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作者:财富中文網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因克裡斯·迪克森(左)很早就支援Kickstarter,再加上在聯系緊密的紐約科技界中兩人地位突出,迪克森和陳彬睿很早就結下不解之緣。圖檔來源:PHOTO ILLUSTRATION BY FORTUNE; ORIGINAL PHOTOS: BLOCKS: BRANDON LAUFENBERG—GETTY IMAGES; LOGO: COURTESY OF KICKSTARTER; DIXON: KIMBERLY WHITE—GETTY IMAGES FOR TECHCRUNCH; CHEN: TAYLOR HILL—FILMMAGIC/GETTY IMAGES; SKYLINE: GARY HERSHORN—GETTY IMAGES

2021年12月初,衆籌初創公司Kickstarter員工突然聽說一筆意外之财:一家投資機構想買入公司股票。這一消息令人吃驚。多年來員工是攢下了公司不少股份,但很多人早就放棄賣出的念頭。

彼時的Kickstarter跟2009年爆火的初創公司已截然不同,2009年公司推出了“反人類紙牌”和動感單車Peloton等熱門項目。有一段時間,Kickstarter廣受企業家和公衆歡迎,甚至取得了最讓人豔羨的創業成就:公司名稱成了專門名詞,人們用Kickstarter代指網際網路衆籌活動。

創業初期,公司的反企業傾向和草根精神吸引了不少名人投資,也推動塑造了紐約科技界的格局。從電影首映到屋頂音樂節,以及瘋狂傳播的籌款活動,公司推出的種種活動都證明有創意的商業理念在矽谷以外也能獲得成功和資金,藝術家可以向粉絲尋求支援。

然而Kickstarter成立十幾年後早已風光不再,首席執行官也走馬燈一般輪轉。2021年的Kickstarter除了令人頭疼,對潛在投資者來說幾乎毫無價值。公司增長停滞不前,平台上每當有項目達到資金門檻就從中抽取傭金,經曆激烈的工會運動之後,曾經感覺良好的文化也逐漸變味。新股東接手的是很多人認為已過時的品牌。

對于Kickstarter的員工和早期投資者來說,這筆意外投資就像是回到正軌的機會。畢竟,投資金額是驚人的1億美元(公司估值約為4億美元)。當然存在陷阱。獲得投資的同時,Kickstarter要轉向區塊鍊,因為新投資方是Andreessen Horowitz旗下加密貨币基金,主要希望利用新的炒作周期。

這筆意外之财原本能推動公司重整旗鼓回到正軌。然而,轉投區塊鍊後,公司依賴的創作者和粉絲群體反應激烈,不僅重大項目出現損失,尚未恢複的聲譽又遭打擊。種種動蕩顯示,即便是最有前途的初創公司也會迷失方向,凸顯了在風險投資基礎上追求行善面臨的挑戰。

天堂裡的麻煩

2009年Kickstarter成立時,曾帶動紐約Etsy或Foursquare等一衆初創企業。相較于谷歌(Google)和Facebook等重視技術開發的灣區公司,紐約的初創公司更側重藝術和文化。

Kickstarter的創意是藝術家或創作者從公衆籌集新專輯、棋盤遊戲或漫畫書的資金,這一想法最早由曾經當過DJ的陳彬睿(Perry Chen)提出,他在新奧爾良爵士音樂節期間艱難籌集資金舉辦演唱會後創辦了公司。項目吸引的風投支援者當中最知名的包括投過早期Tumblr和Twitter的弗雷德·威爾遜,他帶領的Union Square Ventures可能是紐約最具标志性的風投公司。

起初Kickstarter辦公地尚在曼哈頓下東區一間裝有鐵皮天花闆的閣樓,前門都是塗鴉,還有一張寫着“吃屎”的貼紙。公司經常組織使用者參加活動,2010年在布魯克林戈瓦努斯的老美國罐頭廠屋頂上舉辦了第一屆電影節。螢幕上播放着平台資助項目的視訊,包括模仿瀕危動植物物種的舞蹈,來賓排隊購買衆籌食品項目提供的餡餅和手工蘇打水,Kickstarter資助的銅管樂隊在一旁演奏。

早期員工還記得,公司非常重視創造力和社會意識,不像矽谷初創公司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增長。這家布魯克林初創公司不像其他同行為實作突破式增長陷入虧損,而是第二年就實作盈利,主要通過從成功籌資的項目中收取5%的傭金和手續費。

