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作者:情理家事舍

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一如往常,但不影響這座城市的忙碌脈動。小雅拖着疲憊的身子下班回家,還沒來得及卸下沉重的外套,丈夫方翔就迎了上來,滿是興奮:“小雅,今晚我們去我爸那兒,他說有事要跟大家商量。”

小雅心中一緊,方家的聚會向來不太對她的胃口,自從嫁給方翔,那種壓抑的家庭氛圍讓她越發感到局促不安。但她還是盡力擠出一個笑臉:“好的,我知道了。那我先去洗個澡換身衣服。”

餐廳裡,熱氣騰騰的家常菜肴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小雅和方翔抵達的時候,方家的客廳中已經熱鬧非凡。長輩們圍坐在客廳,讨論的話題很快就吸引了小雅的注意。

“翔兒,你來啦,快,這邊坐。”方偉正襟危坐在主位,指了指他旁邊的位置。小雅微微一笑,卻注意到餐桌上已無空位,方家的男性長輩們都已經就坐。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方偉目光落在小雅身上,眉毛一挑,“小雅,你就不用坐這兒了,幫幫忙,看看廚房那邊還需要什麼手。”

小雅突然覺得自己像被時光機拍了一下,退回那個封建時代,女性連餐桌上的一席之地都不能擁有。她不甘心地回答:“爸,我也是這個家的一員,難道就不能參與嗎?”

方偉擺了擺手,一臉嚴肅:“這是長輩和男人的事情,女孩子家家的,不懂這些。”旁邊的一些叔伯也不無同情地看了小雅一眼,但沒有一個人出聲反對。

方翔拉了拉小雅的手,低聲在她耳邊說:“别生氣,事後我陪你說說我的想法,先進廚房吧。”說話間,力度足夠讓小雅知道這不是商量,而是決定。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廚房裡,幾位嬸嬸在張羅着,小雅一進來,一個熱情的嬸嬸就拽着她,“小雅來了啊,來幫我打個下手。”

小雅表面鎮定,心裡卻是五味雜陳。她切着青椒,耳邊嗡嗡聲音裡,嬸嬸們的話語不經意間透露了家族的秘密。原來,當年方翔曾有一個意中人,卻在方偉的堅持下才作罷。

小雅心中波濤洶湧,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緒,她幾乎差點把手指削成了菜末。小雅手指在刀光下不自覺地顫抖了一下,她的心情開始變得十分沉重。熱鬧的廚房對于她來說,更像是一個讓人窒息的密室。

“小雅姑娘真是勤快,”一個嬸嬸誇獎着,卻不經意間又提起了方翔,“你知道嗎?當年咱們方翔差點就和小曼訂婚了。”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小雅僵硬地停下動作,笑着盡量顯得自然:“是嗎?怎麼沒成呢?”

嬸嬸們互相對視一眼,有些話顯然是不能在這小輩面前說的。但其中一位話唠的嬸嬸嘴裡沒什麼遮攔,“哎呀,都是老方那老思想作祟,嫌人家家世不夠好,非得介入孩子的婚事。”

小雅心裡泛起一股不明的惱火,她開始試圖轉移話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嘛,我們說說别的,這個洋芋燒牛肉我還真沒做過,嬸嬸能教教我嗎?”

嬸嬸們見小雅不想繼續這個話題,也就轉移了注意力,開始指導她烹饪。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就在這時,方翔從外面走了進來,一邊擦着手一邊對小雅說:“小雅,我出去接個電話,你在這兒幫忙,吃完飯咱們就回。”

小雅面色蒼白,她心知肚明方翔不太可能出去隻是為了接電話。

飯桌上,話題變得越發沉重,長輩們讨論的都是關于家族事務,對于方翔的工作和日後的家族責任。小雅雖不在場,卻心如刀割。

她退到一旁,淚水開始在眼眶裡打轉。職場的壓力、家庭的不被接納、丈夫的隐瞞,這一切如同重重鎖鍊圍繞在她心頭。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小雅突然放下手中的菜刀,對着廚房的嬸嬸們說:“對不起,我想先去洗個手間。”

她顫巍巍地走向洗手間,關上門後,小雅終于放聲大哭起來。

眼淚過後,她看着鏡子中的自己,慢慢平複自己的情緒,擦幹淨臉上的痕迹。她對自己說:“不能這樣軟弱,我得堅強。”

