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考古學界巨星隕落!北大資深教授嚴文明逝世

作者:新街派 生活報

4月15日零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釋出訃告:中國共産黨黨員、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嚴文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4月14日20時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考古學界巨星隕落!北大資深教授嚴文明逝世

嚴文明先生1932年10月出生于湖南華容,1958年9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曆史系考古專業并留校任教,1986年12月晉升為教授,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為博士生導師,2005年被聘為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曾任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主任、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史前學與原史學聯盟常務委員、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等學術職務。

“從對仰韶文化的研究,

我好像找到了一把鑰匙”

嚴文明教授從研究仰韶文化開始,擴大至整個新石器時代,為奠定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

留在北大工作不久後,1960年,嚴文明第一次帶領學生去洛陽王灣考古實習,就指導學生以地層清楚、分期細緻的王灣遺址作為标尺,來衡量附近的仰韶遺址的分期。

1989年,嚴文明積30年之功著成的《仰韶文化研究》出版,其學術意義絕不限于仰韶文化本身,對整個中國考古學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在媒體采訪中,嚴文明說:“從對仰韶文化的研究我好像找到了一把鑰匙,可以進一步對中國新石器文化有一個觀察。考古就是研究問題的,研究仰韶文化不能光從仰韶村論證仰韶村,胡适有一句話我很贊成——‘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大膽假設就得有想法,思路要開闊,研究一個問題必須搞清楚,要有接力棒思維。一開始就不想犯錯誤不太可能,吃一塹長一智嘛。”

充滿詩意的“重瓣花朵”理論

《中國考古學經典精讀》中收錄了諸多考古學大家的文章,嚴文明的《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也列在其中。

這是嚴文明于1986年6月為“中國古代史與社會科學一般法則”國際讨論會送出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被形容為一個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區是花心,其周圍的甘青、山東、燕遼、長江中遊和江浙文化區是第一層花瓣,再外圍的文化區是第二層花瓣。中原文化區處于花心,起着聯系各文化區的核心作用,也向周邊文化區進行文化輻射,而外圍的文化區則保持着自己的活力……

這個“重瓣花朵”理論既有學術質地,又充滿了詩意。

探源良渚 科學發掘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起,良渚的考古發掘不斷給世人以驚喜,這裡先後發現了高等級墓地、祭壇、玉禮器系統、大型宮殿基址300餘處。學術界對良渚文化的固有認知被一次次重新整理。

考古學界巨星隕落!北大資深教授嚴文明逝世

良渚古城的發現,開啟了良渚考古的新紀元。一個以環太湖地區為主體,北跨長江,西達皖贛,南至浙南的擴張影響區的良渚版圖終于清晰可見。一個以稻作、玉器、土築、城市建制為特點的距今約5300年的史前文明呼之欲出。

嚴文明曾在央視《大家》節目中介紹,良渚考古發掘時,他在現場特别關注了玉琮上的“微雕”;對于良渚古城,嚴文明更評價其為“中華第一城”。他說:“這是我們探索文明起源非常重要的地方。”

考古學界巨星隕落!北大資深教授嚴文明逝世

嚴文明曾在接受總台的采訪時說:“這是一個國,原來我們以為是有一點文明的曙光,後面一看不對,這麼一大套系統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能做成嗎?是以它一定是有一個國家。”

“我不過勤于耕作,不問收獲罷了”

2023年12月15日,上海。“第五屆世界考古論壇”将“終身成就獎”授予北京大學的嚴文明教授。

這是世界考古論壇頒發的最高榮譽,專門表彰在全球範圍内享有盛名、學術造詣深厚、對考古學領域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學者。

頒獎詞說,“這不僅是對嚴文明先生在推進考古學科發展上的傑出貢獻的認可,更是對他不懈地向公衆宣傳考古學對于當代社會及人類共同未來重要性的肯定。”

考古學界巨星隕落!北大資深教授嚴文明逝世

△嚴文明先生感言

“感謝給我崇高的榮譽,我不過勤于耕作,不問收獲罷了。”92歲的嚴文明先生親筆寫下了感言。

嚴文明教授曾說

自己名中的“文明”

是他從事文明探源工作的緣分

這是他的父親取自《尚書·舜典》中的

“濬哲文明”

以嚴文明教授為代表的衆多考古學家

擁有無限接近曆史真相的好奇心

這激勵着更多的考古學人

不斷探索 走得更深更遠

緬懷先生!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