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莊太量:哪有欠債的制裁債主的道理?

作者:直新聞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大陸第一季度經濟表現較市場預期好,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整體經濟資料實作“開門紅”,呈現持續回升向好的态勢。特此,直新聞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解讀本季度的經濟資料,他表示雖然出口表現有所放緩,引起了之前外界的擔憂,然而這一次零售的資料令人矚目,支撐了GDP的增長,也釋除外界的疑慮。

資料打臉耶倫“産能過剩論” 專家:應增加産出

專訪莊太量:哪有欠債的制裁債主的道理?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

直新聞:最近,美國财長耶倫聲稱所謂“産能過剩”的問題,根據這次的産能資料,您會如何去分析此次的經濟資料表現?

莊太量教授:耶倫說我們“産能過剩”,她“産能過剩”和我們國家對“産能過剩”的定義以及看法,是有一點點不同的。我們的“産能過剩”,意思就是如果一間廠可做到100個機關的,但你隻是做75個或者以下,就是産能過剩。其實對國家來講,産能過剩是不好的,因為你沒有充分利用到你的産能,國家就希望做多一些。但是耶倫說我們的“産能過剩”,就是說你做得太多了,你所做的超過全世界所需要的,希望你少做一些。但是現在我們的産能資料是73.6%,其實是沒有充分利用到我們工廠的産能的。其實世界是很大的,就算我們國家産出的電動車,相對全世界市場都是很小的。是以我覺得就是我們不是做得太多,我們應該再增加我們的産出,尤其是實力比較強的“新三樣”:電動車、锂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我覺得世界就是這麼大的市場,其實是足夠可以吸納我們國家的産能的。

GDP表現比預期好 零售成GDP引擎

直新聞:我們可以看到,一季度國内生産總值(GDP)其實比預期要好,同比增長5.3%,超出了市場原先5%的預期。您覺得,其中可能的成因,或者說來自哪一個闆塊的增長比較大?

莊太量教授:如果你把GDP拿來看,出口部分就其實是有一些,隻是相對沒有以前增長那麼高。但是你看零售那裡就增長了很多,另外在投資方面、在政府開支方面都有增長,是以基本上都是穩定的。而且看到零售有比較高的增長,即市民的消費信心是在慢慢建立的。

專訪莊太量:哪有欠債的制裁債主的道理?

第三産業資料亮眼 服務業成高品質發展關鍵

專訪莊太量:哪有欠債的制裁債主的道理?

直新聞:另一方面就是,其實作在的第三産業去增長比較快的就是服務業之類的。您覺得在服務業方面,如今内地的經濟有怎樣的一個前景?

莊太量教授:現在國家的服務業,在過去疫情的那幾年是跌了一點點,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少了。現在大城市恢複得多一點,例如上海、廣州要高些。我相信随着疫情的過去,現在慢慢重新開放,我們的服務業應該就會慢慢增長。服務業增長對國家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它會吸引一些教育程度比較高的年輕人,市場上會有他的工種需求,第二是可以與世界接軌,因為一個這麼大的國家,終究都要向服務業轉型,否則就會慢慢會和一些地方“鬥便宜”,做那些制造生産,我們又不想走那個方向。我們希望高品質、高科技和高服務業的一個發展,我相信我們國家的服務業整體這兩年就會有急速的增長。

高科技産出增長明顯 十四五規劃引路高品質發展

專訪莊太量:哪有欠債的制裁債主的道理?

直新聞:也就是,在高新科技這一方面會有比較顯著的增長。

莊太量教授:是的,其實在我們的“十四五”規劃裡面都有明顯講到,要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的年均增長率高于7%。現在回看我們在第一季度,其實在規模以上的高科技産出,都是有很高的增長。是以我們朝着一個高品質和高科技的方向去發展,希望盡量可以用少些的能源,去生産多些的産出。

可支配收入提高 經濟進入上升周期

直新聞:我們說說居民的收入情況,在這一方面,您覺得我們這次的消費資料有明顯地變好,其實這與我們的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有着怎樣的關系?尤其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

莊太量教授:市民的消費就看可支配收入。這次的可支配收入增幅比較明顯,也就是如果你有收入的提升,對你的消費信心都會有所提升,就不會長期低迷。是以我相信,我們那個低迷的周期過了,現在是一個向上的周期。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鄉村振興成提振國家經濟新動力

專訪莊太量:哪有欠債的制裁債主的道理?

直新聞:此次的消費資料好轉,尤其是農村經濟收入,也就是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明顯提升,是否可以了解為脫貧攻堅或者鄉村振興的成果?

莊太量教授:其實農村的收入和收入分布,對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農村方面,我們很多地方的相對收入是比城市低的,是以要提高農村的收入。提振整個國家消費的大方向,就是要将我們那個國民收入盡量去提高和同步。如果隻是幾個城市有錢,對提升整個國家的消費就不是那麼大的力度。但是如果你說相對窮的地方都慢慢有錢,那他們就可以提升國家的消費,可以慢慢從一個出口主導的國家轉變成一個消費主導的國家,農村的消費提振是相當之重要。

粵港澳大灣區互利互惠 深圳活力吸引全國人民

專訪莊太量:哪有欠債的制裁債主的道理?

直新聞:您平時都經常前往深圳,由您個人的觀察和感受來說,您覺得内地的消費有什麼不同之處?

