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大因素質疑黃金價格上漲,普通老百姓真的應該投資黃金嗎?

作者:财經文化評論

最近黃金價格突破700元引發衆多投資者的狂歡,再一次引發黃金投資熱潮。黃金真的值得普通老百姓投資嗎?黃金價格未來還有多大的上漲空間?黃金投資的風險有多大?

實際上,黃金最大的好處就是稀缺,除此之外,在民用上就是裝飾,在工業上幾乎可以說百無一用。本來就是一個稀有金屬,卻因為被賦予了貨币儲備的屬性,導緻既不符合一般商品的需求定律,即價格高需求就會減弱,也不符合一般商品的供給定律,即價格高供給量就會增加或者被其他品種替代,卻成了一個投資品,導緻價格越高需求越旺盛。進而對待黃金,我們既不能單純地看金屬屬性,也不能僅僅從一般的市場供給需求規律進行分析,否則無法解釋一個既沒有多大的實用性,又沒有什麼真正工業用途的特殊商品,卻可以演繹出一個沒有天花闆的價格,秒殺世間所有工農業甚至高科技商品,誰能做到,唯有黃金!

我們從三大因素入手分析黃金的現實和未來,并對未來黃金的估值體系結果得出一個合理的結論,進而解讀黃金是否值得投資以及如何質疑黃金的投資價值。

三大因素質疑黃金價格上漲,普通老百姓真的應該投資黃金嗎?

第一大因素,從投資替代性進行分析,黃金真的值得百姓投資嗎?黃金的價格反映了投資替代成本效益

說各大經濟大師都有黃金崇拜并不為過,很多經濟專家一直強調一個似乎永遠不會過時的診斷:普通人的一生,隻需要盯住一樣東西就行,這個東西就是黃金。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投資購買黃金與其他經濟投資具有非常大的替代性,也就是黃金價格反映着投資的成本效益。當黃金價格大幅度下跌時,意味黃金的避險功能淡化,經濟景氣指數會大幅度回升,進而預示着所有的實業投資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前景,創業、投資實業會獲得較高的回報,反映出黃金投資的成本效益下降;當黃金的價格持續上漲時,意味着經濟景氣指數會持續下降,投資環境的持續惡化會導緻實體經濟的投資收益能力下跌,謹慎投資和消費而投資黃金成為投資成本效益較高的選擇。黃金價格的變化反映着現實的經濟狀況并預示着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進而反映到黃金投資的成本效益并衡量出黃金投資的價值高低,進而成為經濟趨勢的風向标和平衡器。

黃金價格的簡單數字波動,實則蘊含着的是整體經濟的脈搏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普通投資者根本沒有能力和經驗卻判斷股市的投資價值、樓市的投資價值、實體經濟的發展趨勢以及經濟的周期波動,一是資訊太繁雜;二是缺乏專業的能力;三是市場和資訊具有較強的動态波動性。這些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搜集、分析、判斷和掌握的,而黃金的價格則簡單、明了、直接:當黃金價格持續下跌時,股市、樓市和實體經濟的投資價值凸顯,這個時候投資就具有更大的投資成功的可能性和賺錢機會:股市可能會有一波較大的賺錢機會,樓市也可能出現一波賺錢,創業和實體經濟更會購銷兩旺進而為你提供了實作财富增值的絕佳投資機會。

黃金價格持續上漲時則恰恰相反,往往意味着整體經濟環境正在惡化,股市會持續低迷、樓市會價格下跌、實體經濟面臨風險,黃金就成為資本投資的避風港。賺錢越來越難需要謹慎地對待投資和消費行為,不要過度追求股市的高回報,樓市的投資要适當控制,實體經濟投資政策偏向于保守。

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黃金價格不僅僅反映着黃金投資的供求關系,不僅反映着現在的經濟态勢和投資環境,更預示着經濟、金融和投資未來的發展趨勢。隻有掌握了黃金價格變動這一關鍵的投資成本效益,我們就能解釋和說明經濟形勢的趨勢和投資未來,這就是我們對黃金價格變動的第一層認識:黃金投資成本效益。

從投資成本效益來看,普通老百姓似乎投資黃金更具有價值,畢竟單一性和簡單化對普通老百姓投資選擇更友好。

三大因素質疑黃金價格上漲,普通老百姓真的應該投資黃金嗎?

