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春節放假過後,飼料行業大亨們已經開始搓手,準備在今年展現拳頭。看看大企業上司人在年終總結會或年會上的講話,國内飼料巨頭對2015年有大計劃。
通威:深化科技營銷,實作價值營銷
2月14日,在通威集團2014年度工作總結暨2015年工作計劃會議上,通威股份總裁燕虎以"務實重鑄輝煌"為主題,制定了2015年工作計劃。
胡彥表示,随着國家宏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全面實施深化經濟改革,水産養殖和飼料行業正面臨全面調整的過渡期。大資料、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的資訊革命,讓我們思考重塑産業結構和企業工作溝通方式,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和科技手段推動水産養殖和飼料産業生産自動化,以資料化、資訊化推進科學管理,全面提升産業鍊各環節的效率和效益, 形成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尋求差異化的競争政策。面對産業轉型期,應以養殖效益、赢終端、全過程重視和支援養殖,以科技為抓手,以科技服務營銷為落腳點,逐漸推進适度規模化、專業化、自動化的生産和水産養殖,實作水産養殖的網際網路化, 全面提高水産養殖的效率和效益;以營銷效益為本,大力推廣水産養殖365養殖模式、6615産品模式、團隊服務模式、規範化管理、科技營銷、效益第一。
2015年,通威股份的經營政策繼續保持"集中集中實施有效管理到位"不變。
2015年,技術平台建設應注重内外部資源整合,通過政府建設項目,繼續打造行業領先的開放式創新技術平台。加強與通威科學院專家的互動與交流,為通威科研提供更多思路,為公司營運帶來更多價值輸出。繼續跟進農業部、國家發改委、省科技廳、省經委、成都市科技局等項目申報進展,加大對分子企業研究地方扶持政策的努力,争取項目資金支援, 争取更多的稅收優惠,創造更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創造更多的科研成果,進而為技術與市場的深度融合打下堅實的基礎。
金融體系要加強資金運作,加強流程控制,繼續保持市場、技術、金融三位一體,進一步拓寬資本、債券、證券市場。我們将繼續加強對價格和資金的集中控制,加強預算管理,通過資訊平台優化控制方式和手段,繼續實施動态分銷保證金導向的産品優化政策,促進分銷利潤率的進一步提高,提高通威股份的盈利水準。
生産體系要加強風險控制,深入開展标準化、精細化和準軍事化管理模式,確定飼料生産過程和産品品質處于行業領先水準。
原材料采購體系應繼續注重"國際化、長遠化、金融化":進口原材料成本優勢明顯,與國際糧食巨頭大規模合作,推動采購全球化;充分利用國際采購、國内基礎差價采購、期貨交割、遠期購銷合同鎖相等采購方式,适當采購中長期合同,将目前雙聯産,進而降低成本,提高采購效率,突出長期采購的優勢;合理采用銀行遠期票據、期貨采購、遠期采購貼現等方式,在保證生産需要的前提下,減少直接資本占用帶來的資本成本,實作采購的金融化。全面推進原材料基地建設,打造便捷、安全的原材料供應鍊,確定原材料供應從數量到品質的穩定性,降低采購成本。
品管系統搭建新平台,尋找新機遇,塑造新團隊,讓百裡更進一步。
資訊系統要繼續加強自動化與智能設施與技術應用的融合,做好戰略落地和管理變革的IT支撐和服務工作,重點突破商業智能、移動應用、人力資源管理、協同系統更新。
2015年是公司"五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五五"規劃戰略目标能否全面實作最關鍵的一年,胡岩指出:必須擺脫傳統的産品營銷,深化科技營銷,實作營銷價值,部門、系統必須深化重點,加強協調,使命必須達到, 共赢發展。(來源:通威集團微信)
廣東:大變革,大突破,2015年銷售額突破70萬噸
鄭世軒在新年緻辭中提到:2015年是廣東安海又一個發展的新年,要完善産品線,擴大現有優勢,突破薄弱環節。不僅在蝦類和高檔魚身上獲得優勢,要做到率先行,在淡水魚中還需要發出強有力的聲音,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在品質、數量、服務與競争對手之間拉開差距,實作綜合優勢,一舉突破70萬噸的目标,并在三年内突破100萬噸的目标,跻身世界一流水産飼料企業之列!
