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生”之我在橫店當群演:從一天賺108元到300萬廣告代言夢

作者:休閑荒野

短劇熱潮下的“橫漂”人生百态

“重生”之我在橫店當群演:從一天賺108元到300萬廣告代言夢

作者/ IT時報記者 沈毅斌

編輯/ 錢立富 孫妍

“恭迎少主回家”,四位保安并排站在别墅門口鞠躬并說道。這是四位群演在劇中唯一一句台詞,阿華就是其中之一。“保安下,女仆上。”随着導演一聲令下,阿華暫時結束拍攝任務,坐到一旁的“搖搖馬”上,一邊抽煙一邊刷着手機。

阿華從小喜歡讀金庸的武俠小說,長大後懷揣着“大俠”夢想來到橫店。在過去的半年時間,他演過保安、村民、賓客、侍衛等“背景闆”角色,但“大俠”夢一直沒有實作,不過他一直在堅持,相信總會等到那一天。

在傳統影視劇行業,群演無論露臉多少次,觀衆記住的永遠是明星主角。但短劇的橫空出世,讓演員夢不再遙不可及,也讓不少群演看到了當上主角的機會。

“重生”之我在橫店當群演:從一天賺108元到300萬廣告代言夢

阿華隻是短劇熱潮之下,在橫店漂泊打拼的無數群演中的一位。日前,《IT時報》記者來到橫店,試圖還原短劇熱潮裹挾下的真實群演百态:00後大學生NINI,經過打拼從無名宮女更新為特約角色;曾是女團成員的常丹丹,如今對短劇“上了頭”;海歸慧怡,監制并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短劇;已在橫店闖蕩3年的李成華,從一名群演變成了一名群頭;胡須拉碴的孫福遠,比很多群演幸運,因為他接到了廣告代言。

他們,每個人的經曆都不相同,但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演員夢,這是現實之中的《喜劇之王》。

00後大學生勇闖橫店 從“背景闆”到特約角色

“重生”之我在橫店當群演:從一天賺108元到300萬廣告代言夢

與NINI通視訊電話時,她已經坐在從橫店開往杭州的高鐵上。盡管很早就起床趕高鐵,但在她臉上看不出絲毫疲憊,激動的心情難以抑制,仿佛要溢出螢幕。她堆滿笑容道地出這次奔赴杭州的原因,“這次我被一個劇組選中,演一個剛進入社會不久的社畜角色,跟本人經曆對應了。”手機那頭傳來她爽朗的笑聲。

NINI今年讀大四,從小就喜歡表演,聯考時參加過藝考,隻可惜成績不理想,于是選擇讀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深愛表演的她,始終沒有放棄演員夢,去年暑假期間,NINI隻身一人來到北京的影視拍攝基地,在一個月時間嘗試了跑組、線上投遞、進群等各種方式,但連群演角色都沒争取到。

去年9月,NINI南下來到橫店影視基地尋找機會,盡管隻是在一位不知名導演自費拍的短劇中做群演,但也讓NINI有了第一次進組拍戲體驗。

今年2月27日,NINI再次來到橫店,租好房子辦好演員證,她就迫不及待地在小紅書上更新了她的“橫漂”Vlog。“嗨,家人們。”鏡頭前,她熱情地講述着辦證的經曆和對準備參演的滿滿期待。

3月1日正式出工,NINI淩晨3點多冒着小雨趕往群演集合地。一進門,無數張折疊露營凳擺滿走廊,這就是群演們的“特等席”,而那些經驗豐富的老群演早就占據了“有利地形”。NINI作為新人沒有任何準備,隻能在現場用道具當作椅凳。

簽字、領衣服、上交演員證,早上6點,“群頭”在現場點人拉群,這時群演們才知道自己進的是哪個劇組。NINI運氣不錯,進入一個古裝短劇劇組,飾演一名宮女,拍攝地在橫店的清明上河圖景區。

雖然隻是沒有台詞的“背景闆”,但NINI也在用心表演。經過一上午的拍攝,NINI的衣服鞋子全部被雨淋濕,不過在她眼中,這意味着“漲工資”,“工會開的工資是108元8小時,高/低溫費加10元、淋雨費加10元……最劃算的是逾時,每超1小時都能加10元。” NINI說道。整個3月份,NINI共接到工會安排的7場戲,總計收入1048元,加上她在“群頭”那裡賺到的外快,總計收入2600元。

短劇的大火不僅讓許多中年群演重拾“飯碗”,更讓許多新人群演有了機會。NINI正是借此機會,在短短一個月内,從沒有名字的小鎮居民、宮女到如今的特約角色,她對自己的定位也逐漸清晰。

