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3.14 基督教争權,揉了歐洲的心

作者:億舟一學

猶太教的大祭司該亞法碾壓才冒尖的基督教萌芽,遭到千年反噬,擱淺了兩教現實目标的實作(指彌賽亞降臨/複國)。表面上,基督教迄今吸引了地球上約1/3的人為信衆。但實際上,其信衆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社會活動、文化生活等,由基督教滲透的多,還是受猶太人左右的跨國公司、社會機構及政治團體等影響的多,由于沒有大資料統計的支援,很難定論。

不過,客觀上,基督教的發展,阻礙了歐洲形成封建君主專制、政教一體的大一統國家。這一曆史功績首先歸于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約379-395在位)。其在位時,華夏正值“五胡亂華”,司馬家早已被遊牧民族驅逐到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383年,謝安和苻堅在今日的安徽省壽縣打了一場著名的“淝水之戰”。12年後,遠在意大利米蘭的“一世”則在臨終前把基督教定為國教,并把帝國分為東、西兩半,傳給了倆兒子。

476年,西羅馬帝國(英、法、意等國均在境内)被“蠻族”日耳曼人奧多亞克率軍滅亡後,分裂為若幹小國。接下來各國要麼被強大的帝國陸續兼并,要麼自行統一。但統一需要已經燎原的基督教籠絡民心,以及華夏式君權神授、政教合一的中央集權攥起國家力量。

這當然不可能實作。因為各國君王都無心思考耶稣到底是人屬的,還是神格的;耶稣具有的是人的意志,還是神的意志……也不肯鑽研教義,參與到“基督一性論”、“基督一志論”等的争論(曆代教宗都對此争争不休)中去——他們均以自家的血統為傲,自認為代表神,可以做“一神”的兒子,但都不願做木匠家庭出身的耶稣的小弟——即使想做,也扯不上“血緣”關系。

總之,各國君王隻利用基督教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而不會由衷皈依于它,緻力于建立JHWH(雅赫維)應許,或耶和華福音的“祭司的國度”。基督教的教宗不會讓賢,令某國君王做最高宗教領袖,集王權和神權于一身——即使想讓,沒有哪個王擁有如此威望,别的王絕不答應。

羅馬帝國分裂後,基督教的曆代教宗忙什麼呢?一是忙争論,統一教派、信徒的觀念,但是隔代教宗對于“三位一體”的解讀都互相沖突。二是驅逐、鎮壓異教徒,既包括“摩尼教”這樣的教外異教徒,也包括貝拉基主義派、聶斯托利派這樣的,自行闡發教義的教内“異教徒”。三是忙着發展教會,利用各國沖突挑撥王權,擴招信徒,廣收土地,勤撈錢财……

幾個世紀發展下來,成為教會領地占西歐土地約1/3的大财主之後,曆代教宗便如格裡高利七世、英諾森三世那樣,與各國君王針鋒相對地争權奪利搞事情,而各國君王得不到基督教“神權”的唯一、穩定、長期的輔佐,統一歐亞的信基督國家、建立政教一體的帝國隻能白忙活——倒是天主教被一些君王收為己用後,現在的德意志、意大利、法國等國的疆域,由原先的邦國林立,很快大範圍并攏起來。

長遠看,歐洲一直統一不起來,也是好事。一是神權、君權分離,無論各國君王,還是羅馬教宗,都不能嚴密控制臣民的思想言行,任意壓制甚至倒行逆施。聯想漢、唐的酷吏,明朝的錦衣衛、東廠、西廠,清朝的文字獄、密折制度,歐洲各國的王親、廷臣、封建領主、城邦城主、文人、藝術家等,應該祖祖輩輩感恩戴德基督教對他們君王的“分權”作用。

二是基督教通過各地教會、教堂的,傳教、布道,周期性的聖禮活動,把耶和華、耶稣的聖靈傳達給廣大信衆,允許他們忏悔、贖罪,互相間以姊妹弟兄互稱相待,進而經常獲得各自心理的價值、情感需求,乃至更高層級需求的虛拟滿足。

盡管在政、教分治下,歐洲各國的等級式社會價值體系,與在華夏曆朝曆代天子治下的一樣,都在發展。但基督教的教士、傳道士或神父、牧師,遠比中原的官員親民。尤其他們會定期端着《聖經》,坐在告解室裡,指引信徒和聖靈溝通。這令基督徒、天子的子民沐浴“神”之光輝的程度,無論在廣度、深度還是頻率上,都具有天壤之别——子民的一生,有幾多能親眼目睹天子,聆聽其天音的呢!

如此,基督教的類似行事,對歐洲廣大信衆的人性提升的意義非凡,他們在工具研發、生産制造、工藝(技術)創新乃至文藝、藝術、科學、哲學等方面潛在的創造性,千百年推陳出新,日積月累,越來越質變提升地釋放出來——即使中世紀的“黑暗”也禁锢不住。

與之相對照,華夏曆朝天子治下的子民,在上述方面的創造力的發展趨勢整體上盛極而衰。他們在兩宋之後,尤其明、清階段,越來越由“清明上河圖”上蓬松、酥軟的“燒餅”,被偏執地碾壓成帝國權貴的“魚幹”,再迅速淪落為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子君、阿Q、祥林嫂、中年閏土……看客。

究其原因,主要是社會生産力一再發展,市民經濟繁榮便利,國家機器運轉增效等,不是先行緩和、糾正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對立和各自的偏執,而是首先用來“八股”子民的思想,催眠子民的心靈,提煉子民的身體,枷鎖子民的手腳,摧折子民的體面……皇權強化至極端,子民馴服至徹底,是華夏王朝演化至明、清曆史階段的顯著特征。

第三篇 人的信仰,是是非非五千年

第五章 自從成了神,人即落向深淵

一學·造物論之《人性驚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