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軍事實力一直備受世界矚目,在國人心目中,說到戰機,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殲20。
可是對于大陸,不單單隻有這個機型,實際上還有比殲20還大的戰機,甚至,可以說,中國主力機型并不是殲20。
說到這裡,不免會有網友産生疑惑:那麼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它就是殲-16,就目前服役數量達到了300多架。
對于這件事情,第一時間确實會讓不少人感覺到詫異,但是這就是不争的事實!雖然,現實中不少人一直認為:殲-20是中國主力機型。可實際确實不是這樣的。之是以殲-16戰鬥機可以成為大陸的主力機型,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因為技術水準、戰術運用、數量規模,以及作戰能力等方面的比較。
從技術水準上看,殲-20是中國空軍的先進戰機之一,具有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被認為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驕傲。
然而殲-16在某些方面技術水準,也十分先進,如裝備了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等先進電子系統,這樣就具備了實施多目标交戰的能力。是以,殲-16與殲-20在技術上,并不相上下,但是,在某些方面,殲-16确實具備領先優勢。
這裡就要說一下: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它是一種先進的雷達技術,利用數百,甚至數千個小型發射和接收單元,能夠實作快速、靈活的波束控制和多目标跟蹤。
其優勢,包括:更快的目标探測和跟蹤速度,更高的抗幹擾能力,以及更難以被敵方幹擾和破壞。AESA還能夠實作随機波束掃描,減少了敵方對其探測的機率,提高其隐身性能。
此外,AESA還能夠實作電子波束聚焦,增強了雷達探測的距離和精度,為戰機提供更準确的目标資訊,提高了作戰效能。
從戰術運用角度來看,殲-16是一種重型多用途戰鬥機,這樣就會具備對空、對地攻擊能力,而且還裝備了20毫米M-51型六管機炮,以及各種飛彈和炸彈等武器,适用于執行多種作戰任務。
相比之下,殲-20更偏向于執行空中優勢和空中攔截任務,對地攻擊能力相對較弱。是以,殲-16在戰術運用上,更加靈活多樣,适用範圍更廣。
再者,從數量規模上來看。中國已經生産了300多架殲-16戰鬥機,後期還要持續生産。這時候,反觀殲-20,它的數量确實相對較少,雖然目前也在不斷增加當中,但是其中的規模遠不及殲-16。是以,從數量規模上來說,殲-16更符合主力機型的概念。
從作戰能力角度來看,殲-16還具備較強的全天候作戰能力,能夠執行對空對地攻擊、遠端打擊、防空攔截等多種作戰任務。
而殲-20雖然具有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更多地用于執行空中攔截和防空任務,對地攻擊能力相對較弱。
隐身性能,是指戰機通過減少雷達、紅外、視覺和聲納等傳感器對其探測的能力,進而降低被敵方探測到的機率。其優勢,包括:提高戰機的生存能力和戰場生存率,減少被敵方發現和擊毀的可能性,增強戰機的突防能力和隐蔽性,同時,提高作戰效果和任務執行成功率。
超音速巡航能力,是指戰機在超音速速度下,能夠持續飛行一段時間,而不需要依賴加力器或者加力器的使用較少。其優勢在于,提高戰機的快速部署能力和機動性,使其能夠迅速到達目的地,加快反應速度和部署效率。
此外超音速巡航能力還能夠增強戰機的突防能力,提高作戰靈活性,同時,降低被敵方攔截和擊毀的可能性,其中還能夠縮短飛行時間,減少被敵方偵察和攻擊的時間視窗,提高生存率和作戰效果。
是以從以上内容就可知曉:盡管,殲-20是中國空軍的先進戰機之一,但由于殲-16在技術水準、戰術運用、數量規模、作戰能力等方面的優勢,使其更符合主力機型的概念。是以,被認為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
雖然殲20戰鬥機作為中國空軍的先進戰機備受關注,但殲16戰鬥機的出現,确實使得中國空軍的戰鬥力更加多樣化和強大。
而殲16,不僅在技術上具備先進性能,在作戰能力和攜彈能力上也擁有強大優勢。是以,該戰機最終才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機型,後期,還将繼續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