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思平治」黃群慧:新質生産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

作者:長安街讀書會
「學思平治」黃群慧:新質生産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

黃群慧:新質生産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

學思平治

「學思平治」黃群慧:新質生産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

★★★★★

2023年9月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質生産力”概念,之後圍繞新質生産力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論述,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中國化的最新進展,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論體系,對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推進高品質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大陸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需要新的理論指導推進高品質發展的實踐。新質生産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通過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形成新質生産力理論,為新時代推進高品質發展奠定了生産力理論基礎。

與一般意義的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高品質發展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的,要求發展具有創新是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内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态、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五方面特性。習近平總書記将新質生産力概括為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産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質态。這意味着新質生産力是創新驅動主導的更高發展水準的生産力,是符合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理念要求,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生産力。

一、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創新是第一動力、發揮主導作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生産力是生産能力及其要素的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創新能力及其構成要素的發展,這意味着創新在新質生産力中起主導作用,是其關鍵的特征。這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生産力發展的理論基礎上,深化了有關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增長、人類社會發展等方面理論認識。

創新是有目的的、創造性的、複雜性的進階實踐活動,對應物質生産實踐、社會關系實踐與科學實驗等人類實踐活動,具體包括科學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等基本形式。創新是一種滲透性的生産要素,可以提高勞動者的能力、促進資本積累以及改進勞動資料特别是生産工具,可以将科學知識轉化為生産力、引發生産工具變革進而推動生産關系的變革,可以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并入生産過程,使生産過程科學化,進而對提高生産力、促進經濟發展産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從經濟增長視角看,創新一般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産要素和生産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産體系的活動,包括新産品、新技術、新需求、新供給、新組織等。創新是全要素生産率提升的根源,通過創新,可以擺脫單純依賴要素數量增加的粗放型傳統經濟增長方式,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作經濟增長方式從數量擴張向品質提升的轉變。

當今世界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深度演化過程中,全球科技創新空前密集活躍。以人工智能、量子資訊、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鍊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再生醫學等為代表的生命科學技術,以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标的新能源技術,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的先進制造技術,正在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發展,進而推動人類生産生活方式的全面變革。原創性、颠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帶來生産力要素結構中實體性要素與非實體性要素結合廣度、深度、頻度的深入拓展,推動生産力加速疊代躍升,展現出與傳統生産力發展不同的質态。新質生産力的提出,把握了當今世界這一影響深遠的變革趨勢,深刻揭示了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以數字化、資訊化、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為基本特征的新科技正在推進傳統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及其組合方式發生質的變革,成為構成新質生産力的新型生産要素。新型生産要素及其新組合催生了大量的新産業、新模式,這些如雨後春筍般勃發的未來産業、新興産業以及傳統産業的深度轉型,整體推進了産業體系從傳統走向現代,推動現代化産業體系形成。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也正是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培育新質生産力要素,促進未來産業、新興産業和傳統産業轉型的過程。是以,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是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基本路徑。

發展新質生産力,尤其是要高度重視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人工智能是基于算力、算法和資料等關鍵要素發展起來的、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能夠逐漸使機器具有人類的智能,具有滲透協同性、颠覆創新性、自主生成性和高效賦能性,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和深遠的影響,是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未來,大陸應該進一步加快以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層次賦能新型工業化,針對裝備制造業、電子資訊、原材料、能源電力、消費品等重點行業,建構重點行業大模型和工業知識庫,以場景應用為牽引,大力發展智能産品,以制造業全流程智能改造實作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

二、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生産要素優化組合、結構協調平衡

新發展理念中的協調發展理念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關于發展問題的方法論。從哲學方法論上看,協調發展理念遵循了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唯物辯證法,認為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各發展要素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整體性運動,必須從内在聯系觀點去把握整個發展過程。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就是要學會“彈鋼琴”、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平衡性,實作發展要素優化組合、發展結構平衡協調。

新質生産力是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内涵的,其發揮作用過程就是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的新型勞動者通過新型勞動工具作用于新型勞動對象的過程。新質生産力的發展,不僅要通過創新驅動促進新型勞動者、新型勞動對象、新型勞動工具等新型要素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更要實作新型生産要素合理比對、優化組合的躍升,進而形成更高效率、更好水準的生産函數,推進全要素生産率的持續、快速提升。以協調發展理念為指導,發展新質生産力要從普遍聯系的視角處理好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關系,形成各生産要素互相促進、互相适應的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要充分發揮新型勞動者作為新質生産力的活躍的主體作用,發揚科學家、企業家和工匠精神,大力培育新型勞動者;要充分認識把握資料等新型勞動對象的屬性,适應數智化時代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新挑戰和新要求;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雲計算等新型勞動工具具有的革命性的力量,同時,也要認識到新型勞動工具效能的有效發揮,還依賴于新型勞動者的創造性勞動、新型勞動對象的豐富場景、新型基礎設施的強有力支撐。

