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陽光招生,能否為“入學焦慮”降溫?

作者:京報網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而在教育公平當中,義務階段的教育格外讓人關注。其中,在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公平性的時候,招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點。這兩天,教育部下發了一個通知,發起了專門針對義務教育招生領域整治的專項活動。這項整治行動能不能真的起到作用,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讓很多家長的這種焦慮得以緩解呢?

陽光招生,能否為“入學焦慮”降溫?

招生領域不夠陽光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大家普遍能夠感受到,招生領域有很多掐尖、收費等現象,這對公平的侵害是看得到的,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陽光招生,能否為“入學焦慮”降溫?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牛楠森:這個原因既是基于教育政策執行過程當中的問題,同時也是發展當中的階段性問題,根本上還是教育功利化的觀念問題。招生亂象的影響和危害是全方面的,如果這些招生亂象得不到有效遏制,比如說“掐尖招生”、違規變相收費等,有可能導緻一些發展潛力沒有被激發,或者說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學生,失去了進入他本該進入的學校的機會。這違反了義務教育的公益屬性,更重要的是會進一步加劇教育内卷,使部分家長和學生為了拿到更好的分數而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這些時間精力本來可以用來鍛煉身體、發展興趣、進行社會交往,以及深度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這些都被消耗掉了,它在根本上影響到的是孩子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

如何讓專項行動真的能有效果?

人們常說一句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過去十年,其實相關的政策出台了不少,如何讓專項行動真的能有效果,接下來的節奏步伐應該是什麼樣的,才能真落地?

陽光招生,能否為“入學焦慮”降溫?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牛楠森:這一次從名稱上就能看得出來,專項行動是一個行動性非常強的檔案。從教育部的層面,成立了由部内有關司局、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人員、國家督學、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專家,組成一個專項的工作組,這個專項工作組将會加強對各地招生入學工作的全過程監管和工作指導,特别是會适時開展專項行動調研,參與到全國範圍内的跨省交叉互檢當中,而且也會對違規行為和查處情況進行通報。另一方面,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細化相關的工作安排,明确工作步驟和責任分工。

不讓掐尖了會讓“尖”的孩子少了向上冒的機會嗎?

可能對這樣一個促進公平的專項整治,也有人會有不同的意見。如果不讓掐尖了,不就少了“尖”的這些孩子向上冒的機會嗎?怎麼看待這一點?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李立國:好的學校,厲害的學校并不是依靠掐尖、依靠優秀學生去躺赢,而是深化自身的教育教學改革,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教育模式,把每個孩子能夠培養成才。掐尖招生惡化了教育生态,形成了教育内卷,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大量的不正之風和暗箱操作。對于特别優秀的學生、拔尖學生,教育行政部門實際上有專門的政策,去識别、選拔和培養,不會讓孩子浪費他們的才能。

特殊群體如何得到比較公平的對待?

這次專項行動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辍學兒童、進城務勞工員随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群體入學保障工作,確定所有适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應入盡入、應保盡保。怎麼看待這句話?這些特殊群體,能不能真的在現實當中得到比較公平的對待?

陽光招生,能否為“入學焦慮”降溫?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李立國:特殊群體的教育問題确實是義務教育公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我們國家,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孩子的城市化率是83%,遠遠大于大陸的人口城市化率。實際上在關注農村義務教育的資源配置的同時,大量的子女随着父母到了城市。一些特大城市學位供給仍然存在不足,是以說要擴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學位供給,給随遷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機會。同時也要關照殘障兒童、特殊兒童的受教機會問題,他們是義務教育階段保障的一個重點。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