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5新賽季的80%調整内容,都是圍繞着對抗路所展開的。
首先,對抗路小兵提升了傷害,直接多了一把鐵劍的數值,這不僅讓那些對線弱勢的英雄徹底退役,還使得部分續航強且數值高的英雄,逐漸成為邊路惡霸。
尤其是那些坦度低的英雄,想1級卡兵搶線,更是有大機率被小兵打到半殘,導緻後續隻能把河蟹和赤甲等中立資源拱手相讓。
其次,傳送陣的CD也從120秒縮短至90秒,這就意味着,隻要對抗路對線拿到了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遊走支援,幫助隊友滾起雪球,進而拉高自己的勝負權重,不像以前那樣,前期完全沒有參與感。
最後,還有藍buff隔壁新增的那一小撮草叢,也能給到部分野區打架強+對線能力高的對抗路,有更多的反蹲進攻的機會。
總而言之,現在的對抗路,會比以往任何一個版本都要注重線權,此外,還很考驗玩家的基本功,畢竟加強後的小兵推塔實在是太快了,如果對線出現了失誤,是有大機率被對面實作“人塔消失”的。
【對抗路梯隊】
T0.5:馬超,達摩,司空震,姬小滿
T1:孫策,花木蘭,老夫子,狂鐵,芈月,亞連
T2:肉海諾,大司命,李信(光),豬八戒,關羽,蒙恬,夏洛特
T3:夏侯惇,哪吒,呂布,鐘無豔,項羽,元歌,廉頗,劉邦
T4:李信(暗),楊戬,亞瑟,程咬金,白起
T0.5梯隊這塊,有“四大惡霸”。
以上是目前巅峰賽裡的“邊路三虎”,他們的出場率加在一起,已經有80%了,直接撐起了對抗路的半壁江山,擁有獨一檔的優先級。
司空震的強勢點,展現在對線強度,刷錢效率和後期輸出上。
靈活切換近遠形态的機制,可以讓司空震打大部分邊路都具備線權,别人走上來就切近戰+狂暴硬剛,别人想和平發育就切遠端偷A慢慢磨血,十分折磨人。
等閃電匕首拿到手後,司空震就能憑借着線權+高機動性+近戰攻速快的優勢,迅速的拉開經濟差,再發育到三件套時,其輸出量甚至可以堪比射手,擁有極為恐怖的收割能力。
此外,S35新賽季還給司空震的大招新增了浮空機制,讓他在開大飛到至高點時,可以無視非指向性技能,相當于短暫的“小無敵”,使得司空震在打團時,也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
馬超則是S35賽季重做最成功的“變異怪“之一,他不僅能同時撿起兩把槍了,1級還可以直接解鎖大招,且擁有更高的基礎數值,這也讓馬超對線弱的痛點被完美解決,可以很舒服的發育起來。
最重要的是,大招是沒有CD的,隻跟存儲速度有關。
而強化普攻又能加快存儲速度,使得馬超在疊高攻速和CD後,可以随便用大招清兵和消耗,明顯比以前更難被反制了,即便沒有疾跑,都能輕松完成收割。
至于達摩崛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在小兵加強後,别人前期搶線可能會被小兵打到半殘,但達摩并不會,畢竟他的被動能增加抗性,同時,二技能的續航也比較強,正面搶線真的絲毫不虛。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黃盾打野的出現和野區地形的再次改動,使得野區經常出現團戰,這也讓達摩的大招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同理,達摩利用傳送陣支援的成功率,也比其他邊路要高很多。
最重要的是,對抗路的強勢英雄要麼被砍,要麼迎合不了版本,隻有達摩近兩個賽季沒有被調整過,相當于他又吃到了“同行”削弱的紅利,想不起飛都難。
相比于“邊路三虎”,作為“六邊形戰士”的代表,姬小滿的巅峰賽資料就差很多了,52.1%勝率+15.5%BP率,明顯比以前差了半檔。
沒有辦法,畢竟策劃在上個賽季削得太狠了,對姬小滿的機制和數值均來了一刀,使得她的對線強度變弱了幾分,在這個越來越注重線權的S35賽季,肯定是比較難受的。
不過,好在姬小滿的扛壓能力足夠強,再加上小規模團戰的戰鬥力突出,在意識高且操作好的玩家裡,依舊能玩出花來,這才不至于讓她跌落T0.5梯隊。
接下來,是T1梯隊。
其實,T1梯隊的幾位英雄,論數值和對線能力,并不會比“四大惡霸”差太多,此外,他們還在某些方面擁有獨檔的機制優勢。
如孫策大招的超快支援,花木蘭的四級傷害+持續霸體,老夫子的後期強度和大招捆人,還有狂鐵的高頻續航和護盾,都是能在特定陣容下,效果超群的。
不過,這幾位英雄也存在明顯的短闆,孫策在幾次削弱後,後期傷害大不如前,花木蘭和老夫子則是缺續航,狂鐵則同樣是後期打團乏力的問題。
如此一來,也導緻他們在被選時,隻能當作下替位來用,遠不如“四大惡霸”那麼難被反制,這也是他們的巅峰賽勝率隻能徘徊在50%上下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我把亞連和芈月都排進了T1梯隊。
以上是亞連最新的巅峰賽資料,雖然勝率僅有48.6%,但出場率卻達到了11.3%,已經能排在對抗路的上遊了,說明他确實是迎合版本的。