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其産業結構承載和區域結構布局要注重平衡協調。從新質生産力産業載體上看,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要注意把握産業體系的完備性、先進性和安全性的協同,在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布局建設未來産業的同時,重視将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傳統産業和産業鍊上,着力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科學布局科技創新、産業創新,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數字産業叢集。從新質生産力區域布局上看,要圍繞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等,優化生産力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根據本地資源禀賦、産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積極促進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三、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綠色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新發展理念中的綠色發展理念,從理論上回答了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深化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規律性認識。一般意義的生産力是指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新質生産力則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是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基本理念的生産發展能力,要求人類社會生産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尋求人類自身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等重要論斷,是新質生産力理論的重要内涵。

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的重要論述,對人類社會的現代化理論和面臨的發展與環境相容性問題進行了科學反思,蘊含着重大理論價值。一方面,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的傳承和創新,将生态環境納入生産力範疇,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生态觀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另一方面,将生态環境等要素納入生産函數,拓展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路徑,将生态系統作為經濟社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千百年來人與自然關系規律性認識的科學總結和關于人與自然關系思想認識的理性升華。

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高度重視“自然資本”增值,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産業,推動産業生态化和生态産業化,打造高效生态綠色産業叢集,形成和完善綠色低碳供應鍊,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四、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全球範圍開放融合、互聯互通

新發展理念中的開放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了對經濟全球化規律的認識,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世界經濟的理論内涵。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世界貿易、世界市場、世界曆史的重要論述,揭示了經濟全球化的本質、邏輯和過程,構成了開放發展理念的理論基礎。從馬克思生産力理論出發,經濟全球化和開放也是生産力發展、社會化大生産的必然要求。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由于比較優勢的發揮和産品市場邊界的擴大,引發生産規模擴大,分工進一步細化,專業化水準進一步提高,生産要素進一步集中,生産成本進一步降低,産品品質進一步提高,進而促進了生産效率和總産出的大幅提升。特别是由于生産要素的全球化流動,人員、知識和思想的全球交流,有力推動了技術創新和技術擴散,進而極大地促進了生産力的發展。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背景下,現代資訊技術催生萬物互聯社會的加速到來,社會化大生産和生産力發展的全球化特征愈發鮮明。随着陸、海、空、數字等軟硬體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産力發展的邊界和場域不斷拓展融合。當今世界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場域的交流、碰撞、合作、互促中得到發展,同時,圍繞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技術難題和技術治理,開放合作也是人類應對共同挑戰實作繁榮發展的法寶。這都要求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在開放中不斷拓寬生産力要素系統邊界,支撐生産力結構系統更新,并驅動其生産力功能系統的整體協調與全面發展,進而實作在經濟全球化程序中不斷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産力。

中國堅定不移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新體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推進各國攜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建構廣泛的利益共同體,這是經濟全球化潮流的發展方向,更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基本要求。

五、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實作以人為本、共享包容

新發展理念中的共享發展理念,從理論上回答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要求做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作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發展理念的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展現了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展現了逐漸實作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根本原則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

鄧小平同志于1992年初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深刻揭示了生産力發展與共享發展的關系。生産力發展水準構成共享發展的物質基礎,一個社會要實作共享發展,前提是要有高水準的生産力,實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則需要更高水準的生産力,未來共産主義社會一定是建立在生産力高度發達的基礎上。但是,這并不是說隻有達到共産主義社會的生産力水準才能實作共享。生産力發展是一個動态過程,共享發展也是一個動态過程。堅持共享發展理念,不僅包括在共享覆寫面上實作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的“全民共享”,還包括在共享實作途徑上實作發揚民主、人人參與的“共建共享”,以及在共享發展過程上實作由低級向進階、從不均衡到均衡的“漸進共享”。是以,生産力發展過程是可以和共享發展過程相容的。

以共享發展理念為指導發展新質生産力,要求堅持其終極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踐行人人參與、人人建設、人人享有的生産力發展觀。作為生産力的最新形态,新質生産力發展就是要将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全面展現以人為本導向,追求人的價值實作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數字化的趨勢下,要探索數字經濟背景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與共享發展内在統一的新質生産力發展模式。一方面要努力實作新質生産力關鍵技術領域創新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另一方面要積極預防和消除城鄉之間、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數字基礎設施鴻溝,推動數字技術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中最大程度地擴散應用,通過政策性教育教育訓練推動勞動者技能更好地适應數字技術進步,使數字經濟紅利最大程度惠及社會大衆。

【黃群慧:長安街讀書會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注:授權釋出,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新華網、央視訊、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視界、中原標準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用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注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邱詩懿;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

長安街直播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機關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準許,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機關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并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