化學種植,面臨着工業化思維的農業現狀,但我們骨子裡與天地同步、與自然和諧的本質訴求不會磨滅。現今背景下的生态文明,也是天人合一的度量衡。無論飲食健康還是社會生活,先人給我們豎的那根杆,都在昭示着時間和空間運化下的萬物規律。

㈠五運六氣中醫指導

在實際耕作生活中,中醫以及五運六氣等天文知識,對于現在的生态農耕依然具有指導作用。将其普及和用易于了解的方式預告出來,不僅能減少農業災害性事件、做好預防工作,也有利于于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有利于減少災害善後工作中對土壤的破壞。

但這個工作如何落到實處,以什麼方式普及到農業實際種植中,還需要大量的觀察總結,并需要一定的轉換載體。

鄭玄言:“聖人則天之明,因地之利,取法度于鬼神,以制禮下教令也。”《禮記.月令》中,對于因月與令相悖而造成的災害,有詳實的載錄,如:孟春行夏令,則風雨不時,草木早落……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孟冬行春令,則地氣上洩……等等。從社會災害氣候災害生物災害等方面都有說明記載。這些規律,若能普及運用到農業生産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裡,那是善莫大焉的事。這些或許也正是諸位研究天文曆法的老師專家們,可以進一步探讨運用的。

現在也有中醫農業的提法,其實農業不在于用什麼名稱來界定,哪怕有機農業、自然農法,也并不因為名稱而高明或者鄙陋。天地人間,農業是可以連接配接萬物的紐帶,規矩方圓皆可循迹。

㈡鄉村現狀及改變難點

從小崗村18位農民簽下“生死狀”,開創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這項伴随着改革開放至今的農村經濟制度,創立之初,帶來了大豐收,也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但如今,農村抛荒撂荒的地非常多,年輕人紛紛進城,而同時供應百姓日常蔬菜糧食的,主要還是工業化管理的農場和基地。

現在鄉下會種地的基本都是老人,六七十歲的很常見,五十左右的就是壯勞力了,缺勞力已是常态。空心村、留守村、老弱村……比比皆是,回不去的“鄉土中國”留存在了記憶裡。

工業化程序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财富,但也産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态創傷。大陸用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水資源養活了21%的世界人口,但是卻使用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化肥,嚴重破壞土壤基礎地力。土壤闆結、養分流失、土壤鹽漬化、酸化、病菌滋生等問題充斥在大陸的土壤中。

食安現狀也是社會信任機制喪失的展現之一,土壤的健康狀況也會與諸多社會現狀産生聯系,工業化思維的農業種植産品,不合天地運氣的食物會直接影響人的體質和健康,失衡的群體健康狀況又會影響整個社會的信任機制。以小農形态開展的生态種植,可以說不僅是一種農村經濟形态,也會形成一種文明格局。信任機制的重建,由食物開始,由我們對大地和土壤的保護開始,迫在眉睫。

中華文明曆來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這是曆史的厚賜、文明的傳承。而今,中國人秉持了這一崇高的追求,并賦予其新的時代色彩。

新農人們在自己的親耕過程中,也深刻體會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含義,這個共同體不僅是人與人的共同,也是人與自然的共同。是以,新的社會文明形态不僅僅是農人們的使命,更需要全體大衆共同參與。

但這其中最大的難點有可能在:生态文明保衛戰是人類要戰勝自己貪欲的持久戰……

從生産和消費這兩個環節看:

生産端,現在不比當年鬧革命,那時老百姓都餓着肚子,現在其實很多農民都想少勞多得(不可忽視人性中的這個惰性),農藥化肥除草劑是他們的好幫手。叫他們不用,他們不一定答應。

從消費端看,大衆對于農品更多關注口感,顔色,新奇,價格,鮮有關注應季、鮮有接受正常酸甜比、大小不一、老嫩各色,鮮有明白自然的食物不便運輸,鮮有願意錯過一季再等一年,鮮有能做到不是當地物産可以不吃......

