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勤川:把青春的汗水灑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城鄉統籌發展網

城鄉統籌發展網-農家科技記者 劉早生 李朋 特約通訊員 陶險峰 張德祥

伴随着機器的轟鳴聲,一個個圓滾滾的馬鈴薯從土裡翻出,接連不斷地從傳送帶上散落下來,它們圓潤的身形展露在陽光下,閃爍着誘人的光澤。“看這馬鈴薯,個頭大得驚人,估計每一個都将近一斤重,這樣的産量,想要不增收都難啊。”在豐都縣仁沙鎮永坪寨村的一片馬鈴薯田中,分揀馬鈴薯的村民們臉上洋溢着收獲的喜悅,不禁贊歎道。不遠處,一塊醒目的标牌上書寫着:“馬鈴薯、蕃薯種植試點示範園區歡迎您”。這裡,是豐都縣十佳新農人餘勤川的創新創業項目,占地70多畝的園區,曆經初期的精心引育、中期的細緻調整,再到後期的規模擴能,如今已成為仁沙鎮新農人項目培育典範。

餘勤川:把青春的汗水灑在希望的田野上

▲ 餘勤川種植的“煙薯25”喜獲豐收

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不僅承載着農民的希望與汗水,更是見證着科技與傳統的完美結合。在餘勤川的帶領下,這裡所孕育的馬鈴薯、蕃薯種植試點示範成果正逐漸向更廣闊的田野推廣……

新“薯”光照亮歸鄉創業路

1991年,餘勤川出生在豐都縣仁沙鎮永坪寨村1組的一個貧困家庭。十五六歲時,年少的餘勤川為了減少父母的壓力,分擔妹妹的學費,先後前往四川、湖南、浙江等地打工。在外漂泊的10多年裡,他做過各種工作,但始終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事業。然而,正是這些年的經曆,讓他更加明白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也讓他更加珍惜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2015年,餘勤川在浙江紹興的服裝廠認識了徐女士。兩人結婚後,餘勤川心裡始終記挂着遠方的父母和兩個孩子。他深知,為了家庭的幸福和穩定,他必須做出改變。于是,他萌生了回鄉發展農業的想法。

這個決定并非易事。沒有經驗、沒有資金、沒有技術,餘勤川面臨着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豐都縣農廣校舉辦的高素質農民教育訓練班。在教育訓練班裡,他得到了專業的指導和幫助,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發展方向——種植“荷蘭15”馬鈴薯新品種。

“‘荷蘭15’是豐都縣通過魯渝東西協作扶貧産業項目引進的馬鈴薯新品種,該品種産量高,表面光滑、個頭大,商品性好,農戶種植的話,豐都縣農業農村委可以提供技術等支援,産業前景很好。”授課老師給餘勤川介紹。

有了政府部門的技術、政策支援,餘勤川頓時覺得心裡有了底氣。随後,餘勤川在村裡流轉了10多畝撂荒地和冬閑土地,并于2021年1月試種了10畝“荷蘭15”馬鈴薯。在豐都、棗莊兩地農技專家的指導下,餘勤川積極采用現代種植模式,實施地膜覆寫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等綜合配套內建技術,他的馬鈴薯種植事業逐漸步入正軌。

餘勤川:把青春的汗水灑在希望的田野上

▲ 餘勤川種植的煙薯25喜獲豐收

“種植的第一年,畝産就達到2000千克,産量比當地老品種增加了一倍多。”餘勤川說,“馬鈴薯産量雖然不錯,可是當年全國馬鈴薯的市場行情都不好,導緻馬鈴薯售價很低,基本沒有賺到錢。”市場的不穩定讓餘勤川面臨了新的挑戰,這也讓餘勤川倍感壓力,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但幸運的是,豐都縣農業農村委、豐都縣農廣校的專家及時伸出援手,幫他分析市場行情和産業前景,并告訴他還有很多優惠政策可以支援他的事業。

在專家的鼓勵下,餘勤川重振旗鼓,立志要把馬鈴薯産業做大做強。他不斷學習新知識,虛心向專家請教,努力提升自己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水準。他的付出和堅持也逐漸得到了回報。