這一模式下确實出現了爆款和突破,包括後來榮獲艾美獎由菲比·沃勒-布裡奇主演的BBC喜劇《倫敦生活》,還有VR頭戴式顯示器Oculus Rift(Facebook以20億美元将其收購)。2013年,《美眉校探》(Veronica Mars)制片人羅伯·托馬斯在這部小衆電視劇被Hulu取消後,在Kickstarter籌集了570萬美元。這是Kickstarter項目中金額最高的一次,也充分證明了将權威交回創作者的使命。

“為了藝術而藝術非常重要,”一位前員工告訴《财富》雜志。“項目最終能否執行,不應該僅看項目能為投資者帶來多少盈利。”

Kickstarter很早就明确表示并不追求發财緻富,投資者還是投入了大量資金,包括2011年的1000萬美元融資。早期支援者包括Kickstarter在創意行業的同行,如Meetup的聯合創始人斯科特·海弗曼和Vimeo聯合創始人紮克·克萊因,還有《發展受阻》(Arrested Development)演員大衛·克羅斯。後來負責Andreessen旗下a16z crypto的克裡斯·迪克森也選擇加入,當時他剛開始從事天使投資。

似乎所有人都清楚,Kickstarter的目标不是巨額回報。2013年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威爾遜特别指出Kickstarter不需要風投的幫助(盡管風投确實有貢獻):“公司不需要外部資金,也沒怎麼強化盈利能力,”威爾遜寫道。另一位早期投資者告訴《财富》雜志,之是以選擇投資隻是因為“喜歡公司的理念”,并不相信會帶來經濟回報。

然而,Kickstarter早期的感覺良好很快變成另一種情緒——無處不在的混亂感。2014年,Kickstarter聯合創始人揚西·斯楚克勒接替陳彬睿,之後幾年陳彬睿繼續擔任管理職務,首席執行官走馬燈式輪換開始了。

2015年,Kickstarter邁出了不尋常的一步變身公益公司,營利性公司同意滿足社會和環境标準即可轉型。一個員工在播客中表示,公益公司是可以確定投資者或董事無法退出或出售Kickstarter的法律架構。“轉型為公益公司模糊了個人和公司價值觀之間的界限,”一名員工在播客中表示。“創始人經常說,在公益公司架構下,公司的追求可以超越盈利。”

2017年陳彬睿重新擔任首席執行官時強化了這一資訊,重申Kickstarter永遠不會上市或被收購。公司故作姿态以及業務重心突變開始讓員工感到憤怒。“我确實感到極度疲憊和倦怠,我覺得員工們對陳彬睿沒什麼信心,”一位員工表示。

盡管Kickstarter很早就實作盈利,公司業務似乎永遠沒法實作騰飛。2016年,項目數量穩定在每年19000個左右,沒有增長的迹象。Kickstarter賴以收取傭金的平台衆籌資金額逐年波動,疫情期間達到近8.14億美元峰值。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過去十年,Kickstarter平台衆籌的項目停滞不前,資料來源:Kickstarter

一位早期投資者告訴《财富》雜志,在追求增長與堅守對社會有價值但昂貴或困難的義務之間,Kickstarter從未找到平衡。盡管使命崇高,但由于公司發展重點互相競争導緻混亂,員工很難找到職業發展的道路或發揮主動性。

2012年,Kickstarter斥資750萬美元在時尚的布魯克林Greenpoint社群買下一棟鉛筆公司名下的大樓,很快成了2010年代中期科技公司辦公室的翻版。有必不可少的屋頂花園、日光浴室和電影院。周六深夜員工帶朋友一同前去也能發現有人在公司玩。松弛氛圍的另一面是工作文化毫無限制,項目停滞不前,有些員工每天隻工作幾個小時。

與此同時,該公司在增長戰略方面仍舉步維艱。面對快速增長的衆籌平台Patreon競争, Kickstarter于2016年收購了名叫Drip的初創公司結果沒什麼水花,Kicksstarter應付不斷崛起的競争對手的計劃也徹底擱置。

“要找到與公司使命不沖突的業務并不容易,”一位投資者表示。“有幾年确實感覺公司發展停滞。”

員工當中不滿情緒開始湧現,當初很多人加入公司是因為熱愛其使命,有人稱之為“夢幻般,又有些崇高的氛圍”。他們當時就知道,由于陳彬睿承諾永遠不出售公司,自己手中的股權不會有多大價值。

2019年3月,Kickstarter企業文化中的緊張局勢終于爆發,具體形式是工會運動。當時,對科技公司全職員工來說工會還是新鮮事物。接替陳彬睿的新任首席執行官阿齊茲·哈桑回應稱,公司不會主動承認工會。Kickstarter解雇了兩名上司工會運動的員工。兩人轉頭就指控公司采取非法報複手段。

