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靜觀NBA | 由穆雷曼巴式的比賽,想到的兩件事

靜觀NBA | 由穆雷曼巴式的比賽,想到的兩件事

穆雷加時絕殺了凱爾特人。這是老鷹4天内第二次擊敗綠軍。

靜觀NBA | 由穆雷曼巴式的比賽,想到的兩件事

1

對綠軍來說,這不算大事。正常賽,綠軍無欲無求,他們就算一直輪休到季後賽開始,也不會對季後賽的前景産生什麼影響。馬祖拉依舊讓主力們正常出戰,除了為了鎖定對西部球隊的主場優勢,也是時間太早,沒辦法現在就躺,球員狀态需要比賽延續,轉播、評獎、資料方方面面也都需要比賽支撐。

但壓力不足,導緻心态無可避免地放松,這應該是确定的。起碼你在比賽中看不到綠軍太多的收縮刷卡,老鷹要一打一,那就讓他們打好了。至于籃闆保護的積極性——這是馬祖拉平時比較強調的部分——綠軍基本等于沒有,而老鷹拼得很兇。

綠軍大可以忘掉過去4天發生的事情。隻是在季後賽開打不久前,連續輸給潛在的首輪對手,起碼是給對面的信心加了砝碼。老鷹目前排在東部第10,落後東部第8的76人5場比賽,約等于沒希望追上。跟第9的公牛咬得緊。最好的劇本是,附加賽先斬公牛,然後去客場再赢一場,這樣他們才能跟凱爾特人碰面。

如果可以選,綠軍首輪最想打哪個?

靜觀NBA | 由穆雷曼巴式的比賽,想到的兩件事

首推當然是公牛。你根本無法想象公牛爆冷拿下綠軍的畫面,甚至拖到2-4的希望都不大。公牛中鋒位置的機動性決定了,他們沒辦法防五外,而你自然不能指望公牛靠不怎樣的空間和中距離硬解,夯碎綠軍不俗的護筐跟單兵防守。一邊是鐵騎奔騰萬箭齊發,另一邊是全靠腿跑的刀斧手,這不是一個次元的較量;

次選呢?

次選還真的不好選。

綠軍不會想打熱火的。雖然沒人知道熱火的季後賽傳奇劇本有沒有續費,但你可以确定,斯波收藏有購買這項服務的充值連結。

步行者呢?

本賽季,算上錦标賽,兩隊打了5次,綠軍3勝2負,戰績占優。但整個賽季才輸了17場的綠軍,能輸給步行者2次,有一場還是比一般正常賽重要一些的淘汰賽,那麼步行者之于綠軍大概是個讨厭的角色。

步行者進攻效率聯盟第2,哈利的魔法固是略有降溫,這支球隊的支配球能力、投射能力、快攻能力和多條線進攻的發散性仍是防不勝防。步行者不擅防守,但他們也不怎麼放三分,這跟綠軍喜歡簡單掩護走位創造小空位三分的習慣正經撞上了。截止日拿到西卡,還提升了鋒線對位高度,這在季後賽或許能看到效果。

步行者的特點,有機會給綠軍制造一點麻煩。

那就選76人吧,這組打出條件反射的CP,已經讓人很難想象出現不同的結果。打這個老對手,綠軍心理優勢巨大。恩比德賽季末複出,什麼狀态也未可知。

不過,綠軍也需要注意到,76人的鋒線防守提升了。我不确定這在對陣凱爾特人時有多大作用,這取決于他們屆時如何用人,畢竟巴圖姆、烏布雷的綜合能力各有缺陷,而另兩個強援希爾德和洛瑞都矮。

但納斯可能會拿出更瘋狂的防守政策,76人的侵略性或許會比以往的版本來得瘋狂。這種變化當然不一定有用,恩比德能否在輪轉中跑赢綠軍三分線上的轉移球,這有懸念,但你不會喜歡一個增加了未知變量的老對手。

或者更直接地講,如果恩比德不是隻打了半個賽季,他們不會是東部第8。這本該是第二輪甚至第三輪的對決。

靜觀NBA | 由穆雷曼巴式的比賽,想到的兩件事

那麼,綠軍選最近赢了他們2次的老鷹又如何?

首先,綠軍近兩次跟老鷹交手,當然不是最佳水準。我們假設綠軍隻擺出了80%的認真臉,這沒問題;

第二,兩隊季後賽的預期交手,比賽形态上跟今天相比,倒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先是兩邊各自守沉退,比擋拆持球投。等各自忍不了之後,開始增加換防,拼一打一。

季後賽提升強度之後,難度還會是這樣“工工整整”的劇本嗎?

