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真的不要再給農民漲養老金了,沒必要。他們一輩子生活在農村。菜糧食都能自己種。壓根花不了什麼錢。再說了,農村的環境又好,老人都很長壽,也不怎麼生病。要那麼多錢幹什麼呢?
聽到這樣的話,作為農村人是不是很生氣?
不過大家先别急着噴我,這句話不是我說的。這是前段時間在一個無意中加入的微信群中,有一位所謂的城裡人說的話。
一瞬間就引起了大家的公憤。
這位城裡人總覺得農民自給自足,不需要養老金。
在他看來,農村人沒什麼開銷。而且農村人沒什麼理财觀念,就算你給他養老金了。他也會存起來,留給子女,壓根舍不得花,還不如不漲。
不知道你們聽到這樣的話是什麼想法,但我心裡真的很難過。
農民怎麼了?難道他家祖上不是農民嗎?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後代,真的很想說幾句實在話。
我們确實有土地,糧食,蔬菜都可以自己種,但其中的辛苦,隻有自己才知道。
頂着大太陽在田間勞作,吃的是饅頭,喝的是河水。每天都是都要看天氣,稍有不注意。一年的收成就沒了。
現在農村的條件是好了一些,起碼不餓肚子,可放在父母那一輩的年紀,就那點地,哪夠家裡的人吃呢?
能夠有碗稀粥喝就不錯了。
再說了,就算地裡的糧食豐收了,但能賣幾個錢呢?還不如大城市一個人的工資多。
留夠了一家人吃的糧食,剩下賣的那點錢。再除掉購買種子,化肥,農藥及其他生活物品。哪有能剩下來的呢?
這其中的心酸和無奈又有誰能了解呢?
除此之外,老一輩的人還要交公糧,糧食不夠,就隻能加點野菜。
我爸說,他們那個時候要是有饅頭吃,就已經阿彌陀佛了,哪裡還想着能填飽肚子啊?
再說回到現在。
憑什麼不給農民漲養老金啊?
現在農村老齡化非常嚴重,留守在村裡的人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年輕人但凡能動的都出去打工養活家裡。餓。
這些老人。身邊沒人照顧,隻能自給自足,就盼着那點養老金。
每個月120塊錢,能做點什麼呢?就連饅頭配上鹹菜可能都不夠。
之前聽說養老金要每年上漲,金額雖然少,但起碼是逐年上漲,也能給到大家一份希望吧。
但我真心的希望這份上漲的速度能快一點,再快一點。
畢竟老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隻希望他們在餘下的日子裡,能夠受到享受到更多的福利,能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
也許,有人會認為農民憑什麼要求國家發無償的發養老金。
我就想問一句,這些老人,他們過往為國家做出的貢獻,真的能用金錢來衡量嗎?
在那個物質匮乏的年代,他們交公糧,隻要國家号召,能貢獻自己的全部家當。
這樣的農村老人,難道不值得多漲點養老金嗎?
大家認同我的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