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這個人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安樂,你為什麼還不趕緊離開他呢?”前468年,範蠡輔佐越王

作者:這位主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這個人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安樂,你為什麼還不趕緊離開他呢?”

前468年,範蠡輔佐越王勾踐成功複國後,他立刻打定主意離開越王,同時,他還給好友文種寫了這樣一封書信。

範蠡很早就和文種相識,當時範蠡不過20歲,他雖然出身貧賤,但是聰慧好學,跟随老師計然子學了不少經世治國的方略。

當時文種正擔任楚國宛令,他聽說範蠡的才學後馬上去見範蠡。兩個人惺惺相惜,互引為知己,後來又一起去越國輔佐越王勾踐。

越國和吳國之間戰争不斷,越國經曆了重大慘敗之後,越王勾踐終于意識到範蠡和文種計策的高明,這才開始重用二人。

因為有範蠡和文種出謀劃策,勾踐舍身入吳,為吳王夫差做從事雜役的奴隸。雖然勾踐表面對夫差恭敬順從,可是他心裡卻時時刻刻都在謀劃報仇複國的大計。

經曆了多年卧薪嘗膽、與百姓同甘共苦的生活後,越國逐漸強大,越王終于等來機會和吳國一戰,成功攻占吳國都城,吳國滅亡。

在漫長的成功複國的過程中,範蠡和文種的謀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勾踐深知這一點,是以當他實作宏圖霸業之後,馬上對範蠡做出鄭重承諾: “我要分國給你!”

範蠡和勾踐共事多年,他何嘗不了解勾踐的性格和為人?是以,雖然勾踐說得鄭重其事,範蠡卻絕不輕信,他悄悄地打點好金銀細軟,然後帶着家人一起乘舟泛海,再也不回到勾踐身邊。

範蠡沒有忘記好朋友文種,他給文種寫了一封信: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相貌長頸鳥喙,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安樂,你為什麼還不趕緊離開他呢?”

文種看到範蠡的信後,果然稱病不朝,可是即便如此,他也沒能逃過勾踐的毒手,不久就被越王賜劍勸死。

遠走高飛的範蠡三次經商,三次都成為巨富,一直活到88歲高齡。

範蠡跟随計然子學習的,正是道家經典智慧,他選擇離開勾踐,也正展現了《道德經》所提倡的“功成身退”的容身智慧。

《道德經》的智慧顯然并不僅局限于此,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柔弱勝剛強”都是其中的經典理論,曆史上受益于《道德經》智慧的人也不僅限于範蠡,有更多取得非凡成就的名人都曾經認真學習、研究其中的理論,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是以達到更圓滿的人生境界。

#道德經##曆史##曆史故事#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這個人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安樂,你為什麼還不趕緊離開他呢?”前468年,範蠡輔佐越王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這個人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安樂,你為什麼還不趕緊離開他呢?”前468年,範蠡輔佐越王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這個人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安樂,你為什麼還不趕緊離開他呢?”前468年,範蠡輔佐越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