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明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時卻說“必損陽壽”?

作者:助管天下

一個是殺人,另一個是滅門,自然罪過不一樣。

“火燒藤甲兵”,是小說《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情節,出自第九十回“驅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

具體内容,是說孟獲為了擊敗諸葛亮,請來了烏戈國國主兀突骨,并帶領三萬藤甲兵前來助陣,仗着有“藤甲”這個古代戰場黑科技,意圖一舉擊敗蜀軍。

結果,自信滿滿的兀突骨帶着三萬藤甲兵,被諸葛亮設計引入盤蛇谷,在這裡,無往不利的藤甲兵遭遇了滅頂之災,三萬将士連同國主兀突骨,盡皆被燒死在盤蛇谷中。

事後,諸葛亮看到滿坑滿谷,且被燒得面目全非的藤甲兵屍首,垂淚說道““吾雖有功,必損壽矣!”

那麼,曾經火燒30萬魏軍面無懼色的諸葛孔明,為何會燒藤甲兵時說出這樣的話呢?簡而言之,就是孔明知道自己這次罪過太大。

孔明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時卻說“必損陽壽”?

諸葛亮打仗有個特點,就是特别擅長用火攻。

在整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前後共用了五次火攻,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正是這五次火攻,奠定了蜀漢的基業。

第一次火攻,是火燒博望坡,這次戰役在史書上也有記載,被稱之為博望坡之戰,而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則被描寫成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戰。

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于答應出山,而當時的天下局勢,對于劉備來說卻是十分不利。

不利的主要原因,來自于曹操,曹操在當時,已經将河北的袁紹平定,是以,能夠抽出兵力來收拾新野的劉備。

之是以曹操要拿劉備先開刀,是因為劉備是”衣帶诏“的參與者,并且,當時的劉備尚且十分弱小,是以,本着柿子要先挑軟的捏這個原則,曹操下令,由夏侯惇為主帥,領軍十萬直奔新野而來。

除了主帥夏侯惇之外,随軍的還有于禁、李典等副将,陣容十分強大。

面對來勢洶洶的曹魏大軍,坦白來說,劉備在當時是慌得一匹,不得已之下,隻能向三顧茅廬而請來的諸葛亮求助。

而諸葛亮呢?當時的日子并不好過,為什麼呢?畢竟他是剛剛入夥的,不管是論資曆還是論年齡,都沒有跟随劉備已久的關羽、張飛深,是以,頗有些被二人輕視。

對于劉備的求助,諸葛亮确實有退敵之策,但問題是,關羽、張飛二人相當的不配合。

最終,還是諸葛亮借助劉備的令劍,半強壓式的讓關、張二人聽從指令,按照他制定好的計劃帶兵分頭行動。

那麼,諸葛亮的具體辦法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誘敵深入,以火燒之。

具體的安排,是讓關、張二人各帶一千兵馬,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一旦夏侯惇從此經過,便以伏兵與火對其展開進攻。

孔明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時卻說“必損陽壽”?

同時,為了讓夏侯惇必須走這裡,諸葛亮又安排趙雲帶上一些老弱殘兵,充作先鋒與夏侯惇交戰,要求是且戰且退,将其引入埋伏之地。

另外,諸葛亮又安排遣關平、周倉等人,潛入曹魏軍後方,目的是焚燒物資,給曹魏方面造成恐慌。

經過這一系列安排,夏侯惇果然如諸葛亮所設計的那樣進入埋伏圈,并陷入火海,造成了極大的傷亡,最終,夏侯惇被關羽、張飛二人殺的丢盔棄甲,狼狽而逃。

此戰之後,諸葛亮的地位大大提升,而關羽張飛二人,也開始打心裡佩服這個軍師。

火燒博望坡之後,夏侯惇狼狽逃回許昌,向曹操彙報了此次戰敗的經過,而曹操由于不甘心失敗,就再次調遣大軍五十萬,這次的目标,是要踏平江南。

期間,荊州的劉表因為病重,就想着把荊州托付給劉備,但劉備執意不肯接受,最終隻是答應輔佐劉表的兒子管理荊州。

不曾想,就在劉表死後不久,荊州内部發生變化,劉表的妻妾之一蔡夫人,聯合蔡瑁等人,把她的親生兒子劉琮立為荊州之主,并且,在曹軍壓境之際,蔡夫人還意圖譴派人向曹軍投降。

