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川诗歌《悼念之问题》赏析

作者:读睡
西川诗歌《悼念之问题》赏析

原诗

悼念之问题

文/西川

一只蚂蚁死去,无人悼念

一只鸟死去,无人悼念除非是朱鹮

一只猴子死去,猴子们悼念它

一只猴子死去,天灵盖被人撬开

一条鲨鱼死去,另一条鲨鱼继续奔游

一只老虎死去,有人悼念是悼念自己

一个人死去,有人悼念有人不悼念

一个人死去,有人悼念有人甚至鼓掌

一代人死去,下一代基本不悼念

一个国家死去,常常只留下轶事

连轶事都不留下的定非真正的国家

若非真正的国家,它死去无人悼念

无人悼念,风就白白地刮

河就白白地流,白白地冲刷岩石

白白地运动波光,白白地制造浪沫

河死去,轮不到人来悼念

风死去,轮不到人来悼念

河与风相伴到大海,大海广阔如庄子

广阔的大海死去,你也得死

龙王爷死去,你也得死

月亮不悼念,月亮上无人

星星不悼念,星星不是血肉

2014.11.11

赏析

《悼念之问题》是著名诗人西川以悼念为主题写就的一首诗歌,是一首表达哀思的诗歌,他在诗中选取了多种物象(意象)来阐述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及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命题,引人思索与探究。

在诗中物象上,从飞禽走兽到日月星辰,再到我们人类等,可说无所不包。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从动物到人,生命都会有始有终,都会有生命停止的时候,面对实情,作者发出无奈的哀伤与叹息,叹息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中的“你”更是透出了面对亲人、朋友的离去,对亲人的那种深深怀念与追思。

以上是从人肉身消失后的哀思说起,可是,作者并不止于此,而是在诗中更多谈到死的价值与意义。有人死了有悼念,有人死了没悼念;有人死了以后有悼念,有人死了以后没人再去悼念。这里的“悼念”,已经不是形式上的悼念,也并不是指有无后人悼念,而是指死去的人生前对他人对社会贡献大小的问题。有人只是为自己生活活着,可是有人把毕生心血与才华贡献给了国家,这样的人怎不让人敬佩与尊敬,怎不让人念念不忘而悼念呢?那些对祖国做出过贡献的人,世世代代都会有人悼念他们,记住他们, 这就是诗中所说的那种死后有人“悼念”的人。可是,还有一种人死了,让人“鼓掌”,这就是那种死有余辜的人。所以,死后“悼念”与不“悼念”,都各有其归,名副其实,无论“河流、风、石头”等一些物景,甚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是如此,正义永存,无义则亡。

同时,诗中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活着的人,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要懂得为谁活着,为什么活着。活着就要活出价值,活出意义,这一点才是这首诗的真正主旨与意义。

作者

刘树仁,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人,退休教师,市县作协会员,闲暇,偶诗。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大都在《山东诗歌》诗刊及《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表。诗集《夕阳拾趣壹》再现朝夕时光。

西川的诗/蓝星诗库·典藏版 ¥67.32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