是以,生态建設,在人類文明史上,稱得上是史無前例的革命,與以往所有革命不同之處在于:以往的革命,都是發動被剝奪者去争取“得到”才獲得成功的,而生态建設需要的革命,則更多是發動人去“放棄”。這個難點,恐怕會需要長期的鬥争。

㈢生态文明的新模式

目前的“鄉村振興”,各地的城市人口回到鄉村,背景完全不同的人重新聚在一起,超越了宗族、血緣,就需要建立一套新的人與人相處模式。

我接觸過的一些華德福教育機構、新青年公社、鄉土文化學校、中醫村、生态村等,都是在探索這樣一種新的生活模式,或者說一種并非以單純的中心化為主的共同體。

我們在這類組織中很自然的會進行垃圾分類,食用自然種植的食物,新農人不再隻是農人,更多以新生态人的身份在其中。這裡也有教育,有不同體系的分工協作,人們不再以為某一個資本服務為主,而是為共同利益和團體價值思考。最關鍵的是打破多年以來的工業化思維模式,是由内在本源生發出來的主動探索。關愛和平等不再隻是口号。

生态文明重建的過程是人的教育,是人和人,人和大自然關系的重構,是優秀傳統文化在全球視野下的現代性傳承和重建,他将以生活方式,如何做人等似古又新的話題呈現。國際環境協會主席科羅拉多稱贊說:“建立當代生态倫理學的契機和出路,在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中”。我們是有着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淵源的民族,生态文明的興旺也勢必會在中國壯大。

天道典故

上古神話背後的真實天道文明故事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以天文定人文,以天倫定人倫,女娲補天、女娲造人、龍誇追日、嫦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後羿射日、飛龍在天、群龍無首、七月流火、天文地理,神授醫易……天文學研究的是浩瀚的宇宙,離人類文化世界很遠,而神話是一種典型的人文現象,華夏民族口口相傳了幾千年,那麼 神話和天文學 之間是否存在着關系呢?

七月流火

—— 源于大火星周天運動和農時周期的對應

《詩經·國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為七月大火星向下行,天氣轉涼,九月婦女制寒衣,抵禦寒冷。“流”指下行、西行之意,“火”指大火星。農曆七月間,大火星漸漸偏西,其時暑熱減退,故以“流火”寓意天氣轉涼。

大火星則指二十八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之第五宿的第二顆主星,亦即“心宿二”。上古時代,因為大火星的初升和伏沒正好對應于一個農時周期,大火昏見于東北,則方春東作,大火昏伏西北,則場功已畢, 大火與農時 之間的這種天衣無縫的關聯,被用作 觀象授時 的依據。

刀耕火種

—— 源于大火星的出沒而決定火耕的時令

《禮記》:“季春出火,為焚也。”

華夏先人最早的生産方式不是牛耕,他們叫做火耕,遠古需要半狩獵半耕種,需要離打獵的森林周邊來耕田,方式就是放火燒林騰出空地來種植農作物,,是以“燧人上觀辰星,下察五木,以為火也“這個火,應該就是大火星,依據 大火星的出沒而決定火耕的時令。

熒惑守心

—— 源于大火星紀時制度

大火星(心宿二)被認為是全天 最孤獨的一等星 ,身為帝王,光芒萬丈,卻隻能做孤家寡人。

唯有火星(熒惑)可堪相比,可做一生之宿敵。

火星(熒惑)與大火星(心宿二)皆呈赤紅,為全天最紅的兩顆星。

當火星靠近大火星,侵入心宿,兩顆紅星相聚,紅光滿天,光耀天宇。這一星象稱為“熒惑守心”, 乃大兇之兆。

“熒惑”即火星,“心”即心宿,“守”為守護、徘徊之意。

一國不可有二主 ,火星入侵心宿,雙星耀天,二帝并列,注定帝王被人幹擾,國祚不長。

龍的傳人/真龍天子

——源于原始曆法的龍星記時制度

當大火星不夠精準的時候,古人把與之相鄰的房、心等蒼龍七宿相鄰的恒星當做不同時期的觀測參照物。蒼龍諸宿依次成為不同時代人們關注的對象,連綿蜿蜒的蒼龍作為一個整體星象,蒼龍七宿于是成了華夏民族早期的 觀天授時 的象征。

蒼龍七宿代表了天道,《說文解字》“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字最初是東方蒼龍七宿的連線;是以把華夏民族自豪的自稱為 龍的傳人;蒼龍代表着天文曆法,曆法又代表着天下有序、五谷豐登,是以龍逐漸成為天道和王統、知識和權力、國家和宗族的共同象征,成為至高無上的符号,代表天道的皇帝也被稱為 真龍天子。

乾卦爻辭

潛龍勿用、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群龍無首——蒼龍星象的周天運動規律

《堯典》“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龍星象自春至秋由升到降的周天運動:

初九“潛龍勿用”,冬天黃昏時蒼龍隐沒不見,不可見故不可用為紀時标志;