其實,亞連的對線強度還是挺高的,對上邊路惡霸都能打得有來有回,再加上大招的無法選中,也能讓他很難被強抓,甚至有1v2的能力。
等後期裝備成型後,亞連同樣擁有不錯的切後能力,且身闆也比較硬,有點像巅峰時期的呂布。
不過,就是有點包C不包赢的感覺,畢竟亞連的一技能比較呆,再加上大招被砍過幾刀,很需要隊友跟上才行。
至于芈月,可能很多玩家都覺得她後期沒用,根本打不了中高端局。
但實際上,芈月在目前的頂端局裡,不僅BP率高達18.4%,就連勝率都突破了53.5%,說明她還是挺好終結比賽的。
芈月之是以能逐漸離譜起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現在的對抗路,實在是太注重線權了。
而芈月的對線強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傳送陣和野區地形的改動,也讓她有更多的機會把雪球滾起來。
雖然,芈月後期确實乏力,但隻要前期能拉開了巨大的經濟差,讓對面沒有後期,其實,芈月還是挺好赢的,此外,她對最近崛起的“變異”虞姬,也有明顯克制作用,後期也沒有想象中那麼不堪。
當然,想用芈月沖分,最好是能搭配到抓邊強勢的中輔,如蘭陵王,不知火舞,上官婉兒,鏡和娜可露露這些,讓自己把别人壓在塔下後,能直接越塔強秒,不至于遲遲推不了塔,導緻遊走不起來。
然後,則是T2梯隊,有兩位英雄要提一提。
第一位,新英雄大司命上線快一周的時間了,但其巅峰賽勝率依舊比較低迷,說明他的強度并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司命沒有太強的留人手段,且出傷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抓人時無法快速的形成減員,存在很多的不穩定性。
不過,大司命走對抗路還是值得開發的,隻要對面位移不是很多,那大司命就可以一直利用遠端攻擊的優勢,來折磨敵人,再帶個弱化捏着大招,2v2真的不虛大部分英雄。
說直白一點,邊路大司命跟肉海諾具備一樣的戰略價值,選出來就是為了惡心别人的,但依舊是包C不包赢,是以,我并沒有把他排得太高。
第二位,豬八戒在S35賽季裡,迎來了一波小小的“變異”,主要提升了他的對線強度,使得豬八戒走邊路時,可以更好的搶到線權。
以上則是豬八戒最新的巅峰賽資料,出場率明顯提高了不少,但勝率卻僅有46.3%,說明他的強度隻能算中規中矩。
豬八戒之是以起飛失敗,其中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在地圖變大後,無限放大了坦邊跑圖弱的短闆。
如此一來,就使得豬八戒即便拿到了線權,也無法第一時間支援到位,帶節奏能力還是遠不如戰邊。
最後,就是T3及以後的梯隊了。
在這裡,主要以坦邊為主。
如上圖所示,這是目前巅峰賽勝率和出場率均墊底的英雄,分别是夏侯惇,程咬金和白起,在上走則是項羽和亞瑟,全是坦克型邊路。
看到這裡,肯定有不少玩家會存在疑問。
“黃盾這件裝備不是專門給坦克設計的嗎?”
“為什麼坦邊還是崛起不了呢?”
其實,問題不是出在黃盾身上,而是坦克自身的短闆實在是太大了。
前面聊豬八戒時,我就說過,在地圖變大後,選擇坦邊是比較難支援起來,即便用了傳送門飛過去,也僅僅是跟戰邊的跑圖效率持平而已。
再加上黃盾需要普攻觸發,但坦邊哪有這麼多普攻的機會啊,最重要的是,黃盾的合成路徑還是三個紅瑪瑙,沒有提供任何的抗性,這也導緻坦邊裸黃盾,很容易對線崩盤,被小兵越打越疼。
說直白一點,黃盾并不是一件合格的對線裝備,但它的戰略價值卻是快速刷錢,需要越早出越好,也正因如此,打野明顯比對抗路更适合黃盾,畢竟打野沒有對線期,整局都在跑圖刷錢。
黃盾紅利沒有吃到+跑圖又比較慢+後期坦度也不見得有多高,這就是坦邊越來越少人選的原因,不僅吃隊友,還要一直挨打,确實給誰都不願意玩。
順帶一提的是,由于坦邊并沒有起飛,導緻呂布不僅沒有吃到版本紅利,還要因為對線過于弱勢,而嚴重拖後自己的發育周期,是以,他目前的巅峰賽勝率僅有45.7%,出場率更是降低了整整10%。
現在的呂布,對線是打不過大部分英雄的,就連楊戬和哪吒,都可以跟他扳手腕,就跟别提芈月這些線霸了。
此外,随着三體人和變異怪逐漸變多,強勢英雄均有位移,霸體甚至無法選中,這也讓呂布即便跳了個好大,也還是無法摸到人,經常都會被“風筝”得頭皮發麻。
是以,我才會把呂布排在了T3,并不推薦大家拿來沖分。
沖分英雄推薦:司空震,馬超和達摩
司空震最新的銘文出裝:10x宿命,10x心眼,7x狩獵,3貪婪
如果對線頻繁被針對的話,也可以早點出“背帶褲”(守護者之铠),等後期再賣掉換時之預言即可。
達摩最新的銘文出裝:10x異變,10x鷹眼,10x隐匿
冷靜之靴可以讓達摩的節奏壓迫感更強,等10分鐘後,再換成抵抗之靴即可。
馬超最新的銘文出裝:5x異變,5x紅月,10x鷹眼,10x狩獵
前期同樣先用冷靜之靴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