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歲老人,大鬧火車卧鋪車廂,年輕人下鋪挂簾子,你讓我坐哪裡

作者:順子

“看看年輕人,列車上還挂上這麼點的簾子,讓70多歲的老年人連坐都不讓坐,你們看一看,還有這麼點的事情哎呦”

在一輛行駛中的普通列車的卧鋪車廂内,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拿着手機錄像,情緒激動地痛斥車廂裡的年輕人。

事件的焦點是卧鋪車廂的隐私簾子問題。通常,綠皮火車的卧鋪車廂分為上、中、下鋪,而在這起事件中,涉及的是下鋪的隐私簾。

視訊加載中...

視訊畫面顯示,兩個下鋪上各坐着一位年輕人,他們都把簾子拉下來了。

老奶奶憤怒的原因是,她作為一名年長的乘客,希望能坐在下鋪的座位上休息一下,但因為年輕人拉下簾子占用了這些空間,她感到自己被排斥在外。

70歲老人,大鬧火車卧鋪車廂,年輕人下鋪挂簾子,你讓我坐哪裡

老奶奶認為這種行為不禮貌,也不合情理,她認為年輕人應該體諒年紀較大的乘客,給予必要的關照和座位。

70歲老人,大鬧火車卧鋪車廂,年輕人下鋪挂簾子,你讓我坐哪裡

但是,年輕人選擇保持自己購買的下鋪空間私密并不違反規定,他們在自己的鋪位内休息,完全在權利之内。

這一場景引發了關于列車上公共空間與個人空間之間界限的讨論,以及不同年齡群體之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互相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性。

70歲老人,大鬧火車卧鋪車廂,年輕人下鋪挂簾子,你讓我坐哪裡

雖然老奶奶的情緒可以了解,但年輕人的行為也并非不合規範,他們僅僅是在利用自己合法的空間進行休息。

評語

這件事真是把火車上的“代溝戰争”演繹得淋漓盡緻。

老奶奶認為,作為一個年紀較大的人,年輕人應該主動讓出自己的下鋪座位給她坐,這在她看來是年輕人應盡的禮貌和責任。

但這裡面有沒有考慮過年輕人的感受?

簾子的設立本就是為了保護乘客的隐私和個人空間,尤其是在長途列車上,每個人都需要一點自己的小天地。

年輕人買了下鋪,自然有權利享受到這個位置的所有便利,包括拉下簾子休息。

要是連這點小空間都被要求無條件讓出,那買下鋪的意義又在哪裡?

其次,老奶奶的情緒雖然可以了解,畢竟年紀大了,坐在硬座或上鋪可能确實不太舒服。

但這不是年輕人的錯,也不應該成為他們被指責的理由。火車票種類和座位的選擇是個人的權利,每個人都有管理自己指定空間的自由。

再說,這事兒也挺反映出一些老一輩的思維模式:認為年輕人應該無條件讓座,無條件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固然是美德,但這不意味着年輕人就得無條件犧牲自己的合法權益。互相尊重,才是王道。

在公共交通上,每個人都應遵守規則,了解和尊重也是互相的。

老奶奶的要求,在沒有違反任何規定的前提下,或許可以通過友好的溝通方式提出,而不是直接一上來就斥責年輕人。

年輕人也可以展示一下風度,視情況适當讓步,畢竟,多一點了解,車廂裡的氣氛會更融洽。

總的來說,這事兒反映的不隻是一個座位問題,更是一種代際之間如何和諧相處的問題。

每個人都應學會換位思考,多一些了解和尊重,少一些指責和強求。

大家怎麼看?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