至少去年兩隊首輪相遇,大緻就是這麼個劇本。馬祖拉大部分時間沉退,少部分時間換防。斯奈德知道綠軍這麼守的弱點在哪,于是球隊把持球投執行力拉滿。系列賽打了6場,綠軍自是沒什麼翻車風險,但他們沒把老鷹幹崩倒有點出乎預料。老鷹是一支後場持球投大拿控衛驅動的擋拆型球隊,對沉退防守為主旋律的綠軍來說,這個特點,略讨厭。

本賽季,老鷹持球投有效命中率聯盟第1,場均持球投出手次數聯盟第6。隻論軍訓中鋒,老鷹在東部是個狠角兒。

“好家夥,作者你什麼意思?戰績遙遙領先,百回合淨勝11.3分的綠軍,難不成打個首輪也不穩了?”

不不不,綠軍首輪不管打誰優勢都很大。隻不過,相比再往前一些年,一支百回合淨勝分過10的球隊的季後賽首輪,不管打哪個第8名,預設4-0都是最合理的結果。而現在會不會如此碾壓,說實話,我拿不準。

聯想到西部類似的局面,以及去年季後賽上半區球隊紛紛翻車的場面,這能說明什麼?

我們可以想到很多解釋,比如,附加賽規則加劇了季後賽邊緣區的競争,巨星老中青三代同堂強隊變多,三分時代強隊魚塘區炸魚分差變大導緻淨勝分虛高,等等。但不管什麼理由,聯盟目前這個局面,都說明:

卷是真的卷;

季後賽大家依舊至多打4個對手,由于卷,強隊變多,導緻了上半區球隊比之過去晉級難度提升。

下半差別氣餒,上半區也别以為穩了。

2

靜觀NBA | 由穆雷曼巴式的比賽,想到的兩件事

楊已經休戰一個多月了,這期間老鷹10勝7負,比之賽季勝率還略有提升。老鷹同期防守效率排名聯盟第16,而他們整個賽季的防守效率排名第26。雖然這裡面或許有遭遇對手不同,吹罰尺度調整的影響,但沒有楊,老鷹防守提升倒也不需要怎麼細琢磨。

真正有意思的是,老鷹在這期間進攻沒掉,不管是排名還是絕對資料,完全沒有比楊傷之前差。

這似乎也不難解釋,老鷹确實還有楊之外的發起方式,今天對凱爾特人,穆雷吃下了42.9%的回合占有率,打了一場科比式的比賽——加時賽連續三次軍訓波神的中投太炸裂了——光是穆雷過去1個多月,場均就能拿下26.5分+9助攻,這已經是标準的聯盟一線主攻手的産量,效率卻沒有崩。穆雷之外,老鷹後場還有博格丹,鋒線上的亨特、傑倫·約翰遜、貝(雖然雙J和貝這期間各有傷缺)等等,都能扛一點輸出。

大家分一分,把楊的那一份給補上了。

是以,楊對老鷹沒用了嗎?

不能說的這麼絕對。如果老鷹主攻資源真的充盈,穆雷不至于一場投44個。沒有楊的時候,老鷹有備案,但以賽季尺度而論,你不能永遠讓穆雷扛這麼重的擔子。

那麼,找個更便宜的、防守好一些的選擇,會不會比楊......

我不知道啦~

但老鷹當初拿到穆雷時,有關他和楊的相容性問題就有過讨論。我們假設一支球隊比賽正常運轉,需要100點持球資源,那麼楊+穆雷+其他人,大概得有個180點,拿去楊這半壁江山,還剩90點。大家提升一點強度,把不足的10點補上,100點又夠了。

靜觀NBA | 由穆雷曼巴式的比賽,想到的兩件事

平時多餘的這80點投資,是不是就浪費了?

這是配隊最有趣的讨論之一。高球權的球星合作,溢出現象必然存在,也有各自的處理辦法。楊和穆雷都是控衛,功能性重疊嚴重,還都得首發,這個問題相對不好處理,要實作1+1等于2,不容易。

是以,不該溢出囤積持球資源了?

那也不見得。

如果湖人不是在詹姆斯之外又囤了幾個能投籃、能組織的後衛,他們最近恐怕不會在詹姆斯缺席時如此遊刃有餘。湖人有預防老球星休戰的需要,這種準備就顯得更有價值。勇士在庫裡缺席時進攻發起便秘是不錯的對照組。掘金的發起資源則是緊巴巴地剛好夠用,沒有一點富餘——雖然他們的二陣赢了快船。

各自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大體上,缺人時其他人能分擔任務,人全時各自讓出球權後還能做點别的工作,讓持球資源有一定彈性,這可能是最理想的狀态。

靜觀NBA | 由穆雷曼巴式的比賽,想到的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