Kickstarter應對工會運動的失誤打破了人們的幻想,原來這家初創公司并無與衆不同之處。此事招緻曾讓Kickstarter出名的創作者譴責,其中包括演員大衛·克羅斯,他在Twitter上呼籲粉絲支援工會。Current Affairs雜志等曾通過平台支援進步項目的機構威脅要撤回資金。公司後來承認了工會,但不久便裁掉140名員工中的18%,哈桑表示平台上新項目有所減少。

2020年初,疫情導緻Kickstarter的員工離開Greenpoint總部遠端辦公。期間由于困在家裡的人們想方設法支援創作者,平台出現了短暫增長。與此同時風投資金湧入其他初創公司,不管是金額還是估值都創下紀錄。加密貨币價格飙升至曆史新高,2021年11月比特币達到6.9萬美元。僅一個月之後,Kickstarter的區塊鍊公告以及1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公諸于世。

豪賭區塊鍊

ickstarter能吸引新興風投資本家克裡斯·迪克森注意,實在毫不奇怪。2010年代初迪克森曾經營名為Hunch的推薦初創公司,他經常在部落格上稱應該回到更平等的網絡時代,讀者甚多。正如迪克森在2009年寫道,他和紐約科技創始人創辦的小型風險基金Founder Collective同行支援了一家叫20×200的公司,該公司通過與藝術家分享收入“實作藝術民主化”,堅決“不讨好紐約上東區社交名流”。

2011年,迪克森和Hunch聯合創始人卡特琳娜·法克都投資了Kickstarter,也推動公司成為紐約科技界寵兒。不久後,迪克森加入了Andreessen Horowitz,對區塊鍊産生濃厚興趣,他認為區塊鍊技術能讓網際網路回到最初的開源。2018年 Andreessen Horowitz推出單獨的a16z crypto業務,專門投資區塊鍊。

迪克森擔任a16z crypto負責人期間,第三隻基金募得22億美元巨額資金,跟陳彬睿的聯系也未中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21年夏天陳彬睿等Kickstarter董事會成員跟迪克森接觸,商讨了Kickstarter新一輪投資事宜,還提出以區塊鍊為支點推進交易。對迪克森來說,帶領Kickstarter這樣的知名公司進入充滿希望的Web3領域實在太誘人,他沒有拒絕的理由。

該交易并非向Kickstarter注資買入新股權,而是以要約收購形式進行,意味着新現金都用于購買其他股東持有的流通股,不會直接流入Kickstarter。也就是說,員工和早期投資人可借此套現。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輪隐形融資總金額為1億美元。a16z crypto領投,其他一些小投資人也加入其中,包括主投早期項目的Yes VC,公司負責人是曾擔任迪克森聯合創始人的法克,法克還聯合創立過照片網站Flickr。

雖然對于收入微薄的公司來說這是一筆巨額投資,但對a16z crypto來說算不上特别。迪克森為了實作加密貨币營運網絡的願景還下了其他大膽賭注,比如2018年對名叫Dfinity的初創公司聯合主導了兩筆總額超過1.6億美元的交易,該公司正搭建基于區塊鍊的網際網路。(然而該公司的代币推出不久便暴跌95%,随後陷入争議。)

為了回報16z慷慨投資,Kickstarter嘗試轉型為Web3公司。該計劃要求将整個平台轉移到名為Celo的區塊鍊上,也是16z投資公司,執行起來宏大而艱巨。平台将作為開源協定(類似于http或比特币)運作,不像大多數科技公司一樣使用專有代碼模型。

使用者将可圍繞動漫等小衆興趣自行建立迷你平台,進而吸引更多人并通過Kickstarter分享利潤。這一架構類似Farcaster等項目,不要求捐贈者使用加密貨币支付,Kickstarter要在區塊鍊裡上線現有軟體的開源新版本,而區塊鍊從未經過大規模消費者應用測試。

加密貨币行業很少有人将Celo視為頂級區塊鍊項目,不過該項目确實擁有“負碳”足迹,如此一來Kickstarter也能遵守其環保使命聲明。2022年8月Celo聯合創始人塞潘達·大衛·卡姆瓦加入Kickstarter董事會。

這筆交易并未要求Kickstarter轉型。盡管如此,Kickstarter一位員工表示,公司内部溝通時明确表示a16z參與其中,而風投巨頭之是以投資Kickstarter就是因為公司願意進軍Web3。也就是說Kickstarter是完美的試驗品。