蔡夫人想投降的這個消息,最終被劉備得知,此時曹軍也越來越近,無奈之下,劉備隻得放棄新野,轉向樊城避禍。

而諸葛亮就是利用這個時機,再次上演了一番火攻之計。

當時新野的軍民在劉備的帶領下,已經全部遷走,留給曹軍的是一座空城,而在這座空城裡,諸葛亮埋下了大量的火藥和機關,就等着曹軍前來。

曹軍這邊,負責攻打新野的是大将曹仁,來到新野後,看到眼前是一座空城,曹仁還以為劉備被吓破了膽逃走了,是以,就大模大樣的帶着部下進入城中。

因為是夜間進城,是以曹軍并未勘探仔細,結果,不出意料地觸發了諸葛亮留下的機關,最終大火連天,将曹仁以及其部下士卒燒的鬼哭狼嚎。

正當曹軍陷入混亂之際,趙雲又帶兵殺到,這下幾乎要了曹仁的命,連跑帶颠,帶着手下逃到了白河邊。

而諸葛亮怎麼會讓曹仁如此輕易的逃走?就在曹仁帶着兵士到達白河邊,并暫作喘息時,埋伏在不遠處山上的關羽一聲令下,打開了已經圍堵多時的河水,瞬間河水奔流而下,将曹軍沖的是人仰馬翻,被淹死的不計其數。

這便是諸葛亮第二次用火攻的火燒新野,而第三次,就是火燒魏軍30萬的赤壁之戰。

孔明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時卻說“必損陽壽”?

赤壁之戰,發生在火燒新野之後,前後兩位大将的失敗,促使曹操親自南下,以便徹底平定江南。

到達荊州後,曹操接受了荊州劉琮的投誠,而此時的劉備因為曹操大軍的到來,不得不再次放棄樊城,繼續往南遷徙。

劉備的目标,是不遠處的江陵,因為那裡有物資,而曹操對此也十厘清楚,為了不讓劉備得到物資,連夜率軍追趕,終于在當陽縣追上了劉備。

著名的”張飛喝斷當陽橋“典故,就發生在這裡,憑借張飛的勇武,劉備最終才得以脫身。

但脫身歸脫身,被曹操追得無處躲藏的劉備,隻得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向江東的孫權發出了求援的信号。

而孫權這邊,經過諸葛亮的一番遊說後,也知道了唇亡齒寒的厲害,同時,在魯肅的強烈建議下,孫劉聯盟就此達成,雙方合兵開始反擊曹操。

由于曹操所率大軍多為北方人,不太習慣坐船,是以,曹操就下令将帶來的大船首尾用鐵鍊相連,而正是因為曹操的這個舉動,讓諸葛亮找到了對付他的辦法,最終借助東風,用火船将曹軍大船引燃,火借風勢,不僅曹軍船隻被燒起來,就連岸上的營寨也被燒個精光。

而曹軍在此戰中,損失更是慘重,吃了大虧的曹操,不得不黯然傳回北方。

當然,小說與史料還是有差別的,赤壁之戰在曆史上真實發生過,但火攻的方法,最早是東吳大将黃蓋提出來的,而在小說裡,則變成了諸葛亮一手策劃的,是以,火燒魏軍30萬士卒,也就歸于諸葛亮所為。

第四次火攻,則是本文所講的火燒藤甲兵。

火燒藤甲兵期間的具體經過,前文已做過大略介紹在此不做贅述,不過,需要說一下這個被諸葛亮所燒的藤甲兵,到底是些什麼人。

孔明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時卻說“必損陽壽”?