“我更傾向于在電視劇劇組當群演。” NINI也自有打算,非科班出身的她,飾演短劇角色雖然較為輕松,但浮誇的表情、誇張的動作,沒有遞進的情緒表達,會形成一種慣性,對演技磨練沒有幫助。短劇拍攝時間短,一周内,基本天天都要熬夜,不利于身體健康。但是在電視劇劇組,遇到大導演、著名演員的機會較多,對于新人來說機會也就更大。

女團出身、網劇“熟面孔” 如今她對短劇“上了頭”

“重生”之我在橫店當群演:從一天賺108元到300萬廣告代言夢

距離橫店影視城3公裡的民宿區,是拍攝現代短劇的重要場景,一棟棟整齊排列的别墅依山傍水,彰顯出“霸總”的奢華,《媽媽,再抱我一次》拍攝片場就位于此。

記者到達片場時已是中午,制片、監制正坐在螢幕前,一邊對照劇本,一邊檢視短劇拍攝情況。别墅一樓大廳的沙發上,群演正坐着休息。主演常丹丹結束了上午的拍攝工作,穿着女仆戲服從别墅的側門走出,去領取中午的便當。

說到常丹丹這個名字,大衆似乎并不熟悉,但提起她在《南北兄弟》中飾演的俞佳音,喜歡看網劇的觀衆朋友想必有所耳聞。曾是AIO女子偶像組合成員的她,除了唱跳外,在公司的培養下開始學習表演,不斷進組鍛煉成為一名演員,《網紅調教師》《撩情大師》《南北兄弟》已成為她的網劇代表作。

去年7月,在好朋友的邀請下,常丹丹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參演了豎屏短劇,瞬間爆發的情緒、誇張的動作表情,讓常丹丹感受到不一樣的表演方式,“網大網劇更在意的是演員台詞之間的對接,情感也是遞進式推進;而短劇更注重沖擊力,台詞、動作、表情都要有一個爆發點。”正是這樣的轉變,常丹丹對短劇“上了頭”,從此便走上短劇女主演的道路。

在常丹丹看來,短劇拍攝周期短而且會很累,但對于演員來說可以體驗到很多不同類型的角色,演技也從中不斷積累。細數一下,古裝、戰神、萌娃、偶像等近10種類型的短劇,她都參演過。其中男頻類的女主角最為輕松,通常早上八點開工,晚上八九點收工;女頻類的女主戲份會增加許多,通常是早上五六點開拍,到零點才能收工。

常丹丹曾連續拍過30多個小時,不過,累總比無戲可演好。相比短劇群演來說,“出道”便是女一号的常丹丹不會為每天找劇組而苦惱,她擁有更多選擇劇本、角色、團隊的空間,這也是她走向短劇的另一原因,“長劇的演員競争太激烈,有時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還不一定能拿到自己想要的角色。”

在南韓讀完研究所學生 回國監制自己第一部短劇

“重生”之我在橫店當群演:從一天賺108元到300萬廣告代言夢

同樣是在《媽媽,再抱我一次》片場,一位女仆演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皮鞋很不合腳,隻能容納她的腳掌部分,但她似乎并不在意,拖沓着這雙女仆鞋奔波于片場各處。“你剛剛表情再演得浮誇一些”“化妝師來補個妝”“道具組,下個場景道具先準備一下”……這位“掌控全場”的女仆演員叫慧怡,也是《媽媽,再抱我一次》劇組監制兼演員。

慧怡大學學習話劇表演,研究所學生在南韓延世大學攻讀編導專業,在全劇組中學曆最高,這部劇也是她今年畢業回國後監制和出演的第一部短劇。

談到如今火熱的短劇,慧怡那顆滿懷志向的心似乎“燃”了起來,滔滔不絕地說起來。“湯唯老公金泰勇是我的校友,我曾去聽過他的公開課。”她站在馬路邊回憶道,金泰勇曾表示短劇的制作要在每集一兩分鐘内既展現劇情,又展現表演,難度其實比電影更高,而南韓群眾已經被韓劇“喂養”太好,對短劇太過挑剔,是以難以流行。

在慧怡眼中,中國短劇市場與南韓恰恰相反,很多觀衆會通過短劇尋找刺激點,這才是短劇能火的根本原因。

在表演方面,業界似乎存在這樣一條“鄙視鍊”:演話劇的看不上演電影的,演電影的又瞧不起演電視劇的,網大網劇則處于鄙視鍊最底部。如今,短劇則成為被群嘲的對象。但慧怡認為,這恰好是讓演員跳出國産劇傳統表演模式的好契機。

以火爆2022年的複仇韓劇《黑暗榮耀》為例,演員們張大嘴巴、瞪紅雙眼的誇張表演,瞬間給予觀衆極強的視覺沖擊。短劇其實也是在制造視覺沖擊,“複仇劇情千篇一律,能抓住觀衆的隻有演員的表演,是以我希望短劇越來越精,‘卷’向那些做網劇的。”慧怡說道。

