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風者》熱播,魏若來求職時為何因籍貫被拒?

作者:金融時報

由王陽、王一博、李沁主演的電視劇《追風者》日前迎來大結局。作為今年熒屏播出的首部諜戰大戲,該劇别出心裁,從“魏若來打工記”這樣一個小切口進入,講述了出身貧寒、懷揣金融報國夢的魏若來(王一博飾)初入職場(國民黨央行)所經曆的種種故事和轉折。劇集以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金融業為背景,生動展現了我黨粉碎國民黨經濟封鎖、頑強開展革命鬥争的曆史往事。

興夏銀行收購事件、通商主要權收回事件、關稅改革事件、鎢砂生意案……當影視照進現實,十裡洋場的金融動蕩,深刻影響了中國近現代曆史走向。

《追風者》熱播,魏若來求職時為何因籍貫被拒?

(電視劇《追風者》海報)

因籍貫求職被拒

《追風者》開篇,魏若來報考民國時期的中央銀行,雖全程表現優異,卻因籍貫“江西吉安”而被“一票否決”。為啥?

《追風者》熱播,魏若來求職時為何因籍貫被拒?

(電視劇《追風者》劇照)

曆史上,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同年,秋收起義爆發,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後,開展了工農武裝割據鬥争。1928年,“朱毛會師”後初步建成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成為名副其實的“革命搖籃”。而魏若來的籍貫“江西吉安”,正是井岡山所處之地。

建設庫券風波

《追風者》中,為号召市民共同建設戰後的上海,國民政府财政部決定發行建設庫券,巨大的漲幅引發市民認購狂潮,而背後卻是在财政部高層的授意之下,虞世清(陸劍民 飾)、康少捷(姜彤 飾)等人聯手上海富商做空建設庫券,導緻很多散戶家破人亡,魏若來也因目睹全程,而從中央銀行離職。

《追風者》熱播,魏若來求職時為何因籍貫被拒?

(電視劇《追風者》劇照)

曆史上,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為解财政拮據之困,發行了以關稅收入為擔保的善後債券來籌措資金,此類債券名為“庫券”。從1929年至1935年,先後發行了鹽稅庫券、統稅庫券、卷煙庫券等。庫券以準許發行的年份為代号,比如民國十九年準許發行的鹽稅庫券,其代号是“十九鹽”;民國二十三年準許發行的關稅庫券,代号就是“二三關”。

其中,“二三關”最終演變成一場違規惡性炒作,涉事人員違法牟利達兩千五百萬元,導緻中國實業銀行儲信部經理沈寶昌等二十四人自殺或急病身亡,該事件由此名列“民國股市三大炒”之首。

烽火中的“扁擔銀行”

《追風者》劇集結尾,魏若來到達中央蘇區,投身革命經濟工作。

《追風者》熱播,魏若來求職時為何因籍貫被拒?
《追風者》熱播,魏若來求職時為何因籍貫被拒?
《追風者》熱播,魏若來求職時為何因籍貫被拒?

(電視劇《追風者》劇照)

曆史上,随着我黨在農村廣泛建立起革命根據地,為了打破國民黨反動派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各根據地相繼成立了自己的銀行機構。

1932年2月1日,經過艱難困苦的摸索,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毛澤民任行長。這是中國共産黨在革命戰争時期創辦的國家銀行。

1934年10月,國家銀行一行人員被編入中央軍委直屬縱隊第十五大隊,随中央紅軍長征。這是一支特别的長征隊伍,他們沒有槍炮,隻有算盤和賬本;他們沒有戰馬,隻有一副副裝滿貨币和造币工具的挑子,期間,堅持開展金融活動,進行戰時狀态下的貨币發行、流通、兌換等活動,被親切稱為“扁擔銀行”。

《追風者》熱播,魏若來求職時為何因籍貫被拒?

來源:金融時報用戶端

記者:李丹琳

編輯:楊晶贻

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