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作者:雷科技

最近,曾以折疊屏手機聞名的柔宇科技,傳出被破産清算的消息。盡管柔宇迅速辟謠回應,但它深陷困局卻已是不争的事實。

在很多媒體的報道中,柔宇都是折疊屏手機的鼻祖。但這是一個誤會。

2018年10月,柔宇科技釋出了其首款折疊屏手機——Flex Pai,比三星、華為、OPPO、vivo等頭部手機廠商都要早。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柔宇科技官方)

但在更早的2017年,中興和美國電信公司AT&T攜手,釋出了廣義上的第一款國産可折疊手機中興Axon M。

除了不尋常的産品形态,這款産品采用了骁龍旗艦處理器,标配4GB+64GB存儲規格,整個機身均由玻璃和鋁合金打造,首發時的起售價達到了724.99美元(折合當時人民币5242元),比同年iPhone 8(699美元)還貴,是不折不扣的旗艦産品。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ZTE)

在這款裝置釋出時,中興高管曾經表示:

盡管移動技術生态系統和消費者習慣在過去幾年中發生了變化,但智能手機體驗在這段時間裡隻有輕微的變化。直到今天,中興Axon M将成為智能手機功能重大轉變的開始,消費者的移動體驗将會發生重大改變。

中興高管隻說對了一半,如今可折疊裝置确實成為了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方向。然而作為一代先行者,中興Axon M在當時卻沒有取得成功,反而是被媒體評價和市場表現雙雙抛棄。

讓人意外的是,大量AT&T定制機卻跨越重洋來到國内被發燒友們把玩。七年後的今天,我在閑魚上以不到三百元的價格買到了一台。今天再來把玩當年的折疊屏鼻祖手機,真是别有一番趣味。

以下,便是它的故事。

「折疊」曆史悠久

如果我們撥動腕表上的時針,回到十年之前,你會發現市面上的智能手機并不是隻有直闆機一種形态。

在那個智能手機野蠻生長的年代,幾乎每家廠商都在嘗試着不同的解題方法,沒有人能夠确信iPhone的做法就是對的,什麼雙屏手機,什麼透明手機,還有摩托羅拉推出的裡程碑、後空翻、胭脂盒,那個時代的很多機型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Sharp AQUOS Crystal)

在其中,最吸引人的産品形态,便是能在小機身内融入大螢幕的「折疊」。

事實上,有關折疊裝置的設想,最早在二十年前便出現了。

在MWC 2006上,荷蘭公司Polymer Vision(Philips旗下螢幕公司)展示了最早的可卷曲概念和可折疊概念電子書Readius,該機配備了一塊5英寸可折疊電子墨水屏,整機形态和柔宇手機類似,但最終因為公司破産而未能推出。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Readius)

至于全球範圍内第一款可考的折疊手機,是富士通的雙屏概念手機。該機在Catec 2010上展出,外觀看上去就像用一個合頁粗暴地将兩塊螢幕連接配接了起來,但這款産品基本奠定了内折手機的形态。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富士通)

2012年,世界上首款量産雙屏手機和首款折疊平闆都在日本誕生。由日本公司京瓷推出的Kyocera Echo采用了獨特的滑蓋設計,而由索尼推出的Sony Tablet P則采用了如今相對大衆的内折設計。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京瓷)

次年1月,NEC與NTT Docomo聯手推出了NEC Medias W N-05E。和前面兩款産品不同,NEC Medias W采用了外折設計,輔助螢幕可以折疊在手機後面。相機可以随着螢幕一起旋轉,隻要一顆鏡頭就可以面向前方和後方進行拍攝。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NEC)

雖然這些産品看着非常酷炫,但是從當時市場的反響來看,消費者們普遍不認可這種「将兩塊螢幕拼湊在一起」的設計,除了顯示效果不佳,軟體适配上的問題更是讓人苦惱,這讓上述三款量産産品遭遇了程度不同的滑鐵盧,「折疊」裝置是以沉寂了整整五年時間。

然後,就到了我們今天的主角——中興Axon M。

初見國産折疊屏鼻祖

來,讓我揭曉中興Axon M的廬山真面目。

在沒有打開的情況下,中興Axon M看上去就像是一款超厚的5.2英寸手機,考慮到2016年小米釋出了全面屏手機MIX,這款手機的正面設計放在2017年也是毫不起眼,螢幕上方的閃光燈和攝像頭還顯得比較突兀。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因為鉸鍊在機身右側的緣故,中興Axon M的所有按鈕都在左邊緣,自上而下分别是SIM卡槽,音量鍵、 附帶指紋識别功能的電源鍵以及一顆放在今天高機率會被稱為「AI鍵」的快速啟動按鍵。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按鍵放在左側,意味着這款産品的使用邏輯和蘋果iPhone、三星Galaxy手機以及絕大部分安卓手機都是相反的。