2021年12月8日,Kickstarter公布進軍區塊鍊的同一天,員工收件箱裡收到了報價。他們可以以7.41美元出售高達32.49%的股份,比員工買入價格大幅上漲,如果其他人不參與還可以選擇出售更多。Kickstarter甚至會支付相關費用。“(公司)熱情似乎非常高,”一位前員工表示。

對于一些員工來說,經曆了多年動蕩之後,這筆收購是一份意外的禮物。“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名員工回憶起收到報價後的想法。

被解雇的工會組織者之一泰勒·摩爾對這一消息深感不安。

“Kickstarter的上司層,包括陳彬睿還有其他一些馬屁精都是典型的‘皇帝的新衣’,跟其他人完全脫節,”他告訴《财富》雜志。“而真正認真工作的人……都知道這一想法很愚蠢。”

陳彬睿對區塊連結清單現得很熱情,宣布的聲明中卻幾乎沒有具體内容,而且設定的轉型時間不到一年。是以Kickstarter社群擔心,在加密貨币市場的炒作中,該計劃會把平台變成快速緻富的騙局。一些使用者則擔心轉型區塊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盡管Kickstarter考慮到保護氣候選擇了Celo,區塊鍊還是可能産生巨大的碳足迹。此時距山姆·班克曼-弗裡德的FTX離崩潰還有幾個月,加密貨币行業醜聞層出不窮已讓人心生警惕。

“大家都見識過……加密貨币領域幾乎到處是猖獗的欺詐、盜竊和财務崩潰,”2022年6月一家流行桌面遊戲公司創始人艾薩克·柴爾德裡斯在一份通訊中寫道。他宣布未來為項目衆籌會選擇其他平台。

社群當中最憤怒的還是員工,群聊中員工表示懷疑,互相交換嘲諷Kickstarter NFT的笑話。由于公司決定找外部顧問宣布轉型區塊鍊的消息,很多員工對突然湧來的使用者謾罵毫無準備。再加上Kickstarter以往推出新項目屢試屢敗的曆史,人們對其能否實作重大技術轉型表示懷疑。“簡直沒法想象,”一名員工說。

轉向區塊鍊的計劃似乎前景渺茫,事實也很快證明。幾個月内,高管們就不再提及,平台也完全沒調整為在區塊鍊運作。“感覺就像 Drip,”一位前員工說,Drip是衆籌網站Patreon命運多舛的競争對手。“宣布一下,然後就放棄。”

2022年,Kickstarter聘請了另一位首席執行官埃弗雷特·泰勒,也是公司十年裡第五次換掌門人。他接手是在工會運動和轉型區塊鍊之後,當時公司已裁掉約40%員工。Kickstarter一位發言人表示,陳彬睿悄悄辭去了董事會主席職務,去年開始了徹底離開董事會的過渡計劃。

泰勒很快就明确表示,區塊鍊不再是公司發展重點,上任一周後的2022年10月4日告訴TechCrunch,“我們承諾Kickstarter不會轉型區塊鍊或者從事區塊鍊相關業務。”

迪克森和a16z crypto拒絕對本文發表評論,不過迪克森在新書《讀、寫、擁有》(Read Write Own)新聞釋出會上明确表示,盡管公衆明顯不喜歡區塊鍊技術,但區塊鍊是長期趨勢。Kickstarter也未完全放棄。2021年宣布轉型後,該公司分拆出名為創意衆籌協定的獨立公益公司,調派了兩名員工,其中包括Kickstarter的前營運經理。現在新公司網站釋出了兩個軟體工程師招聘需求,地點在孟加拉國,Celo仍将Kickstarter稱為“生态系統合作夥伴”。

轉向沒有影響到Kickstarter,a16z的資金無疑有利于獲得員工和投資者的好感。但員工表示,這是公司很難擺脫低迷狀态的另一因素。區塊鍊轉型崩潰最終讓使用者和員工寒心,人們普遍認為Kickstarter大勢已去。

2022年末,Kickstarter首席營運官肖恩·裡奧在Celo接受采訪時堅稱,公司仍然相信區塊鍊。采訪者問裡奧距離願景實作有多遠時,他回答說:“目前還差95%。”

Kickstarter拒絕讓裡奧、泰勒和其他高管接受采訪。

仍在尋找

Kickstarter确實獲得了創業公司罕見的殊榮,成為了專有名詞,然而光芒早已不在。“每當我說這Kickstarter工作,别人第一反應都是,‘哦,那家公司還在呢?’”一位2022年入職的前員工說。

