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朗為何在突襲以色列後迅速停手?不是慫,而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作者:大魔境

近日,中東的局勢再一次驟然緊張。和美國之前預警的一樣,伊朗對以色列發動了突然襲擊。

4月14日淩晨,随着飛彈劃破天際的呼嘯聲和自殺式無人機帶來的恐懼,以色列的天空被炸響的警報和爆炸聲所充斥。

耶路撒冷,這座曆史悠久的城市,正在戰火中顫抖。

伊朗為何在突襲以色列後迅速停手?不是慫,而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被譽為攔截飛彈的利器,然而,在這次攻擊中,它并未能完全擋住伊朗的攻勢。飛彈的落點,在以色列的土地上留下了創傷。

内塔尼亞胡,這位以色列的最高上司人,在危機時刻迅速召集内閣,緊急商讨對策,同時國防軍也通知群眾前往防空洞尋求庇護。

伊朗為何在突襲以色列後迅速停手?不是慫,而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國和其在中東的軍事基地雖然暫時未有大動作,但白宮卻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援。

看來,即便是美以兩國早已有所準備,但面對伊朗的突然襲擊,他們依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然而,就在全球都在關注這場沖突的走向時,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卻發表聲明,宣布停手。

他們表示,此次特别軍事行動是對以色列侵略的合法防禦,如今已可視為結束。如果以色列再度挑釁,伊朗的回應将會更加嚴厲。

伊朗為何在突襲以色列後迅速停手?不是慫,而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這份聲明,似乎透露出伊朗的克制與理智,也讓人不禁思考:是什麼讓伊朗在如此關鍵的時刻選擇了收手?難道是伊朗慫了嗎?

或許,我們可以從伊朗國防部長在襲擊後的言論中找到答案。他警告那些向以色列開放領空或領土、用以攻擊伊朗的國家,将會得到伊朗的果斷回應。

伊朗為何在突襲以色列後迅速停手?不是慫,而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這其中的“某些國家”,無疑讓人聯想到約旦。因為從地理位置來看,約旦無疑是最有可能成為以色列利用的對象。

近年來,約旦與美以兩國的關系日漸緊密,使得以色列在侵擾其他阿拉伯國家時,對約旦卻格外手下留情。甚至有傳言稱,約旦可能已經開放了其領空,協助以色列來防禦伊朗的襲擊。

盡管這隻是傳言,也僅僅是防禦性的舉措,但對于伊朗來說,卻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伊朗國防部長的警告,無疑是對約旦的一次敲打。他希望約旦能夠認清形勢,不要輕易卷入這場沖突。

然而,面對美國的持續施壓,約旦是否敢于在這個關鍵時刻拒絕以色列的要求,還是一個未知數。

伊朗為何在突襲以色列後迅速停手?不是慫,而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而其他阿拉伯國家,對于這場沖突則大多持觀望态度。

即使是加沙地區遭受重創的時候,像沙特、阿聯酋這樣的國家也從未想過要對以色列采取軍事行動。

真正敢于站出來與以色列對抗的,隻有一些非政府武裝組織,如胡塞武裝、伊拉克民兵組織等。

是以,伊朗高層深知,阿拉伯國家的不團結甚至可能存在的“内鬼”,才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威脅。

伊朗為何在突襲以色列後迅速停手?不是慫,而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朗選擇迅速停手,觀察美國和以色列的後續反應,無疑是一個明智的決策。

同時,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基地至今仍未有大規模動作,也說明美國高層對于這場沖突的态度是謹慎的。隻要事态不擴大到難以控制的地步,美國就不會輕易介入。

伊朗為何在突襲以色列後迅速停手?不是慫,而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畢竟,美國從未真正想過與伊朗全面開戰。是以,那些指責伊朗“慫”的人,其實并沒有了解大國的生存之道。伊朗高層明白,不因小失大才是明智之舉。

拜登政府也深谙此道。真正希望把事态擴大的,或許隻有那些希望借此機會鞏固自己政治地位的人,比如内塔尼亞胡。

接下來的局勢将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但無論如何,希望這場沖突能夠盡快平息,讓中東地區的人民能夠重歸和平與安甯。

伊朗為何在突襲以色列後迅速停手?不是慫,而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