九二“見龍在田”,春分黃昏時龍角升起于東方地平線,俗諺所謂“二月二,龍擡頭”;

九四“或躍在淵”,春夏之交,黃昏時蒼龍整體正從東南方騰躍而上;

九五“飛龍在天”,仲夏時節,黃昏時蒼龍高懸于南方夜空,《夏小正》所謂五月“初昏大火中”、《堯典》所謂“日永星火,以正仲春”是也;

上九“亢龍有悔”,六月末,夏秋之交,黃昏時蒼龍西行并掉頭下行;

用九“群龍無首”,秋分之後,黃昏時蒼龍之首的角宿隐于西方。

天文地理

—— 源于星空定州列國的分野學說

星分翼轸,地接衡廬。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山,是固定不動的地理坐标;

星座是變動的時空定位坐标,星空是天然的尺度,而群星,就是這個尺度上明亮的和恒定的刻度。

鬥轉星移,不僅為大地萬物規定了時序流轉的節律和時間尺度,也為大地萬物規定了方向坐标和廣袤尺度。

天空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古代地理學家們度量、組織和劃分大地山川的最終依據。

古人 按照 星空确定九州列國、天下郡縣的方位和分布,是為中國王朝行政地理學的“分野學說”;

古人結合四季、天幹地支、二十八星宿、十二星次和分野圖就一起制定了十二分野圖;

女娲補天

—— 源于女娲修正天文曆法的史實

蒼龍七宿是先人起步階段的觀天象的參照物,十數紀日,十二數紀月, 一月30天,一年360天的曆法.它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少五天多、幾年之後, 則會發生節氣偏差,不利于狩獵遊牧和農作生産。古人人為是天破了!

女蝸将一年為365天,即将舊曆一年360天補上五天,更好的适應與改造生存的環境。

《淮南子.覽冥篇》——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女娲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蒼天補,四極正…..和春、陽夏、殺秋、約冬。

《尚書.三錦》——正(月)曆代所。尚不币同、女娲十二月、(為正)。

後羿射日

——源于後羿除去9個有誤差的曆法體系的曆法修正故事。

天自為天,歲自為歲”,“天有十日(某時期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曆法體系)”的亂象——《左傳》

羿射九日”是去掉九個不準确的日期,“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尚書》但被謬傳為射掉天上九個太陽的不靠譜的神話。

在《太初曆》頒布之前,中國古代的諸侯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多軌制曆法,成為了被讨伐諸侯的罰行,《尚書·甘誓》中“威侮五行”即指司曆之過,罪莫大焉;《胤征》載仲康之是以出兵征讨羲和,亦曆法之過也。

誇父追日

——源于誇父日複一日圭表測影,積累資料建立曆法的故事

“誇父追日”源于《山海經》:“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列子·湯問》:“誇父不量力,欲 追日影 ,逐之于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立木為表,以察日影,誇父追的是 日影,并不是追日 。誇父修訂曆法的曆史記錄,講的是誇父觀測日影變化,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積累圭表測影的資料。

嫦娥奔月

—— 源于常羲将月亮周期運動引入曆法,建立陰陽合曆的曆法故事

《山海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翻譯:一個叫做常羲的天文觀測官根據對日月運作的觀察,建立了一年包含十二個朔望月的曆法制度。

“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史記》

司月之官叫做 嫦娥 ,一開始叫做 “ 常羲 ”。後來是為了避諱,改名叫做恒娥,《詩經》:如月之恒。後來避諱漢文帝劉恒,改名叫做嫦娥。

嫦娥的誕生意味着中國的曆法進入到了進階别的陰陽合曆,常羲生十二月的記載表明《大荒經》曆法已開中國傳統的陰陽合曆之先河。

陰陽合曆——同時以太陽和月亮的視運動作為制定曆法的依據 : 一方面,根據太陽的視運動确定節氣和回歸年,另一方面,根據月亮的視運動确定朔望月和日期,季節是農耕生産的時序依據,而月份則便于記日子,這就是時以紀農,月以記事 。

共工觸山

——源于龍星隐入西北方的群山之後的秋冬之交龍行星象

周禮說- 天不足西北,地不足東南,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西北就是不足就是不周。

