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08坊故事)老城老街改造中加入多元文化因素 这个街道的做法获好评

作者:华商报

4月10日下午,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坤中巷迎来了一个52人的调研团队——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基地专题研修班。

(108坊故事)老城老街改造中加入多元文化因素 这个街道的做法获好评

他们沿着坤中巷——老西安博物馆——尚爱路——皇城书坊的顺序来调研解放门街道基层治理工作,并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入文化交流、参观与座谈。

基础设施滞后、街道老旧嘈杂是老城区的现状,也是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

从2019年开始,解放门街道以坤中巷为突破口,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对坤中巷棚户区循序渐进展开改造。不仅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更换老旧管道、铺设透水砖、安装路面照明、增设灭火器及消防水桶等,在了解到巷内热爱流浪猫的张改香奶奶故事后,街道携手多所高校"社区规划师”、“美学设计师”以及爱心企业等将猫咪元素注入街景,搭建了猫窝和喂食点,延续了小巷居民的善意也改善了环境,老街区变得更有温度也更赏心悦目。

(108坊故事)老城老街改造中加入多元文化因素 这个街道的做法获好评
(108坊故事)老城老街改造中加入多元文化因素 这个街道的做法获好评

尚爱路的老西安油画博物馆创始人李宗英说,“博物馆收藏的都是老关中道上的风景写生和石木雕刻构件,希望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发现艺术之美,钩沉关中记忆。”

最后在坐落于东城墙下的“皇城书坊”,非遗传承人魏立明为大家介绍,皇城书坊作为全省首家由街道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办的综合文化站,也是mini文创园,皇城书坊向周边群众免费开放借阅服务,包含亲子阅读空间、自习空间、有声图书等。研修班的各位在传承造纸与活字印刷的文创企业“一是了”,不仅能欣赏了丰富的传统文创产品,还学习了传统非遗知识——古法造纸和活字印刷,于此同时,“一是了”作为一个非遗载体也丰富着周边居民的公共文化生活。

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说,这次调研收获非常大,看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以及在基层治理中引入文化元素的新尝试,使整个街区的文化内涵变得更加丰富。相信有了这样的尝试和探索,今后基层治理中老城区的形象改造将会越来越成熟,在地文化在保留与发展中也将会与老城更加和谐,居民的幸福感也会越来越高。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付启梦 通讯员 孙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