面對市場挑戰和企業管理難題,鄭世軒要求全體營銷人員實施大變革、大突破的政策和方法,業務員要專職、敬業、專注、專業、"做農",推廣高成本效益、差異化系列産品,調整優質資源,展現高目标,高增長,區域傾斜高收入,區域突破率先成為常态, 專注于與殲滅作鬥争,以高效服務、客戶成功為标準。(來源:廣東海運微信)
新希望VI和:2015年全球戰略布局
在12月21日結束的2014年北京最終總經理大會上,新希望VI和海外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海外中心被剝離出來,建立了獨立的新希望VI和亞洲中心,負責東南亞和亞洲業務的管理和發展,拆分後的海外中心主要負責亞洲以外地區的發展和營運。到目前為止,新希望VI和海外發展已經形成了亞洲和海外中心的雙引擎。這顯示了新的希望vi和對海外發展的重要性和決心,标志着新的希望六,将鞏固和深耕亞洲地區的運作和發展,并以亞洲為基地,向全球化發起新的更大的攻勢。
2014年7月,新希望VI公布了新的中期戰略計劃,将"全球營運"列為實作目标的三大戰略軸心之一,并将其分解為飼料産品,作為後續育苗業務的指南;在配套市場,促進本地營運和資源整合;在成熟市場,打造新的産業發展模式等,吸納國際人才,整合全球資源。在戰略布局産業格局的同時,與多家世界知名供應商、金融機構等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為全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新希望VI和東南亞基本進入了相對穩定的資産狀态,并初步形成了産業鍊發展格局,而歐洲、非洲等地區仍處于點陣布局,是以,新希望VI并決心成立以新加坡為中心的亞洲管理發展中心, 并首批實施長期激勵的海外人才,旨在鼓勵亞洲中心集中資源,深入研究和深入亞洲市場,挖掘各國優勢,使亞洲業務做大做強;激勵海外樞紐環顧世界,在亞洲以外地區發起更大的攻勢。(資料來源:新希望VI和)
大北農:2015年計劃水産飼料銷量突破40萬噸
繼2015年1月初大北農水科技集團商業财富社群成立後,2月6日,大北農業福建省水産财富社群發展委員會也宣布成立,這意味着大北農民開始加快向水産領域的進軍。
目前,大北有7家水産飼料廠,今年将完成新廠的建設和其他飼料廠的并購,實作水産料産銷量翻一番的目标,2015年計劃銷售量突破40萬噸。該公司計劃在2015年在水産領域投資20億元,未來幾年,大北農民每年将增加至少2個水産飼料加工廠。(來源:農業珍寶水産版)
海達:挑戰2015年700萬噸加速東南亞布局
"海達飼料2014年銷量近600萬噸,2015年将挑戰700萬噸;2017年突破1000萬噸,其中水産物資300萬噸,生豬物資200萬噸,家禽物資500萬噸。2015年1月24日,在海達集團服務營銷大會上,海達學院副院長丁振宏宣讀了海達董事長薛華的最新文章《突破困難》,2014年海達業績回暖,基本完成自我調整,準備發展;從2015年開始,海達将迎來十年的黃金發展。
2014年,海達提出了"更堅決的服務,更堅決的營銷"的戰略方針,薛華将2014年定義為海達發展的轉折點,2014年将是海達發展史上的深刻印記。薛華指出,海達經過近幾年的調整,2015年将迎來又一個三四年的高速成長期,海達在未來十年的目标是全國飼料企業第一,世界前三名。
水産業務仍然是海達的核心業務,是海達發展的根本。目前,海達水産養殖業務占集團營業收入的40%。雖然海達不僅被定位為水産闆塊,但水産飼料仍然是中心,包括利潤中心、人才培養中心,近兩年海洋動物和家禽材料發展如此之快,是水産闆塊資源嫁接過去。未來幾年,海達将加大海外水産養殖業務布局。
2014年,海達同時在印度和馬來西亞建廠;海達在東南亞的水産飼料2015年将增長60-70%,2017年銷量達到40萬噸,主要以蝦和膨化專用材料為主。薛華表示,海達目前在東南亞市場的飼料銷量為10萬噸,三年内實作40多萬噸,目标相對明确,而海達也将越南畜禽行業做,東南亞地區将是海達增長最快的地區。
盡管近年來經濟放緩,但海達的增長雄心保持不變。早在2012年初,海達就提出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左右實作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成為世界級的農牧企業。(來源:農業珍寶水産版)
微信公衆号:
愛牲畜(搜尋"ixumu-com"長按文)
有附件 您是否需要在沒有帳戶的情況下登入?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