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作者:長辮子菇涼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曹茜,這是一位從小聰穎出衆,被衆人贊譽有加的優秀學生,堪稱衆多家長心中生活的楷模與向往!盡管曹茜成績優異,人品高貴,然而在父親曹肇綱的眼中,她仍不足以稱得上完美無缺。

曹肇綱對兒子的執着渴望深深紮根于心無法動搖。他堅信心靈信仰,每一個家庭都理應擁有男性子孫延續家族血脈,唯有這樣才能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以及獲得社會的尊重與接納。

然而命運捉弄,他終究隻收獲了一個女兒——曹茜,這位能為他帶來無盡歡樂的寶貝女兒。自誕生之日起,父親口中便不斷重複着“兒子”二字,這令曹茜倍感困惑。

每當目睹鄰居家的男孩子在父親懷裡嬉戲玩耍,曹茜内心深處總會泛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澀。她渴望得到父親同樣的關愛與呵護,然而往往隻能換來曹肇綱的冷漠對待,對她的期待也日益提高。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身為家中唯一的女兒,曹肇綱将所有的期望都傾注在曹茜身上。他對女兒的教育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要求之嚴苛幾乎達到極緻。

曹肇綱深信不疑,曹茜必須按照他的期望,步入他心目中理想的高等學府。每當曹茜試圖與父親商量大學選擇時,曹肇綱便會情緒激動,脾氣暴躁,仿佛女兒的任何建議都可能觸碰到他内心最脆弱的那根神經。

得知曹茜最終選擇了南方的大學後,曹肇綱的憤怒如同火山噴發般猛烈。為了確定女兒不會離家過遠,他堅決地将曹茜的錄取通知書從南方調至遼甯師範大學。

面對父親的獨裁專制,曹茜感到無助且失望,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權決定自己的人生道路。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盡管求學之路充滿了無數艱難險阻,但曹茜從未放棄過追求自己的夢想。當難得的出國留學機會降臨之際,她毫不猶豫地向父母坦誠了自己的渴望。

面對女兒堅定的目光,曹肇綱起初勃然大怒,但很快他便改變了主意。也許,讓女兒展翅高飛,飛往更廣闊的天地,才是他真正應該去做的事情。

曆經無數次耐心的引導與深入的思考,曹肇綱先生終于做出了決定——讓他心愛的寶貝女兒曹茜離開家鄉,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夢想!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曹肇綱先生和劉玉紅女士一家的生活條件并不富裕。他們是平凡的工薪階層,過着節儉樸素的生活。全家的收入僅夠支付日常生活所需,無法承受高額的留學費用。

然而,當曹茜燃起了追求夢想的火焰,堅定地決定出國深造時,這對深愛女兒的父母毫不猶豫地給予了全力支援。盡管家中經濟拮據,但他們毅然傾盡所有的财産和儲蓄,決心讓女兒獨自踏出國門。

七萬元對于他們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為了籌集這筆資金,曹肇綱先生和劉玉紅女士四處奔波,向親戚朋友尋求幫助。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他們把家中所有可以變現的物品都出售了,甚至将房屋進行了抵押曹肇綱先生甚至在夜晚從事兼職工作,而劉玉紅女士則在家中通過裁剪衣物來增加額外的收入。

雖然過程充滿了艱辛,但兩位長者從未有過任何抱怨。在他們眼中,女兒的未來比他們自身的生活更加重要千倍萬倍。隻要曹茜能夠實作夢想,站上更大的舞台,他們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犧牲。

于是,在全家人的齊心協力下,曹茜帶着父母的期盼和七萬元的留學費用,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異國他鄉的求學之旅。

曹茜離家求學的第一年,父母還能偶爾收到她寄回的書信和照片,了解到女兒在異國他鄉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然而,這種短暫的聯系很快就中斷了,從2003年開始,曹茜便完全失去了與家人的聯系。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兩位老人開始陷入無助和焦慮之中,焦急地等待着女兒的消息。他們嘗試撥打曹茜最後一次留下的電話号碼,卻隻聽到了無盡的忙音。

随着時間的推移,家中的積蓄逐漸消耗殆盡,兩位老人不得不向親戚朋友求助,渴望能得知女兒的行蹤。

然而,衆人都以一副無奈的神情搖了搖頭,表明對于曹茜近況一無所知。沒有人知道那個離開家鄉已有二十多年的女兒現在身處何方。

甚至那些平時總是擁有最多新鮮事的街坊巷尾的居民們,對這個“離家二十多載”的女兒也無迹可循 。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在無計可施的絕望時刻,曹肇綱和劉玉紅不得不選擇以公開釋出遺失啟事的方式,來尋找他們心心念念的愛女。他們在當地的報紙上刊登了尋人啟事,并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期待能夠得到關于曹茜的哪怕一絲一毫的資訊。