第二大因素,黃金價格不僅反映着經濟的景氣程度和投資取向,更反映世界環境的動蕩程度

黃金雖然是經濟景氣和投資景氣的晴雨表,但如果我們僅僅站在這個角度看黃金,就可能太狹隘了。因為黃金更反映全球經濟和環境動蕩的現在和未來。這也是為什麼,在全球金融市場中黃金一直以其非凡的屬性吸引着大衆的投資目光和政治目光。

雖然我們承認,黃金作為“硬資産”和投資“避風港”,可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健的風險規避選擇,是以黃金價格呈現出經濟的逆周期性和股票市場、樓市價格以及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呈現負相關性。但放眼全球, 如果從全球的經濟、金融、環境和政治角度看,黃金價格的變化則是呈現出較大的複雜性和多變性,因為黃金價格的波動并不取決于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投資價值變動的影響,而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全球通貨膨脹壓力 的影響、全球政治沖突因素的影響、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這些複雜因素的反應對黃金價格的波動直到非常重要的特殊意義。

是以,我們無法根據黃金價格來判斷大陸目前的經濟狀況和投資成本效益,黃金價格的上漲可能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全球投資者對世界經濟前景的擔憂,在這種大環境下,黃金價格的上漲并不必然意味着黃金投資具有較高的投資成本效益,黃金價格的下跌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黃金投資成本效益的下降,股市、樓市和實體經濟能否投資已經并非完全取決于黃金價格的漲跌,而應綜合考慮大陸的實際情況、個人的投資目标、以及投資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

比如最近黃金已經突破每克700元,創曆史新高,但這次的上漲與大陸經濟現實和黃金投資成本效益幾乎完全沒有關系,主要是由于國際因素的影響,如果據此進行投資判斷則可能會進行嚴重的誤判。根據國家外彙管理局最新資料,今年3月末大陸黃金儲備已連續17個月增持,累計達1010萬盎司,如按區間均價測算,增持金額超1400億元。

各國央行也重新将黃金作為儲備資産,日本、俄羅斯、土耳其和波蘭等國擔心過度依賴美元而增持黃金儲備,資料顯示,各國央行在2023年第三季度購買了361噸黃金,而2022年同期為淨賣出77噸。

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也是大量增持黃金儲備,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更新的資料,今年2月末,美國黃金儲備最多已經達到8133.5噸,在美國官方的儲備中占比高達69.7%;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國家的黃金儲備占比也均超過65%,而大陸黃金儲備的占比則僅有4.3%。

從這一意義上講,黃金雖然可以作為經濟景氣和投資成本效益的判斷因素,對普通老百姓投資黃金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投資價值,但因為黃金價格波動的世界性和多因素影響,黃金并不是衡量整體經濟形勢、投資成本效益的唯一标準,而個人投資者單純地從黃金價格的趨勢判斷投資成本效益并不合理。是以,個人投資黃金似乎并不适合。

三大因素質疑黃金價格上漲,普通老百姓真的應該投資黃金嗎?

第三大因素,黃金的未來趨勢如何?普通老百姓對黃金值得繼續投資嗎?

個人投資黃金首先要考慮變現能力,畢竟隻有變現才能真正實作投資的保值增值,否則一兩黃金就不如一個饅頭值錢了,這是在投資黃金之前就必須考慮的問題。有的投資者不考慮黃金變現盲目投資,結果是賺了指數賠了錢、賺了黃金價格賠了收益,就像有的人90萬元購買金條、上漲到150萬元時卻隻能85萬元出手。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至于如何考慮黃金投資的變現能力以及黃金飾品是否值得投資?以後我們再專題進行講解。

我們今天主要看看黃金價格的未來趨勢到底如何?這是考慮是否投資的最重要因素和基礎。根據美國頂級經濟學家、羅森伯格研究公司總裁大衛·羅森伯格的研究結論,在下一個商業周期轉變之前黃金價格将推升至3,000美元,比目前的價格水準上漲30%。也就是說,目前投資黃金在未來一個商業周期的賺錢能力是30%,我們所有的投資成本效益的考量都以這個收益率為前提,如果其他投資高于這個收益率自然就不應該投資黃金;恰恰相反,如果投資其他實業和股市樓市的收益率遠遠低于這個30%的收益率,選擇投資黃金則就是一個明智的投資選擇。

美聯儲降息預期、全球央行購買黃金需求超預期、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疊加,導緻黃金價格走出了一個超預期的避險行情金價疊創新高。近期的黃金價格上漲确實有資金面和基本面的雙重定價因素。黃金價格的波動較為充分地反映了近期市場對于基本面的走向預期,标志着未來黃金價格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但黃金畢竟已經走出了一波價格上漲行情,也面臨黃金投機資金獲利了結的可能性,是以目前的黃金投資在價格和成本效益上處于一個非常尴尬的境地,上則可以收獲30%的投資收益,下則會導緻投資虧損,再加上黃金投資的變現難,建議普通投資者對黃金的投資關注更應該考慮紙黃金、黃金ETF、黃金股ETF等容易變現、容易操作的投資品上。

黃金天然是貨币,貨币并不必然是黃金。黃金的投資對普通老百姓實際上并不友好,如何投資以及投資價值和成本效益需要更多的分析和研究,簡單地看漲就買、看跌就買不是黃金投資遵循的法則。你知道現在如何投資黃金了嗎?我們下次再講。(麒鑒說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