以我的親身經曆來說,我有不止一次拿起手機,拇指按了一下電源按鈕,才意識到我把它倒置了的經曆;也遇到過在橫置螢幕的情況下,想按音量鍵卻按在快速啟動按鍵上的情況。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至于這顆快速啟動按鍵,我可以輕按兩下它以啟動相機,或是長按它以啟動我配置設定的應用程式,以這種方式啟動的視訊類應用會直接進入全屏模式,大緻能為急着看片的使用者省下幾秒時間吧。

看到這裡,中興Axon M确實不像一款旗艦手機,甚至設計放在當年也有些笨拙。

但就像前文所述那樣,Axon M有一個特性,這是其他手機所沒有的,那就是隐藏在機身背面的第二塊螢幕。

中興Axon M的正反面各有一塊5.2寸1080P LCD螢幕,翻開機身,兩塊5.2寸小屏就會組成一整塊6.75寸「大屏」——這個尺寸放在當時确實有些驚豔,但是放在今天已然平平無奇。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和今天的折疊屏放在一起,很容易就能看得出Axon M這款産品的不同。

那麼問題來了,有了那麼多前車之鑒,到底還有什麼操作是在一塊螢幕上實作不了,必須在兩塊螢幕上去做的呢?

為了解決這個實用性問題,不同于今天的廠家為軟體做适配,中興為這款産品設計了四種不同的硬體顯示方案,可以通過點選主螢幕底部的M鍵對顯示方式進行切換。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首先是最簡單的模式,稱為「Single模式」。顧名思義,當我合起裝置時,Axon M就會進入這個模式,此時隻有手機正面的螢幕會被點亮,使用者也無法自主切換到其他模式。

然後是「Expanded模式」,也就是如今大部分可折疊裝置的邏輯。此時Axon M的兩塊螢幕會合并為一塊大屏,除了略作适配的Chrome、YouTube等海外應用,即使是沒有專門針對大螢幕優化的應用程式,也可以通過設定中的強制全屏運作選項來開啟擴充模式。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從我個人體驗來看,這個模式算是最接近目前折疊裝置的使用方式,然而在很多情況下我真的找不到使用擴充模式的理由。它确實提供了一塊更大的螢幕,但代價是被一條邊框将螢幕從中間割裂開來,對于我這種連螢幕中間的折痕都要斤斤計較的人來說,要我這樣看視訊還不如就看一邊螢幕呢。

哦對了,在哔哩哔哩豎屏模式下,視訊正好占據了一般螢幕,剩下的部分則可以浏覽評論區或更多推薦視訊,算是個理想的使用場景了。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接着是「Independent模式」,這個模式允許我并排運作兩個應用程式,算是一種在沒有平行視界和分屏模式下的解決方案。你可以同時運作百度地圖和筆記應用,或者是同時運作哔哩哔哩和百度貼吧,從理論上看,它可能是所有模式中最有用和最實用的。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最後是「Mirror模式」,Axon M可以在兩塊螢幕上顯示相同的内容。按照中興當時的設想,這個模式是給人們将手機折疊成帳篷狀的位置,并一起觀看視訊用的,而在我看來,這個模式基本上就和今天的可折疊裝置宣傳用懸停功能當手機支架一樣實用。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作為一個标準的折疊屏使用者,上手Axon M的體驗比我想象中還要簡單。

能夠在當年裝置上擁有這樣的大屏體驗确實很有趣,當我需要多任務處理并打開兩個應用程式時,Axon M的體驗顯然是高于同年産品一大截的。在更大的螢幕上玩遊戲也确實能讓我感覺更加身臨其境,受益于這種自上而下的設計,大部分虛拟按鍵位于螢幕底部的遊戲操作起來感覺都挺不錯。

技術不成熟導緻體驗缺陷

受到當時技術限制,Axon M在展開狀态下的體驗其實是有不少問題的。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首先,為了塞進整整兩塊螢幕,Axon M的厚度來到了12.1毫米,重量230克,在當時手機集體減重的情況下算是一個相當另類的存在。不僅如此,因為電池在手機的一側,這台機子的重量是完全不對稱的,即便有CNC切邊,但是Axon M的手感還是有點稀爛。