龍星周天,秋冬之交,龍星整體潛入北方而隐沒不見,就相當于龍星的周天運作圓周在北方留下了一個缺口,故西北方被稱為 “ 不周 ”。

“不周 ” 不是地理概念,是天文概念,表示秋冬之交的立冬節氣。

“ 共工觸不周之山 ” ,說的正是秋冬之交的龍星星象,此時,龍星徙至西北方,開始隐入西北方的群山之後。觸,意味着以角相抵,而龍星首宿為角宿,角宿最先沒入西北群山,正呈現為龍星以角與山相抵觸的景象。龍星潛入西北群山之後,整個冬天都深潛于北方隐而不見。

“ 天傾西北 ” 、“ 地不滿東南 ” 的宇宙觀圖景其實正是先民們直覺所見的夜空景象。

神授醫易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經出現過高度發達的文明,根據世界各民族早期神話記載,這次文明起源于神的教導,我們可以将其稱為人類的第一代文明。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史前文明是存在的。

突然,天地之間發生了一場來曆不明的大洪水,近千米高的浪濤吞沒了平原、谷地上的一切生靈,隻有少數人在荒涼的高原或高山頂上幸免于難,此前人類擁有的一切文明都毀于這場洪水,包括醫學。

洪水退去,幸存的人類從高山走下平原,他們在往日的廢墟上找到了許多遺留下來的文明成果,當然也包括醫學。但幸存的人類并非洪水前的精英,他們是一些比較落後的牧羊人,本身并沒有多少文化。是以,盡管他們找到了以前高深的醫學,由于了解不了,也無法實際應用。但病魔并不體諒人類的苦衷,在洪水過後的廢墟上,它們四處為虐,侵蝕着這些幸存者的生命,人類面臨又一次的毀滅。

創造過洪水前高度發達文明而又已經離去的“神”(天地分離中的天),不忍心看着人類毀于病魔,不得不再一次光臨地球,向被病魔折磨的人類傳授醫學知識,講授人體生命結構形式。那些洪水幸存者——以山為名的部落派遣最精明的人,向這些神學習醫學,并将這些知識用口傳曆史的方式記錄下來。

又過了若幹年,人類開始有了自己的文字,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記憶中的知識筆錄下來,然後經過彙總,最後形成了兩部書——《易經》和《黃帝内經》(當時這兩部書有無數版本,分别屬于不同的部落),它們都是關于人類生命的最高認識,《易經》是人體生命結構的符号模式,《黃帝内經》則是這套符号模式的理論解釋和實際操作。

也許有人會說:大洪水是全人類的一件大事,史前民族幾乎都有關于大洪水的記載,為什麼洪水過後“神”隻将醫學傳給了中國人呢?其實這是個誤解,接受傳授的民族絕非中國一家,但唯有中國在漫長的曆史中将其完整保留。

以上假設,是一個合理的推論,它是目前中醫起源問題上的全新觀點。讓我們試着用此觀點去解決中醫起源中的相關問題。

我們有一個觀點:人類曆史上存在兩個文明體系,一個是史前文明體系,它的來源正在進一步研究當中;另一個則是人類自己創造的文明,習慣上我們将它稱為物質文明。這兩個文明體系,在對世界的基本認識上差别很大,分别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和我們自己。由于基本認識的不同,所采取的改造世界的方法、手段也不同。中醫學是史前文明的醫學體系,而西醫學則屬于物質文明的醫學體系。

也就是說,大洪水之後我們剛接觸中醫時,它就是一個相當完整的醫學體系,但由于當時沒有太多的時間,也由于洪水中的幸存者們太落後,無法全部接受所傳授的知識。怎麼辦呢?這些傳授者并沒有手把手教給人類中醫的實際操作,而是重點傳授中醫的理論部分和實用的針灸技術,以期人類能夠在今後自己感悟理論的基礎上,創造實踐。這就是中醫理論水準與實際操作水準脫節的原因。

為了便于人類的實際應用,傳授者使用某種極先進的儀器,對自然植物進行掃描,編制了一個比較詳細的目錄,這就是最早的《本草》。故古史記載:“神農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

人類雖然得到了十分高深的醫學,但一直對它的理論部分了解不透(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完全讀懂中醫的理論,以至有人要廢除中醫理論,隻保留可操作的中藥和針灸),是以在漫長的幾千年裡,中醫理論一直被束之高閣,不被人們注意。人們急功近利,在中醫大原則的指導下,不斷摸索中藥治病的方法,居然很有心得。這反而促使中醫理論更加不被注意。這就是為什麼在春秋以前看不到中醫資料的重要原因。但中國人在尊祖敬宗的傳統下,雖然了解不了,還是将它妥善儲存。