前文講過,這些藤甲兵來自于烏戈國,按照《三國演義》裡的說法,這個所謂的烏戈國人,均生的是”矮者九尺,面目醜惡“,包括他們的國主兀突骨,身高也不過丈二。

除了身材低小,長得醜陋之外,烏戈國人平素還”不食五谷,以生蛇惡獸為飯“,單看他們的飲食習慣,基本上與未開化之人差不多。

不過,雖說這些烏戈國人看起來像是未開化,但他們打起仗來,卻兇得很。

其實想想也是,按照小說的描述,烏戈國地處偏遠,比孟獲所在的部落還要偏遠,而在這種生存環境低劣的地方,要想活下去,那就隻能是強悍起來,不然早就被猛獸給吃掉了。

除了身體素質強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手底下還有一支特殊隊伍,那就是藤甲兵。

藤甲兵的特殊之處,并不是他們有多勇猛,而是他們身上穿的盔甲,根據小說記載,他們所穿的盔甲,是采用當地一種特别的灌木藤條,經過秘制的油浸泡制成,而這種藤甲的最大特點,就是遇水不沉,并且刀槍不入。

正是憑借這種特殊的铠甲,藤甲兵才在第一次與蜀軍對陣時,着實吓了魏延一跳,據魏延向諸葛亮彙報時描述,弓箭射在藤甲兵身上“皆不能透”,而刀劍砍在他們身上,則是“亦不能入”。

而在聽完魏延彙報後,諸葛亮又找來了當地的土人,對藤甲兵的詳細情況再次做了一個了解,最終根據藤甲兵的特點,制定出了“以火攻之”的政策。

之是以這三萬藤甲兵會被徹底燒死在盤蛇谷,除了諸葛亮的計謀周詳之外,藤甲兵的所穿的藤甲,也是“罪魁禍首”之一。

前文提到,藤甲是灌木上的藤條制成,而木本身就怕火,另外,制作藤甲時,為了加強其韌度和硬度,又用了秘制的油浸泡。

木和油,兩者均是易燃物,是以,大火之下,才會被燒得那麼徹底。

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諸葛亮在火燒藤甲兵之後,會如此惆怅地說出”必損陽壽“的話呢?因為藤甲兵雖說隻有三萬,但燒死他們與燒魏軍的三十萬,差別實在太大了。

孔明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時卻說“必損陽壽”?

先說燒魏軍,之是以諸葛亮會策劃火燒赤壁,其根本因素是在于自保。

當時的情況是,曹操追得緊,劉備無處可去,如果不聯合江東的孫權,那麼劉備恐怕就會被曹操消滅掉,那樣的話,就沒有後來蜀漢的什麼事兒了。

是以,聯合孫權是勢在必行,而在聯合後,面對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如何戰勝他們也是一個問題。

正面硬拼兵力的話,别說劉備不是對手,就是加上東吳,也未必能剛過曹操,況且,孫權也不舍得與曹操玩命兒。

是以,必須用計策,隻有用計,方才有戰勝曹操的可能。

而不管是什麼計策,最終的目标就是擊敗曹操,讓其退去,這樣劉備才有喘息之機,是以,為了達到這個目标,采用什麼手段就稍微不太重要了。

畢竟是為了生存,在這種前提下,就是用比火燒赤壁還殘酷的手段也不為過。

要知道,戰争就沒有不死人的,不是你死就是他亡,而劉備和諸葛亮所面臨的情況,則是如果不燒魏軍,那麼自己就會敗亡。

這樣一來,無論如何都要燒,并且是必須燒。

另外,曹操的身份也是原因之一,衆所周知,曹操曆來都有”漢賊“的稱号,當時普天之下,不少人都認為是曹操篡奪了大漢的江山。

既然是”賊“,那麼就屬于是”人人得而誅之“,是以,火燒魏軍就等同于削弱曹操,是替天行道,是為了天下黎民蒼生。

基于上述兩點,諸葛亮在火燒魏軍時,基本上沒有什麼心理負擔,更沒有什麼道義上的不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蜀漢的将來,也是相當值得的。

但火燒藤甲兵就不一樣了,究其根本,這是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戰役。

《三國演義》裡,已經對火燒藤甲兵的始末緣由做過介紹,其最終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收服孟獲,是為了徹底平定那些西南部族。

如果僅僅是單純的平定,那諸葛亮早就完成任務,孟獲也被擒拿了,但諸葛亮卻為了讓孟獲心服口服,一次次抓,又一次次放。

孔明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時卻說“必損陽壽”?

