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良的後代

作者:熱情的金桔A

張良是南韓宗室,老家在河南禹州一帶,被劉邦封為留侯,封地在江蘇沛縣,可是,他的後代發展到東漢,卻流落到四川樂山一帶去了。

張良的後代

一、張皓

張晧字叔明,犍為武陽(四川樂山)人也。六世祖良,高帝時為太子少傅,封留侯。皓少遊學京師,永元(89-105年)中,歸仕州郡,辟大将軍鄧骘府,五遷尚書仆射(600石),職事八年,出為彭城國相(諸侯國相與郡守相等,2000石)。

永甯元年(120年),征拜廷尉(九卿之一,中2000石)。皓雖非法家,而留心刑斷,數與尚書辯正疑獄,多以詳當見從。時安帝廢皇太子為濟陰王,皓廷争之,不能得。退而上疏曰:“昔賊臣江充(逼反太子劉據),造構讒逆,至令戾園興兵,終及禍難。後壺關三老一言,上乃覺悟,雖追前失,悔之何逮!今皇太子春秋方始十歲,未見保傅九德之義,宜簡賢輔,就成聖質。”書奏不省。

及順帝即位,拜皓司空(禦史大夫改,三公之一,萬石),在事多所薦達,天下稱其推士。時清河趙騰上言災變,譏刺朝政,章下有司,收騰系考,所引黨輩八十餘人,皆以诽謗當伏重法。皓上疏谏曰:“臣聞堯舜立敢谏之鼓,三王樹诽謗之木,《春秋》采善書惡,聖主不罪刍荛(草野之民)。騰等雖幹上犯法,所言本欲盡忠正谏。如當誅戮,天下杜口,塞谏诤之源,非是以昭德示後也。”帝乃悟,減騰死罪一等。四年,以陰陽不和策免。

陽嘉元年,複為廷尉。其年卒官,時年八十三。遣使者吊祭,賜葬地于河南。子綱。

張皓官做得很大,由基層官吏做起,五次升官才做到尚書仆射600石,努力八年升到諸侯國的相2000石,入仕30年進入中央九卿中2000石,最高升到三公之一司空10000石。但是,老實說,沒有什麼特别的地方。

張良的後代

畫像石:他們在幹什麼?

二、張綱

  綱字文紀,少明經學。雖為公子,而勵布衣之節。舉孝廉不就,司徒辟高第為侍禦史(600石)。時順帝縱宦官,有識危心。綱常感激,慨然歎曰:“穢惡滿朝,不能奮身出命掃國家之難,雖生,吾不願也。”退而上書曰:

  《詩》曰:“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尋大漢初隆,及中興之世,文、明二帝,德化尤盛。觀其禮為,易循易見,但恭儉守節,約身尚德而已。中官常侍不過兩人,近幸賞賜才滿數金,惜費重人,故家給人足。夷狄聞中國優富,任信道德,是以奸謀自消而和氣感應。比者不遵舊典,無功小人皆有官爵,富之驕之而複害之,非夫妻重器,承天順道者也。伏願陛下少留聖思,割損左右,以奉天心。

  書奏不省。

  漢安元年(142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曆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餘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狸!”遂奏曰:“大将軍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國厚恩,以刍荛之資,居阿衡之任,不能敷揚五教,翼贊日月,而專為封豕長蛇,肆其食叨,甘心好貨,縱恣無底,多樹谄谀,以害忠良。誠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謹條其無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齒者也。”書上,京師震竦。時,冀妹為皇後,内寵方盛,諸梁姻族滿朝,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

  時,廣陵(揚州)賊張嬰等數萬人,殺刺史(漢成帝提升為2000石)、二千石,寇揚、徐間,積十餘年,朝廷不能讨。冀乃諷尚書,以綱為廣陵太守,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單車之任。既到,将吏卒十餘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出拜谒。綱延上坐,問所疾苦。乃譬之曰:

  前後二千石多貪暴,故緻公等懷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為之者又非義也。今主上仁聖,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祿相榮,不願以刑罰相加,今誠轉禍為福之時也。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荊、揚、兖、豫大兵雲合,豈不危乎?若不料強弱,非明也;充善取惡,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血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勇也;六者成敗之幾,利害所從,公深計之。

  嬰聞,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間耳。今聞明府之言,乃嬰等更生之辰也。既陷不義,實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綱約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嬰深感悟,乃辭還營。明日,将所部萬餘人與妻子面縛歸降。綱單車入嬰壘,大會,置酒為樂,散遣部衆,任從所之;親為蔔居宅,相田疇;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朝廷論功當封,梁冀遏絕,乃止。天子嘉美,欲擢用綱,而嬰等上書乞留,許之。

  綱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攜,詣府赴哀者不可勝數。綱自被疾,吏人鹹為祈福,皆言“千秋萬歲,何時複見此君”。張嬰等五百餘人服喪,送至犍為,負土成墳。诏曰:“故廣陵太守張綱,大臣之苗,剖符統務,正身導下,班宣德信,降賊張嬰萬人,息幹戈之役,濟蒸庶之困,未升顯爵,不幸早卒。嬰等缞杖,若喪考妣,朕甚愍焉!”拜綱子續為郎中,賜錢百萬。

張良的後代

張綱較之其父張皓,值得稱頌的地方比較多,其一是上書請皇帝裁抑宦官外戚,其二是上奏指名道姓要求遏制梁冀,其三是收伏農民起義軍張嬰等幾萬人。

張良的後代

任丘屬于滄州

三、張超

張超字子并,河間鄚(河北任丘)人也,留侯良之後也。有文才。靈帝時,從車騎将軍朱鑈征黃巾,為别部司馬(臨時委派的小軍官)。著賦、頌、碑文、薦、檄、箋、書、谒文、嘲,凡十九篇。超又善于草書,妙絕時人,世共傳之。

張超屬于文化人。

張皓、張綱在四川,張超在河北,張良這個家族沒有聚居,因而不能形成大家族,所謂豪族。

張良的後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