如今,埃弗雷特·泰勒繼續尋找新的收入來源,推出舉措幫助創作者解決航運物流和稅收問題等等。他還接受雜志采訪和出席論壇,努力向公衆重新介紹Kickstarter,強調自己黑人首席執行官的角色以及公司對高管多元化的承諾。

泰勒加盟一年後,Kickstarter聘請了新首席财務官幫助提高收入。根據公司資料以及首席财務官發送的一封内部郵件,2019年以來盡管籌款總額有所增長,收入卻有所下降。“他們總在談論這件事,”一位前員工說。"感覺每次召開全員大會都是緊急事件。"一位發言人拒絕提供Kickstarter的收入資料。

到最後,新産品并沒解決Kickstarter的根本問題:過去十年中,每年平台資助的項目數量大緻相同。公司原本内部口号是“去他的單一文化”,泰勒采取的手段則更為企業化,五位接受《财富》雜志采訪的前員工均對此表示不滿。2023年初,泰勒成為雪佛蘭(Chevrolet)廣告活動代言人,2月又加入一家線上奢侈品市場上市公司的董事會。

“很多人看到首席執行官做贊助内容很生氣,”其中一人表示。“感覺是背叛了公司的價值觀。”

平台上欺詐橫行也一直讓人擔心。過去三年裡,美國商業促進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收到了100多起與該公司相關的投訴,其中多起涉及欺詐或使用者從未收到支援的産品。去年,俄亥俄州總檢察長宣布Kickstarter一名使用者達成和解,該使用者涉嫌為海龜保護慈善機構籌集資金,後來卻投向加密貨币。

詐騙者同意給受騙的捐贈者退款,且五年内不在俄亥俄州開展衆籌活動。

根據Kickstarter的機制,項目哪怕不打算啟動也能獲得全額資金,Kickstarter可從中獲得傭金。一些使用者還在平台上小額認捐測試信用卡是否被盜刷。據《财富》雜志了解,内部估算顯示欺詐項目收入高達18%,之前各州總檢察長和聯邦貿易委員會在調查中也曾針對Kickstarter平台欺詐行為采取行動。(Kickstarter公司尚未在訴訟或投訴中受到指控。)一位發言人不認可相關估算,表示公司已采取新檢測軟體和流程等“大量措施”解決欺詐問題。

由于價格飙升,加密貨币重新流行,開源協定仍然可以解決Kickstarter棘手的問題。2022年末裡奧的采訪中提到,區塊鍊不可篡改記賬以及可追蹤位址和交易曆史的特性,有助于解決平台在欺詐和信任方面的困難。

然而,Kickstarter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時機已過。“我覺得在文化層面,這家公司已經被抛棄了,”一位前員工告訴《财富》雜志。“既然現在(籌集資金)有更友善的方式,比如當TikTok網紅,還有什麼理由去Kickstarter?”

不過,如果有獨立創作者想制作說明内容冗長的棋盤遊戲,或是用人工智能每分鐘寫一首新詩的時鐘,Kickstarter還是能填補空白。

“2009年推出以來,Kickstarter上創意項目的認捐金額達到了80億美元,”公司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将繼續以社群為中心做好每件事。”

發言人表示,在創作者經濟中公司的地位與TikTok等平台不同。他們提到最近社交媒體意見領袖資助的項目,還有Kickstarter資助在聖丹斯放映的電影。

然而在區塊鍊醜聞後,BackerKit等競争對手吸引了一些不滿的使用者,頂級創作者持續流失。今年2月,奇幻作家布蘭登·桑德森宣布下一個項目将選擇BackerKit。桑德森曾發起Kickstarter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活動。

到最後,Kickstarter從未重塑投資和社群支援的規則,每次想躍上新台階時都會被自身理想主義絆倒。

“公司渴望将平台打造得更像市場,重新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一位最近離職的員工表示。“我覺得公司聲譽每況愈下,發展停滞不前。”

疫情過後,公司再也沒搬回3.3萬平方英尺的Greenpoint總部,而是以2950萬美元出售房産。經過數月尋找,Kickstarter正在與一家潛在買家談判,對方是為社交媒體意見領袖服務的人才經紀公司。(财富中文網)

作者:LEO SCHWARTZ AND JESSICA MATHEWS

譯者:梁宇

審校:夏林

在财富Plus,網友們對這篇文章發表了許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也歡迎你加入我們,談談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熱議話題:

檢視《教育部:重點治理掐尖招生等操作》的精彩觀點

檢視《美參議院讨論把“位元組剝離TikTok”限期延長至一年》的精彩觀點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