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順縣福善鎮:采茶忙制茶香 書寫緻富“茶文章”

作者:自貢觀察

視訊加載中...

自貢網記者 韓钰 黃鴻 芶思 周馨钰

4月12日,以“相約福善·共品春茶”為主題的富順縣福善鎮茶葉采摘活動在該鎮周安村拉開帷幕。來自市(縣)部分機關代表、福善鎮各村(社群)黨組織書記以及慕名而來的遊客在此沉浸式感受福善茶葉、非遺文化和農副産品的特色與魅力。

富順縣福善鎮:采茶忙制茶香 書寫緻富“茶文章”
富順縣福善鎮:采茶忙制茶香 書寫緻富“茶文章”

“開始采茶咯!”開幕式結束後,大家腰捆茶簍,穿梭于周安村翠綠的茶壟之間,摘下獨屬的鮮嫩“茶味兒”。

富順縣福善鎮:采茶忙制茶香 書寫緻富“茶文章”

近段時間以來,經過幾場春雨的滋潤,茶樹陸續抽芽吐綠,氤氲的茶葉清香撲面而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不遠處的加工廠裡,随着炒鍋溫度升高,鮮葉在勞工的揉撚中,水分快速蒸發,逐漸褪去綠色,茶香愈發濃郁。

據了解,福善鎮周安村地處岩上山區,海拔、光照、氣候适宜,土壤呈酸性,有機含量和微量元素豐富,屬優質茶葉适産區。是以,茶園依山借勢,高低錯落,郁郁蔥蔥,現已形成“四合香”茶葉基地和茶葉示範基地這兩個連片規模種植基地。

富順縣福善鎮:采茶忙制茶香 書寫緻富“茶文章”

“近年來,鮮茶價格穩定,是同類土地(薄土和荒地)産值的數十倍。”福善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實作農業轉型更新,福善鎮積極鼓勵岩上農戶發展茶葉種植,解決土地閑置和效能低下問題,增強增收能力。

周安村九組的趙康銀利用邊坡種植了兩畝茶樹,每畝可采收茶葉100餘公斤,年畝産值可達5000元以上,“鮮茶價格最高的時候可以賣到每公斤60元,是一筆不少的收入。”而在加工廠務工的村民王宗芳不僅自家種有茶葉,還靠務工掙了一份工資,“加工廠辦起來了,我們可以就地就近務工。”

富順縣福善鎮:采茶忙制茶香 書寫緻富“茶文章”

“我們村以種植富選9号、名選131兩個茶葉為主,維持9個月的采摘周期,目前是春茶的豐産期,村民每人每天可以摘3至4斤左右的鮮茶。”周安村村委會主任劉學友介紹道,目前,該村已形成約4000畝的種植規模,畝産值可達5000至8000元,預計帶動全村總收入1500餘萬元,極大提高了農民增收緻富的能力。

富順縣福善鎮:采茶忙制茶香 書寫緻富“茶文章”

茶葉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如何提升茶産業附加值成為亟需破解的問題。

為此,整合各級資金300餘萬元,成立富順縣四合香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成功注冊“青岩春霧”商标,建成集殺青、揉撚、幹燥等工藝的茶葉初加工廠,深度探索茶葉初加工向深加工轉型。

“‘四合’是以福善鎮周安村四合香茶葉基地為依托,富世街道、東湖街道、福善鎮、闆橋鎮四鎮投資,合力促進茶産業發展,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反哺自身。”劉學友說,産業鍊的不斷完善,也為本鎮和周邊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解決了脫貧戶就業400餘人次,普通人群900餘人次。

富順縣福善鎮:采茶忙制茶香 書寫緻富“茶文章”

經過初加工後的茶葉,售價可提高六倍以上,預計能為周安村茶農畝産增收500元左右,集體經濟每年增收約50萬元。與此同時,村集體還計劃對加工的茶葉産品申請注冊商标“福善岩上燒茶”和“福善香茗”。

富順縣福善鎮:采茶忙制茶香 書寫緻富“茶文章”

下一步,福善鎮将以縣級茶葉園區為依托,以“一核兩縱兩園”“綠色生态理念”為發展引擎,聚力“山水福善、生态茶鄉”建設,盤活農村土地資源,采取“引進來+深度培育”體驗模式,呼天然氧吧、品“青岩春霧”、體農耕文化,力争在2025年實作采茶區、加工區、體驗區深度融合發展,在“十四五”期間将該鎮打造成一個獨具特色的文旅茶旅小鎮,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編輯:周馨钰

編審:舒旭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