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15專題|樊代明院士談30年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成就和未來的科普方向與政策

作者:普通小孩熱愛生活中
4.15專題|樊代明院士談30年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成就和未來的科普方向與政策

編者按:在人類與疾病的漫長鬥争史中,癌症一直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随着醫學科技的進步,我們在惡性良性腫瘤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然任重而道遠。

值此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的契機,「醫悅彙」有幸邀請到樊代明院士,分享過去30年來惡性良性腫瘤防控取得的成就,以及對未來科普工作的期望和政策。

「醫悅彙」【健康會客廳】與您一同走進樊代明院士的世界,聆聽他對于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的智慧之聲,共同思考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更有效地開展科普宣傳,提高公衆的健康意識,降低癌症的發病率,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訪談嘉賓

4.15專題|樊代明院士談30年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成就和未來的科普方向與政策

樊代明 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

亞太消化病聯合學會會長

消化系惡性良性腫瘤整合防治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

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家新藥臨床試驗機構主任

醫悅彙: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已經走過了30年的曆程,在這30年中,我們在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方面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

樊代明院士:攻克惡性良性腫瘤是一個艱難的任務,目前的進展距離我們的期望值還差的很遠,總體5年生存率不到40%,甚至有部分惡性良性腫瘤的5年生存率不足20%。對于這一難題,全球的科學家們都在不斷探索,盡管已經看到了很好的苗頭,但轉化到臨床實踐中會發現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盡管總體的情況并不樂觀,但是在過去的30年裡,無論是惡性良性腫瘤的預防、篩查和診斷,還是治療和康複,實際上均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進步。

4.15專題|樊代明院士談30年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成就和未來的科普方向與政策

首先,在預防方面,我們通過各種宣傳活動提高了公衆的健康意識,尤其是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中國抗癌日的提出和每年大規模、成系列科普活動的舉辦,使得更多人開始重視惡性良性腫瘤的預防工作。其次,在篩查和早期診斷方面,我們采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和方法,使得一些惡性良性腫瘤能夠在早期被發現和治療。此外,在治療方面,随着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有了更多有效的治療方法,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品質。特别是CACA指南的問世,通過全國的上百場巡講,上百家媒體的關聯,集合醫生、社會的資源和力量,将癌症防篩診治康的專業意見帶到廣大的基層中去,共同推動了大陸惡性良性腫瘤防控和診療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醫悅彙:對于新時代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科普宣傳,您有哪些期望?

樊代明院士:有的時候,科普工作可能比臨床工作更加重要。因為如果前頭(早期診斷)出了問題,那後頭天天修補(臨床治療)也是補不完的,尤其是晚期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效果并不令人滿意。是以,新時代的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科普宣傳應當更加注重惡性良性腫瘤的預防、篩查和康複。

4.15專題|樊代明院士談30年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成就和未來的科普方向與政策

科普宣傳的目的是提高公衆的健康意識,幫助人們了解如何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降低患惡性良性腫瘤的風險。比如,人們已經認識到戒煙對預防肺癌的重要性,然而戒煙不止是個人不吸煙,而是要盡可能做到全民戒煙,如果僅僅是個人不吸煙但是身邊的人都在吸煙,那麼同樣會成為肺癌高危人群。此時,是否可以通過提高煙草的價格來降低煙民數量?

比如,由HPV病毒感染引發的宮頸癌,中國HPV感染的高發年齡為25~30歲,此時,保持健康的性生活以及加強HPV疫苗接種對預防宮頸癌的就至關重要了。

再比如,乳腺癌在很多情況下并非真正的癌症,而是與内分泌系統有關的疾病。這意味着,通過内分泌治療,就可能治療這類乳腺癌。為什麼現在的乳腺癌越來越多?這主要與生活方式有關,如生育和哺乳。研究顯示,不生育或不哺乳可能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此外,過度使用避孕藥也可能與乳腺癌風險的增加有關;BRCA1和BRCA2基因陽性與乳腺癌的風險顯著相關。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就是因為檢測出BRCA1基因突變,有較高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而選擇了預防性切除手術。我不建議大家效仿她,如果因某一癌基因突變就預防性切除人體的某一器官,很可能會帶來其他嚴重後果。

起碼對于乳腺癌,有研究表明,生育和哺乳可以降低體内某些激素水準,進而減少乳腺癌的風險。那麼女性也完全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哺乳孩子來順其自然的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4.15專題|樊代明院士談30年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成就和未來的科普方向與政策

此外,與内分泌系統的異常有關的癌症,如乳腺癌和甲狀腺癌,可能不是由癌細胞本身的惡性行為引起的,而是與激素水準失衡有關。卵巢癌和前列腺癌實際上也與内分泌系統有關。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随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很多老年男性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患有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生長可以通過控制雄激素水準來抑制。是以,調整内分泌平衡可能對這些癌症的治療有幫助。

另外,遺傳和父母的生活方式(如抽煙、喝酒、精神緊張和熬夜)均可能影響胚胎時期的基因,進而增加後代患癌症的風險。家庭環境和心理健康對癌症風險也有影響。是以,健康的生活習慣、減少有害環境因素的暴露以及心理健康的維護對于預防癌症也是至關重要的。

4.15專題|樊代明院士談30年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成就和未來的科普方向與政策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科普宣傳應該更加注重科學性和實效性,強調早期發現和治療的重要性。應該利用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等現代傳播手段,提高科普宣傳的覆寫面和影響力。同時,科普内容應該更加貼近公衆的實際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複雜的醫學知識,提高公衆的健康素養。此外,我們還應該加強對惡性良性腫瘤預防知識的宣傳,如戒煙、合理飲食、适量運動等生活方式的調整,這些都是預防惡性良性腫瘤的重要措施。

醫悅彙:醫生在進行惡性良性腫瘤科普宣傳方面,CACA有哪些舉措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開展工作?

樊代明院士:醫生的工作通常非常繁忙,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向患者詳細解釋疾病相關的知識。這種情況下,患者就可能需要通過其他途徑擷取健康資訊。

4.15專題|樊代明院士談30年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成就和未來的科普方向與政策

中國抗癌協會出版的CACA指南就能夠作為擷取健康資訊的途徑之一。建議患者可以通過閱讀CACA指南來了解相關知識,為了适應時代的變遷,CACA指南也在持續更新,第二版指南即将出爐。

此外,一些醫療專業人員自身都可能存在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吸煙和飲酒。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他們進行健康指導的可信度。是以,醫療專業人員要以身作則,展現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帶動和影響更多患者開展健康生活。

最後,即使人們了解了健康知識,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改變需要持續的努力和堅持。

總之,科普宣傳和健康教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醫療專業人員、患者和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

撰稿:Anna

排版:粘冬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醫悅彙所有。歡迎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内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注明“轉自:醫悅彙”。

4.15專題|樊代明院士談30年惡性良性腫瘤防治成就和未來的科普方向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