想要實作這一目标,慧怡自然不會甘心隻待在一個劇組,她希望将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其他導演和演員。

帶着“不倒翁” 從群演做到“群頭”

“重生”之我在橫店當群演:從一天賺108元到300萬廣告代言夢

去年9月才開放的青芒果片場,是為豎屏短劇量身定制的拍攝片場,6層樓的場地分布着“霸總”辦公室、宴會廳、醫院等16個場景。

上午8點到達片場時,一層右側的宴會廳已經在“召開”記者釋出會,男主角站在話筒前澄清和女配的關系,台下的“吃瓜群衆”則在議論紛紛。身着藍色西裝的李成華就是群演之一,同時他也是管理群演的“群頭”。

這場片段拍完之後,群演們來到旁邊的休息室吃早餐。“你們這個GoPro要不要出給我。”見到記者正在拍攝視訊,李成華便前來詢問。之前他每參加一次群演,都會用 GoPro拍一條Vlog,可前不久不小心弄丢了這個自己心愛的裝置。

李成華是湖南懷化人,在橫店已經闖蕩了3年,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電視劇《大決戰》中飾演一名街頭路人,當時肖戰就在旁邊。“你拿手機搜,還能看到我和他一起的劇照。”李成華笑着說道,但臉上很快又露出可惜之情,“我當時不知道他是大明星,不然也不會将幾張簽名照都送給朋友了。”

如今,李成華已經從無名群演成為群演負責人。休息期間,他還不忘提醒群演們做好準備工作,上廁所、出劇組前都要找他報備。

一通電話中斷了記者與李成華的聊天,隻見他拿出一本筆記本認真核對,裡面密密麻麻記錄着每個群演的名字和聯系方式,原來是其他劇組缺人手,想讓他安排一些群演過去。“你們掃碼加這個群,明天這場古裝劇可以去體驗一下。”李成華轉頭也向記者推薦了群演工作。

李成華另一項重要工作是為群演們“讨價還價”。現場一位群演被要求臨時加戲,并且加了一句台詞,“你數一下台詞說了幾個字,我待會幫你按字數找劇組報價。”拍攝間隙,李成華悄悄在這位群演耳邊說道。至于當群頭能從中獲利多少,李成華不願透露,隻表示有得賺。

李成華拍戲時總會攜帶一個“幸運物”——狗蛋不倒翁。因為劇組不讓拍攝現場照片,是以每次開機前,他都會高舉手中的不倒翁,将焦點對在它身上,随後就能看到一條“又是吃便當的一天”的朋友圈内容。

為戲癡狂“橫漂”13年 洽談廣告代言準備“升咖”

“重生”之我在橫店當群演:從一天賺108元到300萬廣告代言夢

瘦削的臉上胡須拉碴,穿着汗衫和外套,腳上踢踏着一雙拖鞋,這就是《IT時報》記者所看見的孫福遠。

那天他沒有接戲,上午開了一場直播,下午就打算到網吧追劇,見面後他熱情地拍了拍記者的後背,随後便領着前往他的出租屋。

作為13年的“老橫漂”,孫福遠在《葉問》《新還珠格格》《十月圍城》等多部影視劇中做過群演,也是李成華這類群頭口中的“老前輩”。

去年短劇熱潮掀起後,孫福遠參演過一兩部,他對短劇的感受是沒有拍攝電視劇時的高要求,拍攝、表演比較随意,是以他對參與短劇熱情不高。但是,孫福遠又想自己能有所突破,比如自導自演一部短劇。

“我想拍一部名為《橫店神探》的短劇,劇情是一位警校畢業生因為和女朋友吵架獨自來到橫店散心,無意間發現一樁秘寶失竊案,于是就化身神探追回秘寶……”站在出租屋的天台上,孫福遠一手叉腰、一手扶着欄杆,俯瞰着橫店全景,暢談自己的理想。

可現實是骨感的,這個計劃始終隻存在于孫福遠的腦海中,他也深知其中的困難,想着等基礎夯實之後再去實作新理想。

四年前,短視訊興盛的時候,孫福遠與搭檔劉恒官開了一個直播間,講述自己與楊紫、趙麗穎、李沁等明星相遇的故事。四年後,孫福遠的直播還在繼續,群演相關的短視訊也在更新,不同的是他已經接到了廣告代言。

去年11月,某品牌啤酒找到孫福遠,想和他簽下5年300萬的廣告代言。在孫福遠眼中,這是一次難得的升咖機會,“為什麼選我呢?因為啤酒這樣的‘屌絲飲料’請大明星來喝不接地氣,隻有我們普通人才願意在街邊喝上幾瓶,我的形象正好符合。”

如今,群演、直播、追劇、代言成為他現階段的人生步驟。“一切都談好了,隻要啤酒代言的合同一簽,我就去武漢發展。”也許到那時候,孫福遠的“橫漂”人生将畫上句号,但也有可能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