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蔬菜、雞蛋價格下降,豬肉價格上升後小幅調整丨新發地一周菜價

作者:新京報食物鍊
蔬菜、雞蛋價格下降,豬肉價格上升後小幅調整丨新發地一周菜價
蔬菜、雞蛋價格下降,豬肉價格上升後小幅調整丨新發地一周菜價

本欄目資料由新發地批發市場資料統計部門每日統計新發地數百個商家後彙總得出,在綠松鼠獨家刊發,同時上報國家農業部市場資訊司。

豬肉價格走勢

上周(3月30日-4月5日)前期,白條豬批發的平均價格連續走高,周後期小幅調整。

2024年3月末-4月初與上年同期白條豬平均價走勢對比圖(機關:元/公斤)

蔬菜、雞蛋價格下降,豬肉價格上升後小幅調整丨新發地一周菜價

4月5日,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平均價是18.30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3月29日)的18.50元/公斤下降1.08%;比上月同期(3月5日)的17.75元/公斤上漲3.10%;比去年同期的16.65元/公斤上漲9.91%。周環比小幅下降;月環比小幅上漲;年同比大幅上漲。上上周末價格同比上漲5.11%,上周末同比漲幅有所放大。

上周,白條豬日均上市量環比小幅下降,仍是有屠宰廠不能按時入場交易,影響了上市量。由于節後一段時間各個屠宰廠的白條豬能否入場帶有不确定性,價格波動的幅度劇烈,整體價格略高于北京其他批發市場,也分流了一部分客戶轉向其他批發市場進貨,使得市場白條豬的銷量也有所下降。這種情況下,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價格走勢與實際的供求關系相背離。但是,新發地市場日均上市量環比下降并不意味着北京其他批發市場銷量也在下降,相反,北京地區白條豬的銷量實際上在逐漸回升,隻有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銷量不及此前數周。

最近一段時間,養殖場記憶體在着一種看漲的預期,因為有資料顯示,能繁母豬的存欄量已略低于理想的标準值,且二進制母豬的價格及斷奶仔豬的價格都有所上漲,這意味着毛豬去産能的過程已初步完成,産能已觸底,會逐漸回升。但是,如果冷靜看待毛豬供應後期的走勢,實際上仍處于相對充足的狀态,本輪産能調整,實際上是比較溫和的,産能沒有出現傷筋動骨的波動,後期即便價格出現反彈,反彈的力度也比較溫和,況且這種反彈有一部分建立在預期拉動的基礎之上。

此前曾說過,最近2年至3年,曾經有過預期對肉價的拉漲,當時漲勢是比較堅定的,但是1到2個月以後,肉價又會出現回落,回落的步伐也比較堅定。近期雖然受到預期的拉動,但是豬價的走勢還有些茫然,觀望的成分也略多一些。豬價、肉價處于既漲不起來,也降不下去的狀态,呈現僵持、小幅調整的狀态。

雞蛋價格走勢

上周,雞蛋價格穩中有降。

2024年3月末-4月初與上年同期雞蛋平均價走勢對比圖(機關:元/公斤)

蔬菜、雞蛋價格下降,豬肉價格上升後小幅調整丨新發地一周菜價

4月5日,新發地市場雞蛋批發平均價是6.89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3月29日)的7.05元/公斤下降2.27%;比上月同期(3月5日)的7.14元/公斤下降3.50%;比去年同期(4月5日)的9.95元/公斤下降30.75%。周環比小幅回落;月環比明顯上漲;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年同比下降31.95%,上周同比降幅略有縮小。

上周蛋價低位徘徊,主要原因是供應大于需求,一方面是供應能力在逐漸增強,近期又有一批新雞進入開産期,市場上小碼雞蛋的上市量明顯增多;另一方面是市場銷售比較平穩,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态,市場上及養雞場内雞蛋的存量在逐漸增多,養雞場的銷售壓力在逐漸增大,迫使價格繼續在低位運作,短時間内難以有起色。

