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作者:秦嶺墨海牛飲

王羲之小楷《道德經》,高清字帖

中國書法 2023-02-21 00:00 黑龍江

中國最專業的書畫藝術品收藏學習、交流、交易平台,滿足普通大衆“親近藝術、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間!集書畫交流、研讨、鑒賞、養生、文論于一體,旨在弘揚大陸優秀傳統書畫藝術,宣傳高端書畫人才,打造優質的書畫藝術交流平台。

王羲之小楷《道德經》為唐代拓本,現藏于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約縱29厘米,橫700厘米,此作如今僅存唐拓本,但亦彌足珍貴。其有着晉人的氣質,也有着一定的隸書的古雅意境,字形的筆勢有着從容而悠遊的法度,這一點是學書之人難以夢到的境界。

其後有褚遂良的跋文:“右道德經乃晉王羲之遺山陰劉道士書,道士以鵝群獻右軍者是也,曆宋、齊、梁、陳四朝,令入秘府遂良内省因得廁觀敬記其後。貞觀十五年廿八日,谏議大夫知,起居注,褚遂良奉敕書。”意思是李白的寫的詩“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是錯的,這裡的《黃庭經》應該是《道德經》才對,也有史料記載王羲之生前曾多次抄寫《道德經》,作為一個道教的虔誠信徒,《道德經》乃是王羲之的常寫之作。

貞觀十五年,也就是公元645年,這一年褚遂良替代了虞世南,擔任唐太宗的“侍書”,負責校閱和整理宮中所藏的王羲之真迹,并将這些王羲之真迹作鑒定和歸納整理,而這件《道德經》便是從中發現的極品。褚遂良将此巨寶呈遞給了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看到大為歡喜,并讓褚遂良寫下了這段跋文(從跋文中奉敕書就能看出)。這件《道德經》經曆了許多朝代的更疊,終于進入了皇家内府。在上個世紀的時候,不知在什麼情況之後,流入了美國,如今被美國的哈佛大學圖書館收藏。

《道德經》王羲之 / 小楷▼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晉右軍王羲之書《太上玄元道德經》上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賢,使民不争;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5】若存,用之不勤。天長地久。天地是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6】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争,故無尤。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緻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7】門開阖,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8】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是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9】于天下。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緻诘,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随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0】道紀。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俨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将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1】不新成。緻虛極,守靜笃,萬物并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2】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3】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4】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以此。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5】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6】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7】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8】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辎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以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19】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複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複歸于樸。樸散則為器,聖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0】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将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1】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兇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2】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将軍居左,上将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衆,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3】将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4】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5】将欲歙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舉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将不欲。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6】不欲以靜,天下将自定。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7】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至也,謂:天毋已清将恐裂,地毋已甯将恐發;神毋已靈将恐歇,谷毋已盈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8】将恐竭,侯王毋已貴以高将恐蹶。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此其賤之本與,非也?故緻數與無與。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29】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隐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0】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于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1】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讷。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禍莫大于不知足。故知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2】足之足,常足矣。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者,其知彌鮮。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為而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3】聖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聖人皆咳之。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蓋聞善攝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4】生者,陸行不避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5】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6】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财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7】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鳥猛獸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8】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39】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0】治人事天,莫若啬。夫為啬,是以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1】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靜勝牡,為其靜也,故宜為下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則大者宜為下。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2】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驷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是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3】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4】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不慎終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古之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5】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江海是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6】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天下皆謂我道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恒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其後且先;則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将建之,以慈垣之。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7】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争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乃無敵矣;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8】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貴希,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是以聖人不病也,是以不病。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49】去彼取此。勇于敢者則殺,勇于不敢者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殺懼之也?若民恒且畏死,則為奇者,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50】吾将得而殺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則恒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51】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天之道,其猶張弓欤?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52】見賢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53】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夫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5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争。

東方竹馬 >《書法國畫篆刻藝術》

關注

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他廣采衆長,自成一家,不僅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征性豐碑深遠影響中國千年書法,還留下了大量的豐富多樣的書法精品,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吧!

《蘭亭序》▼

王羲之《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具有很強的藝術特色。其突出之處就是章法自然,氣韻生動。通觀全文,從容不迫,得心應手,使藝術風格同文字内容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表現了王羲之與朋友聚會時快然自足之情懷。情文并茂,心手合一,氣韻生動,被曆代學書者奉為學習行書的典範。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二謝帖▼

二謝面未比面①,遲诼良不靜②。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③。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④。左邊劇⑤。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喪亂帖▼

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複,未獲奔馳,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幹嘔帖▼

《幹嘔帖》,又名《如常帖》、《昨還帖》。縱14.1厘米,橫26.4厘米,共4行36個字,五代至北宋時期的臨摹本。國家一級文物。是王羲之病中寫給友人的短信。該帖筆意神采超逸,書風沉着勁健,曾刻錄于《淳化閣帖》之中,是流傳有序的藝術珍品。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大觀帖▼

大觀帖(Notes of Daguan Period),中國北宋官刻叢帖。刻帖工作由龍大淵主持,蔡京奉旨書寫帖内的款識标題。因刻于徽宗大觀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稱之為《大觀帖》。刻成之後置于太清樓下,又稱《太清樓帖》,也有稱《大觀太清樓帖》者。石刻成後拓本用以賜給,是以流傳較少。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十七帖▼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迹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參考。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王羲之《樂毅論》▼

《樂毅論》四十四行,褚遂良《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列為第一。梁陶弘景說:“右軍名迹,合有數首:《黃庭經》、《曹娥碑》、《樂毅論》是也。”真迹早已不存一說真迹戰亂時為鹹陽老妪投于竈火;一說唐太宗所收右軍書皆有真迹,惟此帖隻有石刻。現存世刻本有多種,以《秘閣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王羲之《黃庭經》▼

《黃庭經》,王羲之小楷作品,一百行。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朗之意态。《黃庭經》是中國道教的經典著作,相傳為老子所寫,内容是以七言歌訣,講述道教養生修煉的道理。《黃庭經》字數不多,卻内容深奧,語意深遠,是道家必修的經典。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行穰帖▼

足下行穰,九人還示應決不?大都當任。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哀禍帖▼

頻有哀禍,悲摧①切割②,不能自勝③,奈何奈何!省慰④增感。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胡桃帖▼

此帖出自王羲之草書《十七帖》,全文見《右軍書記》:‘得足下旃、胡桃藥二種,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須。知足下謂須服食,方回近之,未許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現存此帖已殘,僅存21字。釋文 ……回近之,未許□□□。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雨後帖▼

今日雨後,未果,奉此,想□□能于言話可定便。得書問,永以為訓,妙絕無已,當其父轉與都下,豈信戴适過,于粗也。羲之。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妹至帖▼

妹至羸情地難遣憂之可言須旦夕營耽之。

王戴之的道德經和十三名帖高清大圖欣賞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