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作者:張守小科普

#精品長文創作季#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教師、醫生、公務員這三個職業從令人羨慕不已,人人都覺得從事這些職業就等于端起了鐵飯碗,一輩子不用為生活發愁。而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這三大職業也屬于中堅力量。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目前全國的教師數量達到了170萬人。醫生大約是900萬人,而公務員大約是1,200萬人。他們的工資等各方面的支出在财政供養人員總數中的占比達到了55%。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受到社會競争加劇的影響,大陸的财政壓力越來越大。需要減輕财政負擔,但又不能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而這三大職業又是帶來财政壓力的主要根源,是以在談及減少财政支出時,到底哪一個職業該被精簡,便成為了一個熱議的話題。

一、三駕馬車的現實困境

首先需要明确,不管是教師、醫生還是公務員,都是目前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稱為“三駕馬車”。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這三大職業關系着我們的教育、生命健康以及公共事務,是維持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重要支柱。隻是,現在經濟發展速度快,各個方面也都在不斷的變化。這些職業也應該要适應這些變化。

大陸一直都是一個尊師重教的國家,很多人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可以說教師就是教育的基石,如果沒有教師,想要培養人才,促進社會發展,簡直是天方夜譚。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不過,近些年,大陸的老齡化現象加劇。新出生的人口數量減少,以至于出現了教師與學生比例失衡的現象。進入學校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少,但教師隊伍依然龐大,這給财政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不僅如此,社會也開始對教育資源配置産生強烈質疑。正因如此,教師才成為财政壓力下有可能被精簡的職業。

醫生被稱為白衣天使,是一個很神聖的職業。他們擔負着救死扶傷的職責,很多人都是在生命垂危之際被醫生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也就是說,醫生這個職業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中堅力量。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需要經曆漫長的學習和實踐過程。而且工作壓力也比較大,醫生們的辛勤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整個醫療體系的支出是相當大的,且對于财政的依賴性很強。這也進一步加大了财政壓力。

在整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公務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大家的心目當中,公務員是比教師和醫生這兩個職業更容易端起來的鐵飯碗。是以,很多年輕人都在積極考公,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公務員。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雖然說公務員對社會運作的作用非常大,但是現在的公務員體系人員數量衆多。有一些崗位的效率低下,并不能真正為公共事業提供有效的服務。是以在财政負擔加大的情況下,公務員裁減也成為重點考慮的方向。

在公務員系統當中,有一些部門存在着職能重複的嫌疑,這些部門的人員很可能會成為重點精簡的對象。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二、到底該精簡誰

當我們面對這三大職業到底該精簡誰的問題時,必須考慮這些職業能夠帶來的社會價值,同時也要考慮人民的需求。每一種職業的存在都有它的必要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如果不顧及長遠發展,很可能會造成社會發展的不平衡。

在國家機構當中,公務員是最重要的組成成員之一,他們的職業前景與政策調整和行政體制改革的關系十分密切。這些變革不僅在形式上重塑了公務員的角色和職責,更在實質上對其工作環境、權力邊界以及發展前景産生了深遠影響。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近些年來,大陸開始重視公共服務的優化。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職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相關機構的精簡也被提上了日程。這一系列的操作,都将造成公務員隊伍的變革,也會影響公務員的人員數量。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在全國各地都很流行外包。部門會将一些具有輔助性質的公共服務進行外包,由具備相應資格的社會組織或者企業來完成。此政策一實施,對應崗位的公務員也就沒了存在的意義。他們面臨的隻有兩種結果,一種就是崗位調整,另一種則是裁員。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這可以給相關部門提供機會。讓其與專業機構和企業進行合作,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品質及服務效率。同時也能夠減少國家的财政開支。

還有一點,我們需要關注國家的體制改革。這種體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優化機構設定,并重新進行職能配置設定。如此一來,那些重複以及低效的職能很可能會被部分或全部裁減。處于這些職位的公務員,未來發展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此外,現在科技不斷進步,各種智能産品相繼出現,為自動化辦公提供了必要的支援。而随着自動化辦公的出現,部分公務員的工作很可能會被取代。

相對于公務員來說,教師和醫生的職業前景應該更為穩定一些。不管是教育事業還是醫療事業,想要有更好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是以教師和醫生才會成為國家重點培養的對象。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雖然現在人口老齡化現象加重,會對教育事業的發展産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對于醫療行業來說卻會産生更大的需求,醫生們的未來職業發展獲得有效支撐。

在教育行業,現在的教育普及程度已經明顯提高。不光是孩子,就連一些成年人也需要接受相應的教育,以便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是以,教師的就業需求在短時間之内并不會大幅度減少。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現在國家正在積極推行醫療改革和教育改革,這确實會對醫生和教育的工作方式、績效評價等方面産生影響。但是,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醫生與教師這兩個行業想要被大規模替代不太可能。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無論是醫生還是教師,他們的專業培養都要經曆很長的時間。在專業培養期間,各方面的壓力接踵而至,不少人都會自動選擇放棄。是以說,醫生與教師很難實作快速替代。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三、合理調整最重要

盡管現在财政壓力巨大,這三駕馬車也可能面臨精簡的局面。但對于人民來說,想看到的并不是單純的人員數量減少。而是能夠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并且提高效率。

這也就是說,隻有合理的調整才是最重要的。通過恰當的調整與改革,既能夠有效減輕财政負擔,又能夠提升社會服務品質。進而實作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教師、醫生、公務員這三個行業對于社會的發展都非常重要,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所能夠創造的社會價值。再通過合理的調整、變革,使得各個行業都能均衡發展。

事實上,除了這三個行業外,還有一些隐秘的國家的财政支出結構中,還有一些隐秘的開銷,存在一些特殊的職位,被人們戲稱為養老職位。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所謂的養老職位,就是說工作簡單輕松,甚至是無所事事。可是每個月都能夠拿到不菲的薪酬。其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各個黨校、教育基地以及督學室。

這些職位在組織架構上有存在的必要性,然而他們實際的工作内容卻非常簡單。工作量并不是很大,然而員工的待遇卻相當高。這與他們的工作效率以及對社會的貢獻相比差距太大。

文藝、博物等文化機關内也存在着一些類似的職位。這些機關不僅享受國家的财政補貼,而且他們還會對外收取費用。比如說要去博物館參觀,或者是觀看相關的文藝演出,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獲得雙份的收入。因為收入較高,是以員工的工資待遇比較好。然而他們的日常工作并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内容,也是屬于薪酬待遇和社會價值不符的情況。

這種種情況都在無形之中加大了國家的财政負擔,堪稱是造成财政壓力的隐形殺手。相較于教師、醫生以及公務員來說,這些職位更應該進行嚴格的審查。必要時可以進行精簡,讓财政的錢能夠真正花在刀刃上。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總結

财政壓力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對多個行業進行精簡和優化也是關鍵的環節。但是如何精簡優化?誰首當其沖?精簡優化之後,又會對社會發展造成怎樣的影響?這些都是重點考慮的問題。

簡單來說,不管精簡誰,優化誰,都需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確定減輕财政壓力的同時,不會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還可以提高公共服務品質。

養不起了!财政壓力太大:教師、醫生、公務員,誰應該被精簡?

在大多數情況下,解決問題并不能簡單的進行開源節流。真正的解決之道是深入挖掘問題核心,重新進行資源配置,以確定群眾的根本福祉以及國家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