然而,即使他們多次在報紙上刊登啟事,日夜為女兒的下落憂慮,無數次呼喊女兒的名字,卻依然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當這兩位失去女兒音信的老人,已經逐漸失去尋找曹茜的信心時,一位熱心腸的人士主動站出來,向他們透露了一則令人欣喜若狂的消息:原來曹茜如今已經在德國成為了一名備受尊敬的教授,事業有成,生活富足。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這個消息宛如一道破曉的曙光,給了兩位老人無盡的希望。人們紛紛感慨萬分,這個曾經在家中飽嘗艱辛的女孩,如今已經在異國他鄉生根發芽,成為了他人眼中的楷模。

然而,聽到這個消息後,兩位老人卻隻感到心酸和無奈。雖然女兒事業有成,但為何從不回家探望?甚至連一張與家人的合照也不願意與父母分享?21年的時光就這樣悄然流逝,兩位老人日益疲憊,對曹茜的音信仍然一無所知,尋女的道路充滿了艱難險阻。

實際上,要想真正解開這對父女之間的心結,我們需要從曹茜的成長曆程開始談起。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從小就被期望成為“别人家的孩子”,曹茜在沉重的壓力下長大成人。在父親曹肇綱的觀念中,兒子才是家族血脈的傳承者和财富的繼承人。

然而,作為一個女兒,曹茜似乎難以得到父親全心全意的關愛和關注。

這種缺失給曹茜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渴望得到父親如同對待兒子般無微不至的呵護,卻隻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鄰家男孩與父親親密無間的溫馨畫面。

内心的沖突和困惑,逐漸在曹茜心中孕育出一顆叛逆的種子。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曹肇綱深陷無限期待于其女兒曹茜,對其嚴格至極,要求亦是嚴格精确,細緻入微。他深信不疑,曹茜必須順從他殷切的期望,進入他心中最理想的高等學府深造。

當那期盼不已的話題——大學選擇——以最微妙的方式在父女之間躍然而出時,他立刻如同被激怒的猛獸般勃然大怒,全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他獨裁專橫地把女兒的錄取通知書調換軌迹,從南方疾馳至遼闊的遼甯,對曹茜的内心感受置若罔聞。

在父親威權地位的陰影下,曹茜感到深深的無助和絕望。她開始質疑,自己是否真的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求學之路的重重阻礙,使她對父親的教育理念感到壓抑無比。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出國留學的機遇,無疑為曹茜帶來了新的希望。她堅定地向父母表達了自己的渴望,希望能夠展翅高飛,追求屬于自己的夢想。

起初,曹肇綱依然如狂暴的獅子般憤怒,但不久後,他的态度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也許,放手讓愛女自由翺翔,才是身為父親應盡的職責。

經過痛苦的抉擇和開導,他最終選擇了放手,慷慨地拿出七萬元巨款,将女兒送往異國他鄉求學。

然而,誰又能預見,這次的分離竟是永恒的告别呢?離家之際,曹茜偶爾還會寄來書信和照片。然而,自從2003年以後,所有的聯系都突然中斷。

夫妻倆湊7萬送女留學,多年未聯系,臨終時才知女兒成為德國教授

兩位老人日漸衰老,财富所剩無幾,尋找女兒的路途充滿艱辛,處處碰壁。就在他們幾乎要放棄希望之時,一位好心人透露,曹茜已經成為德國知名教授。

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卻也讓兩位老人倍感心酸和無奈。盡管女兒事業有成,但為何連一張合影也不願與父母分享?對于失去音訊長達21年的日子,兩位老人夜不能寐,呼喚着女兒的名字,隻聽到自己的聲音在空曠的房間裡回響。

或許,正是幼年時期對父親期望的困惑,以及求學過程中的重重阻礙,使得曹茜對父母産生了難以解開的心結。她似乎無法原諒父親當年的專橫和無理,也無法忘懷曾經對父親理想的渴望有多麼失望。

這種深刻的沖突與深重的遺憾,終究演變成了兩個世代之間無法逾越的巨大裂痕!使得這兩位年事已高的長者,隻得在無盡的懊悔之中度過即将來臨的晚年歲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