當你完全展開手機,使用這塊大屏的時候,螢幕的中間永遠都會有一條黑色邊框迫害你的沉浸感。此外,Axon M的兩塊螢幕普遍存在着色差現象,我手上這台副屏的顯示效果就明顯要比主屏黃上不少,在純白的背景下還是挺影響螢幕觀感的。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對了,讓中興Axon M遭遇滑鐵盧的還有性能配置。

作為一款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産品,Axon M并沒有配備當時最新的骁龍835處理器,而是更早一代的骁龍821處理器,而這恰好是口碑相差巨大的兩代産品,而等到Axon M進入國内市場的時候,高通骁龍845處理器都出來了,性能差距進一步被擴大。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不僅如此,Axon M獨有的折疊狀态,使其性能釋放變得更差。我手上這台Axon M的安兔兔跑分倒是還有26w分,但是隻要在「Independent模式」稍微操作一下,整機就會變得滾燙無比,金屬機身更是加速了機身溫度的急劇升高,随便打個王者榮耀都很難頂。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對産品形态的追求,導緻這款産品最終隻能塞進一顆20MP單攝,而且這顆鏡頭還被設定在機身的正面,這導緻我每次想拿它拍照還得自覺翻轉一下手機,而且所有調用相機的應用程式(如微信語音)在雙屏模式下的運作效果都非常糟糕,給人以一種小米MIX 2同分異構體的感覺。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不過要論拍照效果的話,其實Axon M的日間成像倒是還可以,算是個小小的驚喜了。

看似“荒謬”,實則“偉大”

在中興Axon M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很多熟悉的東西。

比如說,希望能夠将大尺寸智能裝置塞進口袋的産品閱聽人,對比同期産品更碩大且厚重的機身,為了産品形态而一再遭到妥協的硬體配置,以及對安卓應用大屏适配能力的高度質疑。

事實上,讓中興Axon M和更早的雙屏裝置做出明确區分的,正是這些獨特的軟體功能,不論是強制全屏運作應用、左右視窗同步顯示、運作多個應用程式或是帳篷模式觀影,這些都是像Kyocera Echo這樣的前輩産品根本無法做到的體驗,更是如今折疊屏裝置幾乎必備的标準體驗。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雷科技)

而這,也讓中興Axon M成為了第一款可以真正執行雙屏裝置想法的折疊手機。

然而如此多的軟體問題,搭配上割裂感十足的設計以及落後當時整個行業接近兩代的核心配置,共同構成了這款定位略顯尴尬的産品,它的存在一度讓業界懷疑折疊手機這個想法是否真的具有實際價值。

就像當時The Verge給它的評價一樣,“It is cool, but double the screen only brings us double trouble.”(它很酷,但是翻倍的螢幕數量隻帶來了翻倍的煩惱。)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The Verge)

幸好,随着技術疊代,如今折疊屏手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這些産品的争議,甚至被整個行業視為智能手機的未來。

除了華為、三星、小米、藍綠廠和摩托羅拉等科技巨頭,就連一向被認為不會跟随市場趨勢的蘋果也已經把釋出折疊屏裝置的計劃提上日程,這股趨勢似乎已經不可阻擋。

有趣的是,時至今日,中興Axon M上面的很多軟體問題依然存在着。很多安卓應用依然沒法适配比例獨特的折疊内屏,遊玩遊戲時的最佳選擇依然是比例合适的外屏,而廠商們推動的平行視界功能甚至比Axon M的「Independent模式」bug更多,如何做好折疊屏的背景應用切換依然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vivo)

不同的是,硬體的大幅提升,讓今天的可折疊裝置在基礎體驗上好了很多。和當代旗艦同步的核心性能,媲美入門款旗艦的影像能力,更大容量的電池,更加平坦的螢幕,就連機身重量都和如今的超大杯産品相差無幾,越來越接近日用手機的範疇。

至于中興,時隔七年之後,他們終于在今年MWC上展出了最新的折疊屏手機。這款Nubia Flip可能不是今年最旗艦的産品,但絕對可能是沖擊最低定價的豎折手機,中興依然是那個特立獨行的手機廠商,隻是現在它們的暢想裡,多了一絲務實的味道。

不到300元,我買了一台國産折疊屏手機

(圖源:中興)

問題在于,回歸務實的中興,是否還能在這個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