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川詩歌《悼念之問題》賞析

作者:讀睡
西川詩歌《悼念之問題》賞析

原詩

悼念之問題

文/西川

一隻螞蟻死去,無人悼念

一隻鳥死去,無人悼念除非是朱鹮

一隻猴子死去,猴子們悼念它

一隻猴子死去,天靈蓋被人撬開

一條鲨魚死去,另一條鲨魚繼續奔遊

一隻老虎死去,有人悼念是悼念自己

一個人死去,有人悼念有人不悼念

一個人死去,有人悼念有人甚至鼓掌

一代人死去,下一代基本不悼念

一個國家死去,常常隻留下轶事

連轶事都不留下的定非真正的國家

若非真正的國家,它死去無人悼念

無人悼念,風就白白地刮

河就白白地流,白白地沖刷岩石

白白地運動波光,白白地制造浪沫

河死去,輪不到人來悼念

風死去,輪不到人來悼念

河與風相伴到大海,大海廣闊如莊子

廣闊的大海死去,你也得死

龍王爺死去,你也得死

月亮不悼念,月亮上無人

星星不悼念,星星不是血肉

2014.11.11

賞析

《悼念之問題》是著名詩人西川以悼念為主題寫就的一首詩歌,是一首表達哀思的詩歌,他在詩中選取了多種物象(意象)來闡述生命的可貴,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及生命無常的哲學思考命題,引人思索與探究。

在詩中物象上,從飛禽走獸到日月星辰,再到我們人類等,可說無所不包。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遊的,從動物到人,生命都會有始有終,都會有生命停止的時候,面對實情,作者發出無奈的哀傷與歎息,歎息生命的短暫與無常。詩中的“你”更是透出了面對親人、朋友的離去,對親人的那種深深懷念與追思。

以上是從人肉身消失後的哀思說起,可是,作者并不止于此,而是在詩中更多談到死的價值與意義。有人死了有悼念,有人死了沒悼念;有人死了以後有悼念,有人死了以後沒人再去悼念。這裡的“悼念”,已經不是形式上的悼念,也并不是指有無後人悼念,而是指死去的人生前對他人對社會貢獻大小的問題。有人隻是為自己生活活着,可是有人把畢生心血與才華貢獻給了國家,這樣的人怎不讓人敬佩與尊敬,怎不讓人念念不忘而悼念呢?那些對祖國做出過貢獻的人,世世代代都會有人悼念他們,記住他們, 這就是詩中所說的那種死後有人“悼念”的人。可是,還有一種人死了,讓人“鼓掌”,這就是那種死有餘辜的人。是以,死後“悼念”與不“悼念”,都各有其歸,名副其實,無論“河流、風、石頭”等一些物景,甚至一個政黨一個國家都是如此,正義永存,無義則亡。

同時,詩中也從另一方面告訴我們,活着的人,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要懂得為誰活着,為什麼活着。活着就要活出價值,活出意義,這一點才是這首詩的真正主旨與意義。

作者

劉樹仁,山東省德州市甯津縣人,退休教師,市縣作協會員,閑暇,偶詩。詩是發現,是創造,每首詩,都是在詩人思想土壤裡生長出來的靈芝草。詩稿大都在《山東詩歌》詩刊及《詩刊》《中國詩歌網》《文峰書院》《都市頭條》《德州朗誦藝術團》《你在我風景中走過》等各級文學網絡平台發表。詩集《夕陽拾趣壹》再現朝夕時光。

西川的詩/藍星詩庫·典藏版 ¥67.32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