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原文、翻譯和賞析

作者:每日精華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紛争不斷,社會動蕩不安。統治者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擴張領土,頻繁發動戰争,導緻人民生活困苦。

在這樣的背景下,孟子遊說各國諸侯,推行他的“仁政”思想。他認為統治者應該以民為本,實行王道,關注人民的疾苦,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寡人之于國也》便是孟子與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通過論述梁惠王在治國方面的一些做法,展示了孟子的政治主張。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原文、翻譯和賞析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内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内;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原文、翻譯和賞析

翻譯

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真是用盡心思啦。河内遇到饑荒,就把那裡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内來;河東遭遇災荒也是這樣做。考察鄰國的政務,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沒有減少,我的百姓沒有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開始交戰,戰敗的士兵丢盔棄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來,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來。憑自己隻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

梁惠王說:“不行,隻不過沒有跑一百步罷了,這也是逃跑啊。”

孟子說:“大王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違背農時,糧食就會吃不完;細密的漁網不入池塘,魚鼈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時節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魚鼈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樣便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不滿,這就是王道的開端。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不要錯過繁殖的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數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複講給百姓聽,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在路上背負着東西了。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樣卻不能統一天下稱王的,還沒有過。

“豬狗吃着人吃的食物卻不知道加以節制,路上出現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濟饑民,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武器殺人’有什麼不同?大王您不要歸罪于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便會前來歸附了。”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原文、翻譯和賞析

賞析

《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的一篇經典之作,深刻闡述了其“仁政”思想。

這篇文章以其獨特的論辯方式、嚴密的邏輯結構和豐富的思想内涵,成為了中國古代政治哲學和文學藝術的瑰寶。

首先,文章運用了“引君入彀”的論辯方式,巧妙地将梁惠王引入自己設定的議題中。

孟子通過迫使梁惠王承認其治國之舉隻是臨時應付,并非真正愛民,進而揭示了其與鄰國之政并無本質差別的真相。

這種論辯方式不僅展現了孟子的智慧,也凸顯了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

其次,文章采用了“連鎖推理”的形式,強調了實行仁政要從不違農時、發展生産、解決百姓最基本的吃穿問題入手。

孟子認為,隻有逐漸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準,進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義”,才能使民心歸附,國家興盛。

這一思想展現了孟子對民生的深切關懷和對國家長治久安的遠見卓識。

在文章結構上,孟子展現了其嚴謹的寫作風格。

文章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紀,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分割。

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既展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内在聯系,又将全文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此外,《寡人之于國也》還展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他主張“保民而王”,認為隻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這種思想強調了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展現了孟子對人民力量的深刻認識和對民主思想的初步探索。

總的來說,《寡人之于國也》是一篇兼具思想深度和藝術魅力的作品。

它通過獨特的論辯方式、嚴密的邏輯結構和豐富的思想内涵,展現了孟子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文學才華。

這篇文章不僅對于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于我們今天思考國家治理和民生問題具有啟示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