“2021年上半年的馬鈴薯賣了8萬元左右,冬季馬鈴薯賣了近7萬元,年毛利潤達到10餘萬元。”餘勤川笑着回憶說。随着種植技術的不斷進步,餘勤川看到了擴大種植規模的巨大潛力。2023年2月,餘勤川夫妻倆在李家坪村渠溪河邊承包了70多畝沙壤土,擴大馬鈴薯種植規模。

規模上去了,效益也要跟着上去,餘勤川抓住每一次教育訓練考察學習的機會,向現代農業靠近。在一次重慶市農廣校的高素質農民教育訓練課上,他學習了農作物輪作、套作等提高複種指數的技術,并将這一知識運用到實際種植中。2022年5月下旬,餘勤川采收了春馬鈴薯後,種下20畝新引進的蕃薯品種“煙薯25”。“煙薯25”具有抗病性高和澱粉含量高的特點,長勢旺盛,表現出衆,鮮薯畝産達到3000多千克,比普通蕃薯高出近一倍。“煙薯25”蕃薯軟糯香甜,适合烤着吃,深受市場青睐,種植效益很不錯。

餘勤川:把青春的汗水灑在希望的田野上

▲ 餘勤川察看馬鈴薯長勢

“這些土地,一年不但能種植春、秋兩季馬鈴薯;收獲後在土地閑置期間種蕃薯和花生都是不錯的選擇,還能持續養護土壤。不規則的邊角坡地也可以利用起來種些蔬菜瓜果……”餘勤川通過合理的輪作、套作,使得土地使用率和農作物産量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土專家成為鄉村振興“領頭羊”

“餘勤川吃苦耐勞,尤其是在技術學習上更是一絲不苟、親力親為,常年穿梭在田間地頭,反複摸索,長期向專家學、向農民學、向前輩學,從初期的農業‘小白’逐漸成長為本地的農業土專家,播種施肥、防治病蟲害、操作農業機械等無一不曉、無一不精。”永坪寨村黨支部書記譚吉林說。

2023年,豐都縣保合鎮餘家壩村村集體要種植30畝馬鈴薯,特意邀請餘勤川前往現場調試裝置、提出意見、分享經驗。他積極地将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不僅提高了村民的種植技術水準,也帶動了周邊農戶增收。現在,餘勤川示範種植馬鈴薯70畝、榨菜30畝,套種蕃薯、花生、玉米20畝,水稻10畝。在自己發展農業的同時,還帶動周邊25戶農戶增收。

餘勤川:把青春的汗水灑在希望的田野上

▲ “煙薯25”喜獲豐收

“我家有5畝多土地,因兒女外出務工,我本人年老多病,導緻無勞力耕種,無奈隻好撂荒,現在流轉出去,每年可獲得1750多元租金。”村民譚新權是流轉土地給餘勤川的村民之一。在除草、栽種、收獲等農忙時節,餘勤川聘請本地勞動力務工,這些農活對勞動力的要求不高,60歲以上健康村民均可,有效擴大了農民受益面。全年可帶動務勞工員約30人,年平均工期約4個月,人均年增收在1萬元以上。

“餘勤川在發展自己産業的同時,不忘幫助周邊農戶共同發展,對馬鈴薯和蕃薯種植農戶,無償提供種植技術支援、共享銷售管道。尤其是推動當地農業實作一地三季,平均畝産值達8000元以上,極大地帶動了村民共同增收。”譚吉林介紹說。

看着眼前紮根的這片河灘地,餘勤川這位瘦瘦的新農人笑得更加燦爛,對未來的發展信心實足。他對記者說:“下一步,我還要再流轉土地,擴大種植面積,利用國家政策,将坑窪不平、大小相間、分散零碎的地塊改造成适合農業機械耕、種、管、收的高标準農田,把馬鈴薯、蕃薯、糯玉米等特色産業發展好,形成集種植、推廣、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産業鍊,帶動周圍村民一起種植,讓大家的日子更加紅火。”

《農家科技》(202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