按照諸葛亮的想法,如果直接殺了孟獲,那麼可能過幾年西南部族還會換一個首領反,倒不如放走孟獲,讓他一次次抽掉西南部族中的有生力量來對陣,這樣一來,諸葛亮就可以利用一次次擊敗孟獲,進而消耗掉西南部族的絕大多數力量。

并且,還能徹底打服孟獲,以震懾西南部族,隻有這樣,西南才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造反的實力和念頭。

也正是由于諸葛亮的這個計劃,才使得孟獲一次次抽掉兵力,最終引來了藤甲兵。

換句話說,如果諸葛亮第一次就殺掉孟獲,那麼就沒有後來這麼多事兒,是以,藤甲兵也就有極大可能不會參與到這場本不應該參與進來的戰争裡。

不參與就不會被燒死,是以說,藤甲兵屬于是枉死,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諸葛亮。

正是諸葛亮在事後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知道是由于自己的決策,才讓三萬藤甲兵被活活燒死,而這,可是一種極大的罪過,是以他才會說出”必損陽壽“的話。

除了上述戰争策劃以及決策層面的因素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諸葛亮本身的原因。

火燒藤甲兵之後,諸葛亮親自來到的現場,視察了”戰果“,當時映入他眼中的景象,可以說是要多慘有多慘。

”将兀突骨并三萬藤甲軍,燒得互相擁抱,死于盤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時,隻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得頭臉粉碎。“---《三國演義》

如煉獄一般的慘象是誰造成的?前文也講過是諸葛亮,如果他僅僅是鄉火燒魏軍時,做一個幕後策劃者,沒有身臨前線的話,可能心理負擔還沒那麼重,但親眼看到後,則是另一回事了。

這就好比美國訓練的無人機操作員,這些操作員不少都是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他們被訓練之後,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控制室裡,操縱無人機,對螢幕上的目标進行逐個消滅。

但這些螢幕上一個個被他們消滅的亮點,實際上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無人機操作員對此也十厘清楚,但他們沒有絲毫那種殺人的”不适感“,反而在他們眼裡,這就像在玩射擊遊戲,甚至還有玩了還想繼續玩的心理。

為什麼這些人明明是在殺人,卻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呢?很簡單,理論上他們沒有”親自動手“。

但如果是他們近距離殺人的話,情況又不一樣了,他們甚至可能會留下一生的陰影,像越戰時,不少美軍士兵在戰後患上的”戰場應激症“,就是這個道理。

同樣的道理,再說回諸葛孔明,正是因為他在火燒魏軍時,充當的是謀劃的角色,并沒有親眼看到三十萬魏軍被燒之後的樣子,是以他才會”面無懼色“。

但火燒藤甲兵,他可是親眼看到了慘狀,想到這幾萬士兵均是死在自己手裡,并且還死得這麼慘,是以他才會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傷天害理,進而引發了自責愧疚之情,才說出了”必損陽壽:的話。

并且,這一把火,是将烏戈國燒的徹底滅了族,這罪過着實太大了。

“蠻兵如此頑皮,非火攻安能取勝?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者,是吾之大罪也!”---諸葛亮
孔明火燒魏軍30萬面無懼色,為何火燒藤甲兵時卻說“必損陽壽”?

是以,正如文章開頭所言,火燒魏軍屬于殺人,而火燒藤甲兵,則是滅門,兩者對比,孰重孰輕自然相當明顯,孔明有愧也是源自于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