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學者顧久在惠水“書香政協”大講堂開講陽明文化

作者:天眼新聞
文化學者顧久在惠水“書香政協”大講堂開講陽明文化

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4月16日,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文史館原館長、陽明文化轉化運用工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顧久應惠水縣政協邀請,到惠水“書香政協”大講堂開講陽明文化課題,傳播陽明心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學者顧久在惠水“書香政協”大講堂開講陽明文化

顧久以《陽明文化的當代價值》為題,從陽明其人、陽明“心學”、當代意義3個方面進行闡釋和解讀。200多名省、州、縣政協委員,惠水縣各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成員,以及教師代表、高校學生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代表等聆聽了顧久的精彩演講。惠水縣融媒體中心通過“好花紅惠水”抖音号對講座進行直播,800多人線上觀看。

“王陽明身處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道德環境都很不理想的時期,但他卻是一個自小立志做聖人的人,一個勇于承擔道德責任的人,一個敢于擔當而又善于成事的人。”顧久說,王陽明是一個以澄清天下為己任的士大夫,年輕時志向遠大、興趣廣泛,因得罪劉瑾獲罪,他處困厄而悟道,再出山而立功。他認為,詩書能讀出知識來,卻未必能讀出道德良知;知識不等于良知。可見,良知不在書本上,而在人們心底的體會認識。

對于陽明心學,顧久的了解是:将自己的良心神聖化,良知即天理,不需要社會制度與經典來做中間環節;萬法由心,境由心造。雖然“良知”是每個人都有的道德情感、直覺和本能,但處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要生存下來,就要适應環境,就難以時時、處處持守良知。“有志于聖賢者,要能擺脫種種世俗誘惑和利害得失,就需要‘緻’即堅守、努力、拓展、完善,牢記初心,堅定不移,終生持守。”

在顧久看來,“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可以為人類的永續生存提供智慧。陽明“心學”具有簡易化、平民化和實踐性的特點。其中那種超越小我、擁抱大我,超越眼前、着眼未來,超越瑣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很是可貴。“而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可以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的和諧精神。”

文化學者顧久在惠水“書香政協”大講堂開講陽明文化

我省目前正在實施推進“四大文化工程”,即紅色文化重點建設、陽明文化轉化運用、民族文化傳承弘揚、屯堡文化等曆史文化研究推廣。作為多彩貴州重大文化工程之一,陽明文化轉化運用重點把陽明文化作為貴州人文精神的寶貴财富,深入開展挖掘整理、研究轉化和傳播推廣,擦亮貴州作為陽明心學誕生地的文化名片,打造陽明文化高地。顧久認為,深入挖掘陽明文化的當代價值,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

兩個多小時的講座,讓全場觀衆對陽明心學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家表示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要很好地踐行陽明心學,把工作做得更好。

文/劉學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陸青劍

編輯/趙怡

視覺/實習生 青子琪

二審/姚曼

三審/陳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