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8坊故事)老城老街改造中加入多元文化因素 這個街道的做法獲好評

作者:華商報

4月10日下午,新城區解放門街道坤中巷迎來了一個52人的調研團隊——陝西省幹部教育教育訓練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基地專題研修班。

(108坊故事)老城老街改造中加入多元文化因素 這個街道的做法獲好評

他們沿着坤中巷——老西安博物館——尚愛路——皇城書坊的順序來調研解放門街道基層治理工作,并與街道、社群從業人員進行了一次深入文化交流、參觀與座談。

基礎設施滞後、街道老舊嘈雜是老城區的現狀,也是基層治理的痛點難點。

從2019年開始,解放門街道以坤中巷為突破口,以城市精細化管理為切入點,對坤中巷棚戶區循序漸進展開改造。不僅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更換老舊管道、鋪設透水磚、安裝路面照明、增設滅火器及消防水桶等,在了解到巷内熱愛流浪貓的張改香奶奶故事後,街道攜手多所高校"社群規劃師”、“美學設計師”以及愛心企業等将貓咪元素注入街景,搭建了貓窩和喂食點,延續了小巷居民的善意也改善了環境,老街區變得更有溫度也更賞心悅目。

(108坊故事)老城老街改造中加入多元文化因素 這個街道的做法獲好評
(108坊故事)老城老街改造中加入多元文化因素 這個街道的做法獲好評

尚愛路的老西安油畫博物館創始人李宗英說,“博物館收藏的都是老關中道上的風景寫生和石木雕刻構件,希望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在這裡發現藝術之美,鈎沉關中記憶。”

最後在坐落于東城牆下的“皇城書坊”,非遺傳承人魏立明為大家介紹,皇城書坊作為全省首家由街道與社會力量合作開辦的綜合文化站,也是mini文創園,皇城書坊向周邊群衆免費開放借閱服務,包含親子閱讀空間、自習空間、有聲圖書等。研修班的各位在傳承造紙與活字印刷的文創企業“一是了”,不僅能欣賞了豐富的傳統文創産品,還學習了傳統非遺知識——古法造紙和活字印刷,于此同時,“一是了”作為一個非遺載體也豐富着周邊居民的公共文化生活。

參觀結束後,大家紛紛說,這次調研收獲非常大,看到了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點以及在基層治理中引入文化元素的新嘗試,使整個街區的文化内涵變得更加豐富。相信有了這樣的嘗試和探索,今後基層治理中老城區的形象改造将會越來越成熟,在地文化在保留與發展中也将會與老城更加和諧,居民的幸福感也會越來越高。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付啟夢 通訊員 孫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