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瑞忍辱負重,智界S7卷土重來

奇瑞忍辱負重,智界S7卷土重來

觀察室

作者/趙試

4月11日,奇瑞掌門人尹同躍罕見地出現在2024華為春季全場景新品釋出會現場,明眼人都清楚,他是來為重新釋出的智界

S7

站台的。

尹同躍盛贊華為是“一家偉大的企業,比德國車企更極緻”,“中國要造好車,離不開華為”;提到智界S7時,尹更是贊不絕口,左一句驚豔,右一句震撼,最後還飙了一句amazing。

落到華為與奇瑞的合作上,尹明确表示,“與華為合作是奇瑞的第一戰略,智界項目在奇瑞集團第一優先”。而在此之前,尹在公開場合幾乎沒有提到過智界,就連智界S7第一輪上市,奇瑞方唯一到場的高管就隻有奇瑞副總經理兼CTO高新華。

前後相隔僅4個多月,奇瑞态度180度大變,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智界S7經曆停産風波後,華為、奇瑞急需平息輿情。

智界S7,一波三折

明明背靠兩大豪門,智界S7為何一波三折?這得從華為與奇瑞的合作說起。智界與問界雖同屬于智選車模式,但實際操作二者差別明顯,華為與賽力斯之間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而華為與奇瑞之間卻多了一個叫中郵的中間商,三方分工是這樣的,華為負責産品設計、研發、營銷,奇瑞隻負責生産環節,物流及銷售則交由中郵負責。就管道而言,華為完全可以自行解決,智界卻偏偏選擇由第三方包銷,況且中郵還是奇瑞找來的合作商,這隻能說明,華為與奇瑞各懷心思。就像同床異夢的兩口子一樣,華為想的是我出技術、産品,營銷自然聽我的,而奇瑞想的是,合作歸合作,但奇瑞的命運不能被華為拿捏。

奇瑞忍辱負重,智界S7卷土重來

奇瑞有此盤算實屬正常,作為著名的老牌車企,去年奇瑞集團累計銷量超過188萬輛,連續12年蟬聯出口第一,這樣一家既有銷量規模又有研發實力的大廠,怎麼可能跟吊死在華為大棵樹上的賽力斯一樣,屈居于類似于“代工廠”的角色?是以智界從出生開始就存在隐患。果不其然,智界S7上市後就大規模爆出品控不達标、傳遞休眠等問題,最後鬧到了停産的地步。

洶湧澎湃的輿情帶來的是真金白銀的損失,智界S7第一次上市後,實際大定至少上萬,停産就意味着不能傳遞,不能變現;另外,為安撫老車主,華為先後給出了兩輪補償,包括最高補償10000萬的延遲傳遞賠償以及13000的二次補償。

這還是明面上的損失,實際上流量和銷量都會受影響,智界S7停産,最大的獲益者肯定是小米SU7。智界S7重新上市後,筆者關注了下各大平台的流量,跟小米SU7上市前後那潑天的流量沒法比,跟智界S7第一次上市的流量也沒法比。網友的留言也分為兩派,老車主對華為給出的補償方案普遍表示滿意,而不少意向客戶在看了智界S7的新價格後即刻開溜,認為其價格明降暗升。

奇瑞,忍辱負重

新車上市倆月就停産,這事兒擱别的品牌身上早就歇菜了,但華為畢竟是華為,于是就有了智界S7重新上市這檔事兒,喜劇的是,華為還定出了“不允許提二次上市”的霸道條款。

公允地說,智界S7重新釋出,華為與奇瑞都拿出了各自的誠意。華為将首次釋出的視覺智駕方案給了智界S7 Pro(不依賴雷射雷達與高精地圖,實作高速及城快NCA智駕領航及智能泊車輔助),并承諾“提車即享智駕”。如果不出“幺蛾子”,華為視覺智駕首發車型應該是問界M5。

奇瑞忍辱負重,智界S7卷土重來

奇瑞給到的誠意明顯更足,智界S7二輪上市前,奇瑞為智界成立了事業部,智界S7的生産也移到了奇瑞超級二工廠,而在釋出會上,尹同躍承諾“一分鐘下線一輛車,確定新車海量傳遞”。

表面看,智界S7回到了正軌,華為與奇瑞也似乎步入了“蜜月期”,但從長遠來看,智界仍然存在諸多的不确定性,這是“智選車”模式自帶的硬傷。“智選車”模式的優勢在于可以獲得華為在技術、産品和營銷上的最大支援,劣勢在于參與車企隻能當一個沒有靈魂、隻負責生産的“工具人”。“智選車”現有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四家車企,各家配置設定哪些車型,轎車、SUV還是MPV,A級、B級還是C級或者D級,全都得聽華為的。四家車企中,按聽話程度分,賽力斯>北汽>江淮>奇瑞,從銷量來看,問界也是“扛把子”,去年問界累計銷量超過9.4萬輛,今年問界定的銷量目标是60萬輛,顯而易見,問界才是華為的最愛。所謂“皇帝愛長子”,長子拿到的資源肯定是最多的。對奇瑞來說,一沒有話語權,二拿不到最好的資源,難道心裡不膈應?

奇瑞忍辱負重,智界S7卷土重來

其實,從尹在釋出會上拼命向華為示好,甚至提到“他和餘承東每個月至少保證一次線下溝通,每周至少保證通一次電話”這些細節也能看出,這注定是一場完全不對等的合作。但奇瑞必須忍辱負重,雖然其年銷去年逼近190萬輛,卻從未單獨公布過奇瑞新能源的銷量,偶爾上榜的也就QQ冰淇淋這種“老頭樂”。别說跟“迪王”比,就跟長安、吉利比,奇瑞新能源僅屬于幼稚園的水準。抱住華為這條大腿,奇瑞新能源才有鹹魚翻身的可能性。

「最後說說」

尴尬的又何隻是奇瑞,在華為的朋友圈中,各有各的尴尬,想守住靈魂選Hi模式的車企,既要面臨向華為購買智駕産品的高昂成本,又要面臨親疏有别的差别性待遇。阿維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華為對ADS 2.0高階智駕的所有宣傳中,從來不會提到阿維塔,敢情人家花錢買的是假的華為智駕?

尴尬也好,殘酷也罷,都改變不了華為已成“軸心國”的事實,一、二線車企大都選擇進入“華為系”,合資品牌中,奧迪已明确與華為合作,另一家日系車企(可能是豐田)也在跟華為深度接觸。對華為而言,如何平衡Hi模式與智選車模式之間的業務沖突?如何解決Hi成員之間的利益配置設定?已成為它的必修課。

再則,合作車企選Hi模式的居多,華為内部的博弈會偏向于以餘承東為代表的激進派,還是以徐直軍為代表的防守派,也是一個未知數。在我看來,中國汽車行業并不缺一家車企,而是缺帶領車企攀上智駕珠峰的“火車頭”。

奇瑞忍辱負重,智界S7卷土重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