天幹地支

法天地四時之運,百姓日用而不知。

月曆正是如此,大家每天在用,琢磨背後含義的人并不多。

現在我們用的曆法,徹底以西曆為主,華夏曆為輔。以至于絕大多數人已不知華夏曆中蘊含的豐富資訊。

我們中國人用西曆(即平常所說的陽曆或洋曆),有多少弊端(準确地說是危害),以後我們慢慢探讨,目前先用幾篇連載,把我們每天播報的月曆内容中的基礎概念逐個做一些粗略介紹。

幹支、五運六氣等概念,簡單解釋,隻需幾句話。而想要追溯根源說清楚就比較難,曆代大家觀點也莫衷一是,甚至被稱為千年之迷。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曆象星辰華夏曆法播報的第一部分為幹支曆。第一句“黃帝紀元四千七百一十六年”。紀元指從某一年開始計算年代。黃帝紀元,一說為黃帝出生年,一說為黃帝登基年,一說為五星連珠特殊天象之年。總之這一年跟我們的華夏祖先黃帝有關,而且延續至今已4716年。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在曆法發展史上,最早的祖先們應該是從身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中找時間規律,如動物、植物等現象,這些直接關乎人們的狩獵和農耕生産。“年”和“季”、“月”這些文字都是依據物候确定的。

在記錄這些事物變化現象時,也産生了天幹、地支這樣的符号。這應該就是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文字(或說符号)的由來。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華夏文明為什麼是天道文明?

我們再看看這些文字(符号)的原始意義。

【天幹】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内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铠甲也,把萬物沖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醜)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

(以上解字僅供參考,精準含義待進一步深入。)

從這些文字的本意看,十個天幹,十二個地支,就是兩套記錄草木鳥獸萬物生滅的次序的符号,并非一出現就是為了記錄天象的。

它們可以标記你想标記的一切事物。紀年月日時,便是其中的一種。

在幹支紀年之前,有過單獨天幹紀年的時代,也有過單獨地支紀年的時代,後來才改用幹支組合紀年。

幹支紀年,天地定位,幹支定時空。

幹支同時用于紀年,紀月,紀日,紀時。

幹支紀年,遵循日月五星運作規律,以幹支的六十個組合紀年為一個周期,從甲子到癸亥,循環更替。

幹支紀月,以二十四節氣來劃分出一年的十二個月份,六十組各不相同的天幹地支進行标注月份。

幹支紀日與幹支紀年法一樣,用六十甲子來記錄日序。

幹支紀時用六十甲子标記時辰。循環更替。

我們的曆法依循的是天地變易之理,那六十幹支紀年月日時有什麼樣的天文背景呢。

湖南大學靳九成教授的的研究結果:以地球為觀測中心,當太陽繞地周轉時,水、金、火、木、土五曜每經10、5、2、12、30年各轉41、8、1、1、1周回到原點,太陽、水、金、火、木、土六曜對地、對人視運動有1年、10年、5年、2年、12年、30年輪回準周期;當太陽視運動周轉60周、曆經60年回到原點時,水、金、火、木、土星各周轉246、96、30、5、2周回到原點,太陽和五曜周年視運動具有60年輪回準周期性。

這樣的天象規律,與幹支紀年周期高度吻合,必然有内在聯系。

在一個60年周期中,每年的星像都有所不同,由此則造成了每年不同的運氣,即五運六氣。

是以五運六氣,是用幹支來推算的。(準确而言運氣最初是觀象而得,然後總結成幹支規律,再用幹支反推。)

不同星象産生不同的運氣(陰陽),不同的陰陽造成地球萬物的各種變化。

是以掌握了源頭星象的運動規律,便可以掌握由此而産生的萬物變化規律。這就是我們學習天文的目的。

年月日時幹支一共八個字,就是平時命理學中說的生辰八字。之是以能作為測算依據,正是因為由這八個字,能知道出生當時的天地陰陽資訊。這陰陽資訊也可叫五運六氣,簡稱運氣。

中華文化裡,是把人置于宇宙天地這個大系統中,把人做為自然之子加以研究。這就是“天人合—”。是我們祖先最高的智慧。

為什麼要錨定天道,因為隻有天道恒常,它的運動不會随人的意志為轉移。華夏曆法為描定天道的曆法,計時規則高度密合天文。

華夏文明的根源在于天文曆法,華夏民族是唯一的 天道民族。

以天之道,以定人也。——陰符經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陰符經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