雞蛋産能逐漸增大,主要是大型養雞場産能擴張的速度比較快,蛋雞養殖業向集團化、規模化方向的發展在提速,進一步鞏固了供應充足的局面。是以,在需求處于淡季的條件下,蛋價低迷的狀态在所難免。

後期,蛋價還會出現一些波動,也會有所反彈,但是總體上看,蛋價基本上會維持小幅波動、反複調整的狀态。

蔬菜價格走勢

上周,蔬菜的整體價格緩慢回落。

2024年3月末至4月初與上年同期蔬菜批發平均價走勢對比圖(機關:元/公斤)

蔬菜、雞蛋價格下降,豬肉價格上升後小幅調整丨新發地一周菜價

4月5日,新發地市場蔬菜權重平均價是3.25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3月29日)的3.34元/公斤下降2.69%;比去年同期的3.62元/公斤下降10.22%。周環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末,價格同比下降11.41%,上周同比降幅略有縮小。

上周,蔬菜的整體價格繼續下降,其中周前期價格略有反彈,周後期價格降幅稍微明顯一些,使得周環比仍然出現小幅下降。

目前,蔬菜供應進入産地轉換和生産方式轉換階段,多種蔬菜都進入供應鍊銜接程序,一些耐儲蔬菜包括冬儲蔬菜正在被新菜取代;一部分鮮嫩蔬菜的供應地由長江以南地區北移到黃河中下遊地區;冷棚生産的鮮嫩獨幕喜劇種蔬菜正在取代暖棚蔬菜。銜接過程中總體比較順利,後續蔬菜的供應能力總體上比較充足,正因如此,蔬菜的整體價格還在穩步下降。

通常情況下,新菜的價格一般會高于儲存菜的價格,新洋芋價格高于老洋芋,新大白菜的價格高于儲存菜價格。但也有相反的情況,如新洋蔥的價格略低于老洋蔥。同樣,産地北移以後,運輸距離縮短,運輸、保鮮的費用下降,北方蔬菜的價格會低于南方蔬菜,如上周莴筍價格下降,主要是山東、天津莴筍上市量增大,價格明顯低于浙江、福建的莴筍。但也有相反情況,比如湖北的大白菜、甘蘭菜是露地生産的,在湖北菜逐漸退市以後,北方産區冷棚生産的蔬菜是高于露地蔬菜價格的。當四川蕃茄從北京市場退市以後,北方暖棚或者冷棚生産的蕃茄的價格要比四川的高一些。是以,在産地轉換過程中,并不是所有蔬菜價格都會下降,有的反而會略有走高,每種蔬菜的價格走勢不盡相同。但由于蔬菜的供應已由冬季模式轉換到春季模式,蔬菜的整體價格還會逐漸下滑,價格還是處于季節性下降區間,是以,上周蔬菜的整體價格繼續下降,盡管價格的降幅并不很明顯,但下降的趨勢相對明顯。

短時間内,市場基本不存在短缺品種,沒有價格會突然暴漲的蔬菜,相反,也會有一部分蔬菜存在集中上市的狀況,短時間會有階段性賣難現象。比如初春時間芹菜價格相對高一些,後續種植的地區有育苗量增大的現象;秋冬季大白菜不值錢,春季大白菜種植面積有壓縮現象,減種大白菜的土地有擴種團生菜的現象,這些都有可能在後期供應階段有所表現,即便個别品種存在短時間賣難現象,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賣難的現象也不會太嚴重。

随後,一些蔬菜的價格還會繼續下降,也有一些蔬菜的價格降速會比較緩慢,還會有一些蔬菜價格會短時間有所反彈。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種植結構調整的幅度問題及天氣變化的因素。現在看來,這些因素對價格的影響相對溫和,不會出現太劇烈的波動。後期,蔬菜的“整體價格仍然會表現出穩中有降的走勢,也仍然處于季節性下降區間”。

新發地市場統計部供稿

編輯 / 張明璇

關注新發地 擷取更多菜價資訊

本文為綠松鼠(ID:xjbxinshipin)原創内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