十分鐘後,小雅重回廚房,臉色有了些許紅潤,她接過嬸嬸遞給她的菜闆,繼續忙碌起來,卻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找機會和方翔好好談談,把這一切弄個水落石出。那頓飯吃得異常沉默,餐廳裡的氣氛如同靜止的水一般,人們的表情在燈光下顯得有些不自然。小雅坐在臨時添置的小桌子旁,心中五味雜陳,咀嚼着自己制作的菜肴,似乎覺得滋味全無。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就在這個時候,方偉的聲音打破了這僵硬的氛圍:“好了,吃得差不多了,翔兒,你和小雅去結個賬吧。”

所有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落在了小雅身上。方翔有些為難地看向小雅,小雅則猶如早有準備一般。

她站起身,目光堅定地對着方偉說:“請客的人買單,這是最基本的道理。我今天沒有坐在主桌上,沒有跟大家一起享用這頓飯。我不知道您為什麼最後讓我來買單,但這顯然不合适。”

方偉臉色一沉,他沒想到小雅會當衆頂撞他,“小雅,你在外企工作,收入不比我們家翔少,買這頓飯有什麼大不了的?”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小雅微微一笑,語氣卻異常堅定:“收入的多少,工作的性質,并不是衡量是否應該買單的标準。不是嗎?”

客廳角落裡,年輕的表哥表弟們開始竊竊私語。他們大多也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一代,對于小雅的話,心中不禁生出幾分認同。

方翔上前,試圖緩和氣氛:“爸,小雅說的也有道理,今天是你請客,按照習慣,還是您來結賬比較合适。”

方偉猶豫了,壓抑的氣氛在餐廳中彌漫開來,每個人的表情都顯得有些不自在。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終于,一位平日裡少言寡語的小舅子開口了:“其實呢,小雅這樣說也是有理的。老方,咱這大男子主義的傳統是該改改了。”

這話像是打開了話匣子,其他的年輕人也開始附和:“是啊,爸,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不能老是這樣。”

方偉臉色變化莫測,看着座位上起起伏伏的讨論聲,他沉默了,顯然在心理上經曆了某種掙紮。

最後,他拿起自己的錢包,對着衆人說:“行了,今天的飯我來付。翔,小雅,你們兩個也是,以後有什麼事說出來,别憋着。”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方翔看着小雅,眼神裡充滿了歉意和感慨:“小雅,對不起,今晚讓你受委屈了。”

小雅微微一笑,擺了擺手:“不用道歉,事情發生了,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回避。”

方翔歎了一口氣,說出了心中的擔憂:“我知道我爸有他那一套想法。我也想,也許我早點站出來說話,今晚就不會這樣了。”

“别這麼說,”小雅握了握他的手,“這并不全是你的責任。我們都需要時間去适應、去改變。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一起面對,不是嗎?”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方翔看着小雅,目光中閃過一絲決心:“是的,以後我會更加支援你,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外面。我們應該是彼此的依靠。”

他們的對話被風輕輕帶走,在夜色中逐漸沉澱。回到家後,方翔主動打電話給父親方偉,表達了今晚事情的感受和思考。

電話的另一頭,方偉的聲音似乎帶着些許的沉吟:“翔兒,你說得對。作為父親,我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安排一切,卻忽視了你們年輕人的想法。”

隔天,方偉主動找到小雅,他的态度柔和了不少:“小雅,昨晚關于買單的事情,是我考慮不周。你能了解一個老頭子的思維轉變不易,對嗎?”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

小雅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和:“我了解的。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我也願意給您時間,我們一起學習和進步。”

方翔和小雅站在一旁,目睹了這一切,彼此的眼神裡都透露出了釋然。方偉的态度雖然還略帶些許的笨拙,但不可否認,一家人的情感在慢慢融洽。

那天晚上,方家的燈光溫暖如昔,但透出了更多的了解和支援。而小雅在心中默默地提醒自己,改變,有時需要一點勇氣,更需要堅持和耐心。

故事的尾聲仿佛在告訴世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了解與溝通始終是人際關系的基石。也許下一次聚會,小雅會坐在主桌的那個位置,和長輩們共同議論家族的未來,誰又能說得準呢?

公公請客不讓我上桌,讓我買單時我回敬:誰請的誰買單,我又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