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總經理盛和泰
進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工具是大陸法律規定的外貿促進手段,是宏觀調控金融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大陸對外貿易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更加需要出口信用保險在助力外貿轉型更新、推動貿易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首次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基本要義和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主要内涵,着眼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金融工作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是做好新時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出口信用保險更好服務大陸對外貿易高品質發展和開放型經濟的重要行動指南。
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了解金融支援貿易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察金融、把握金融、引領金融,對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金融業更好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金融是助推外貿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争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品質服務”。
目前,大陸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制度優勢突出,物質基礎堅實,持續保持長期向好基本面,2023年國内生産總值超過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縱觀全球大國發展史,對外貿易是決定經濟騰飛、強國之路的重要力量。對外貿易是大陸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
近年來,大陸貨物出口占全球比重躍升至14%以上,貨物與服務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大陸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在此過程中,大陸金融業持續完善對商品、服務、技術等要素跨境流動的支援與保障,成為助推外貿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23年,在預計全球貿易下降的情況下,大陸出口實作小幅增長,占全球市場的份額保持穩定。
金融是服務外貿市場主體的有力支撐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大陸“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也強調,要建構金融有效支援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大陸金融業将支援外貿高品質發展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着力點,聚焦大陸有進出口實績的60多萬家進出口企業的需求特點,持續發揮金融血脈作用,不斷增強金融供給能力,精準加強對外貿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援,助力穩定和壯大大陸外貿市場經營主體,為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提供了重要支撐。
金融是外貿暢通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關鍵保障
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構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内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内單循環”。對外貿易作為貨物、服務和各類要素跨境流動的重要載體,是關聯國内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手段,是暢通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提升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安全水準,是暢通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基礎。多年來,大陸金融業持續增強産品服務的多樣性和适配性,持續完善支付結算、匯率避險、貿易融資和信用保險等産品服務體系,持續提升對大陸産業鍊供應鍊的綜合金融服務保障能力,努力為推進内外貿一體化、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援。
金融是外貿宏觀政策調節的有效工具
金融所具有的資金融通、資産配置、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等功能,在優化配置社會資源、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上具有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九章“對外貿易促進”明确規定:“國家通過進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出口退稅及其他促進對外貿易的方式,發展對外貿易。”進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工具作為法定的外貿促進手段,是宏觀調控金融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三次對金融支援穩外貿工作做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大貿易融資支援,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發揮好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險等合規的外貿政策工具,擴大出口信貸投放”。政府層面密集出台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等政策性金融工具的逆周期跨周期調節作用,有效傳導和落實宏觀調控政策目标,着力穩外貿、穩經濟。
付費¥5
文章來源丨《清華金融評論》2024年2月刊總第123期
本文編輯丨周茗一
責編丨丁開豔、蘭銀帆
初審丨徐蘭英
終審丨張偉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