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作者:積石山縣融媒體中心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溫德峰

以前隻知道有個臨夏州,卻不知道有個積石山縣,2023年12月18日,我從新聞媒體上知道,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了地震,我才開始知道有個“積石山縣”,才知道這是個多民族居住的民族自治縣。

這個縣有保安、東鄉、撒拉、回、漢、土、藏等10個民族,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的64.9%,其中保安族人口2.14萬人,占全國保安族總人口數的95%以上,是全國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知道了這個特殊的縣,從魯國飛越千裡到秦國,看看跨越千年而依舊神秘的這塊西部少數民族聚居地。

積石山縣的曆史,可追溯至夏商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成為古代羌、番等羌族的栖息之地。這些部落在此安營紮寨,孕育出燦爛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獨特的“石海”文化。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積石山的石頭,遍地都是。而且簡直是美到讓我忽然感覺自己孤陋寡聞,美到讓我看見任何一塊石頭,都覺得自己的渺小無知,這裡的每一塊石頭,都寫着遠古的美麗故事。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積石山的石頭,知道大禹曾在這裡導河治水,知道魯班曾在這裡趕石造橋。積石山的石頭,可以自豪地向其他石頭們說,我這裡,就是大禹治水的源頭,是中國彩陶王的故鄉,是保安族聚居的地方。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走近積石山的石頭組成的“石海”,你會發現,這裡是生态旅遊的樂園,是中國花椒之鄉,還是世界民歌(花兒)發源采錄地。

積石山的石頭,藏着千百萬年來的中國文化故事。

比如,我今天在石海風景區遇到的“魯班石”。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魯班石的前世今生是這樣的:

很久以前,這個地區的炳靈寺,已揚名天下且商賈雲集,香火鼎盛,但由于道路崎岖艱難,又要用皮筏擺渡過河,黃河水急浪高,筏翻人亡時有發生。

一日,魯班雲遊到此,見此情景,就想在黃河上架一座橋,他沿積石山麓,尋找到了很多築橋基的上等石料。那,這些石料怎麼才能運到炳靈寺旁的黃河岸邊呢?

他冥思苦想多日,一天深夜,神靈托夢給魯班——你何不趕着羊走山川呢?

此法讓魯班驚喜若狂。于是魯班選好黃道吉時,運用法力點石為羊,緩緩地把一群“石羊”往黃河岸邊趕,農曆五月初五拂曉,魯班趕着的“羊群”,被一位早起擔水的姑娘發現,姑娘望着這滿川道的“羊”,她不由自主地驚呼:

“快來看呀,哪裡跑來了這麼多的‘羊呀’!”

話音未落,“羊”瞬間變為石頭,紋絲不動。

魯班見此情景,長歎一聲,癱坐在這塊巨石上,留下了深深的座痕,這塊巨石在民間叫“魯班石”。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中國文化裡,天機不可洩露!

姑娘無意中洩露了天機,魯班的黃河橋沒造成,他永遠遺憾地坐在這塊石頭上。

女娲在這裡煉石補天,神農氏在這石海間嘗百草,大禹治水時,用這裡的石頭築堤壩,孫思邈在石縫裡嘗草藥……

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

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積石山的石頭,已經在那裡躺了億萬年,它們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誕生,繁衍,見證了中華文化燦爛的昨天,今天,也将見證着中華文化繼續繁榮的明天……

編輯:馬 晶

責編:馬蘭花

監制:李 華 馬得明

總監制:韓 正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我的隴上行——積石山的石頭有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