莊太量教授:其實作在就很多人說香港人北上的消費,我自己也有在內地教書或者消費,我感受到的就是,深圳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城市,廣州也是的,競争力都很大。餐廳等方面都比較新穎,競争力也是相當大,也是以吸引到一批港人或者其他城市的居民前往深圳消費。我最直覺的感覺就是,每逢周末,去那些大商場其實都是很多人的,人頭湧湧,市民們也都是願意去消費。而且現在還有很多新的商場正在打造,我相信,深圳的消費和經濟增長應該會提升的。慢慢随着大灣區發展,各個城市都會吸引到不同人前往,廣州或者其他城市都會有很多來自香港、深圳等其他消費者。我相信随着這一兩年,疫情慢慢開放了,大灣區的市民對各個城市都比較了解,就會有更多人去其他城市旅行,整個大灣區就會發展得比較好一些。

直新聞:其實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是互利互惠的,每個城市發展都對其他城市有好處。

惠譽評級展望不合理 倡以實力和資料說服外界

直新聞:我們回到比較國際的部分,繼穆迪于去年下調中國評級展望後,另一家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跟随,雖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不變,但将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至于違約評等仍然保持“A+”級别,您認為這是出于什麼原因?

莊太量教授:我覺得就不是很合理。因為我們國家經濟增長都是強勁的,通脹也不是說特别高,就業情況都相當之好,從這些經濟資料看,基本上經濟運作是相當之不錯的。當然調低展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一些影響,例如發債成本可能變高,這些可能有一點點影響。但是長遠來講,我覺得國家的前景,我們要以實力和資料去說服外國人士,其實我們國家發展得很好,你調低個評級其實就不是那麼合理。我相信這次的調低評級,其實就沒有什麼資料基礎的,我們最主要是做好自己。

專訪莊太量:哪有欠債的制裁債主的道理?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駐港記者(實習) 梁嘉軒

高息環境打擊經濟 美國股市有回調風險

直新聞:近期美股雖從高位回落,但整體表現向好,但也有人指出其實美國的經濟過度依賴Magnificent 7(7巨頭),“沒了7巨頭美股什麼都不是”,您怎麼看?

莊太量教授:其實是的,因為美國現在利息那麼高,高了一段時間,從以往的資料看,經濟應該是差不多要回調了,股市也會回調。你看股市 4月和上月的表現,其實是很明顯在下跌。我相信,美國股市不可能長期這樣不斷上升,整個經濟都不可承擔得了這麼多的利息。現在美國正處于高息,但是我相信高息對經濟有很大的打擊,對美國财政償還利息是一個很重的負擔。大家如果投資了美國市場,就要留意,它的股市是不是有一個回調的風險,以及美國本身的财政狀況如何。是以就說,我覺得有相對的風險存在,大家不要盲目地說覺得美國股市一定會是好的。

借貸度日暗藏隐憂 美企PE揭股價虛高

直新聞:您剛剛提到利息的問題,另一方面,目前美元彙價持續走高,與此同時美國又在刺激出口,您怎麼看?

莊太量教授:美國就不是靠貿易去帶動 GDP 的,主要靠消費。現在為什麼還可以這樣維持?就是它在疫情那個時候,其實政府是花了很多錢就打入市民的賬戶,因為其實美國人不是很多錢在銀行賬戶,政府打進銀行賬戶的錢,比他們平均的儲蓄還多。再加上拜登政府免了一些學費等,是以他們存起來的錢可能會帶來消費。美國人本身願意消費,即他的消費比率很高,是以他們那些貨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會比較有效,然後就可能帶動經濟一段時間。但是,始終這些錢都是借回來,都是會花光的。現在美債的發債力度其實不是那麼強的,因為再發的債比較難消化。是以就說,現在看到經濟其實是有所隐憂的。你見到其實不是所有經濟資料都一路向好,例如特斯拉可能會減少部分的勞動力。美國現在幾個大公司去帶動股市,其實是以科技為主,但是科技都是有瓶頸的,市民就不會無限量地花錢在買科技産品那裡。是以就說現在是有一些因為資金過剩而令到股市過高,但是你再看回他的PE(市盈率),再看他賺錢的回報率,其實就不足以支撐現在這個股價。

“始終沒有理由一個欠債國去制裁債權國”

專訪莊太量:哪有欠債的制裁債主的道理?

直新聞:最後一個問題,關于對華的貿易限制,尤其在AIGC和半導體方面,您覺得中國在這些産業上還存在哪些優勢,将來中國能否有辦法突破美國的貿易限制?

莊太量教授:我覺得,我們中國其實人很多,人才也很多,政府資源也很多,很多科技我們慢慢自己研究都會是有個出路的。也可以盡量利用我們自己本身的高科技,例如一些軍工相關技術,可不可以慢慢轉做民用?我們在科技這一方面,不是美國對我們有什麼限制,我們就不行了。而且如果是民用的東西,其實不一定追求很高的科技。我覺得如果是一般民用的産品,我們國家是有能力去制造的。而且中美是兩個大國,也不是說哪個可以制裁到哪個,始終我們沒有理由說,一個欠債國去制裁一個債權國。是以我覺得,美國制裁的效用始終是有限的,我們國家自己自強、自己發展才最重要。

作者丨 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駐港記者(實習),梁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