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鼓勵式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效果最大化?

“鼓勵式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效果最大化?

寫在前面:

在統編版國文五年級上冊教材中有一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文中說到七八歲的孩子寫了一首詩,母親評價為“精彩極了”,而父親評價為“糟糕透了”。

教學之外我進入了思考。

日常生活裡,文中母親的評價往往以溺愛出現,父親的評價往往是打壓式教育的典型。

這都不是我想要的方式。我所向往的鼓勵式教育,是建立在有理有據的基礎上,給予孩子看見,并且讓孩子能夠認可自己。

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呢?

 周五

觀點 

全文共3529字,閱讀時間9分鐘

一、打壓式教育橫行,

導緻孩子自我否定

平時上課,每每提出一些問題,願意回答的學生很少。他們并不是不知該怎麼回答,而是害怕因說錯而被批評。如果不是常常接受到負面的評價,想必不會如此。

“啥也不是”是學生們的口頭禅。在這背後,能夠感受到一絲戲谑、一些自我嘲諷,隐隐有“精神勝利法”的味道。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二:

其一:家長害怕在孩子面前失去權威。

舉例來說,當孩子問家長一些問題,一旦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家長并不願意承認,而是出于面子的考慮,會反問孩子想這些問題有什麼用,不如想想如何提升自己的成績。

那麼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

比如孩子問父母為什麼人在哭的時候會流淚。家長見到這個問題或許一時摸不着頭腦,不過倒也不必慌張,大可直接承認,并且鼓勵孩子一塊去搜尋答案。

當搜尋過後,會發現這個問題目前并沒有确切的解釋,此刻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提出了一個好問題,發現了一個研究中的空白點。如此一來,孩子會發現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關鍵。那些孩子常有的奇思妙想也不會在成長中逐漸消失。

每個孩子都有奇思妙想,讓我們呵護這些靈動的想象。

其二:家長常常拿孩子去和别人比較。

當卷成為時代的特點,孩子也經常接受到來自“别人家孩子”的同輩壓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也會有比較。

可是成年人在無盡的卷中都會想要選擇躺平,更何況是孩子呢?

面對的比較多了,孩子就會陷入自我否定。

有比就會有高下之分,家長拿“别人家的孩子”來比較時,并不是為了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勢,而是為了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身邊有這樣的案例。一年級的小朋友本來就很好學,能夠自己找學習資料。或許是害怕孩子驕傲,長輩告訴他你不能隻盯着四年級的孩子看,這還不夠,你應該和高中生比。

每個階段的成長時間可以縮短,但是階段卻不能跨越。在這些讓人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比較中,孩子隻能是想着逃避。

那麼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話——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夠接受孩子大部分時間的平庸以及偶爾的光彩。

我深以為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

無需對比,你是唯一。

如果真的要比,請讓孩子和之前的自己比,看到孩子的成長,并且給予鼓勵與肯定。

下文将呈現我在平時的實踐中是如何鼓勵孩子的。

“鼓勵式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效果最大化?

二、及時發現與鼓勵,

促進孩子自我肯定

前些年,班中有個女生平時不怎麼說話,有些自閉的傾向。

我知道雖說要鼓勵,但是也不能硬誇。倘若硬誇,就走向了打壓式教育的反面。是以,我決定從她的愛好入手,并且選取合适的機會,給予她肯定。

她是那麼喜歡畫畫。

為了講解漫畫作文,我另外找來了漫畫。

我喊她在黑闆上幫忙畫漫畫,她自然願意。我及時表達肯定,并且也請同學們對她的付出表示感謝。

到了兒童節的時候,我趁着節日又送了她素描本與畫筆,希望她能夠繼續畫下去。

後邊臨近五年級畢業,她寫了信件,并且還做了手工挂飾送我。

我相信自己做的那些給她帶來了良性的影響,并且她自己也能漸漸在畫畫時發現自己的價值。

在最近的教學中,班裡有個女生國文不能及格。我能明顯感受到她的努力,以及些許的掙紮。

她平時能夠每天在課外發讀書視訊,是以我以此事為契機,在上學期結尾的時候,送了小金屬書簽給她。并且在班中解釋,是因為她每天不僅按時讀書,還很認真。

誇孩子要公開誇,要讓孩子得到極大的肯定。

因為我小小的舉動,哪怕是過年期間,她依然每天讀書。到了本學期,我直接托她幫我每天劃定讀書的任務。

她從當初自己一個人讀,到目前能夠帶動全班一塊讀,我看到了她的進步。

有時候不得不感慨,孩子們缺的隻是一點小小的肯定。她在讀書中逐漸生成的成就感,遷移到了其餘的學習中,慢慢進入了良性循環。

她的成績從上學期的不及格,到這學期已接近優秀。

這說明我的做法見效了。

早在上學期,我就常說她早晚會及格。

實際上,我還是低估了她,她的進步超出我的預期。

班中還有另一個女生在寫作業上有障礙,之前想了不少方法都沒有見效。

“鼓勵式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效果最大化?

最近我在教學上做了一些改進:

讓每個學生都負責一個學習闆塊,并督促其他學生。

這一無意的措施竟讓她開始主動去學習,因為她想要催促别的同學。

我敏感捕捉到了這一點,并告訴她相較于之前能夠看到她主動去學習,很是驚喜。不過還是希望她以此為基點,不僅負責好自己的學習闆塊,也能夠慢慢延伸到其餘闆塊。

此外,班中有學生在書寫上不太工整。我建議他寫慢一點,試試看能不能稍微好一些。第二天,當他拿來自己寫的字後,我直接在班中展示,學生都不太相信是他寫的。

當然轉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稍一不注意,他就和之前一樣,是以需要及時肯定,并給出階段性的,切實可操作的建議,讓他自己明白如何把字寫好。

以上事例中我所做的種種嘗試,從表面上來看隻是簡單地去誇一誇孩子,實際上我的目的并不止在此。

評價本身天然意味着地位的不平等,如果隻是讓孩子從自己這裡得到成就感,無疑會阻礙孩子的成長。

是以,每每給予孩子口頭或者物質的鼓勵,我總是會說,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最大的鼓勵是孩子們從學習中體會到的那些收獲的快樂。而我,隻是一個引導者。

作為橋梁般存在的我,時刻提醒孩子到了以後要“過河拆橋”,因為有更大的世界在等待他們。

我個人的局限性不應成為他們的局限。

“鼓勵式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效果最大化?

如果不知道怎麼具體去誇孩子,可以參照我下面的文字。

本學期開學之初,我在班中舉辦了小活動,讓孩子們抽獎,有孩子抽到公開誇獎信。成文如下:

(向上滑動啟閱)

一封公開誇張淋霄同學的信

值得一切誇贊的張淋霄:

如果要誇你,就不能隻誇你。

要誇你時常挂在嘴邊的“你好”;要誇你臉上長有的“笑容”;要誇你每天跑得快快去開門。

要誇你的奇思與妙想,在你的腦中一定有着美妙的童話世界。你像是小精靈一般,在其中飛翔。我總是能夠在你的句子當中感受到靈動,我特别相信那是你的靈思在閃爍。到某一天,當這些東西能夠在你手下呈現,相信能給别人帶來不同的美感。

要誇你的耐力與專注,在你小小的身體裡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氣。那次校園運動會,你一個蹦蹦跳跳那麼遠,拼盡全力想要取得勝利。雖然中間不免摔倒,但是這并沒有阻礙你的前進。你總是想着把呼啦圈放遠一些,想着能夠一次取得更大的優勢。在玩乒乓球的過程中,當你還不能上台打球的時候,你和别人比拼颠球。我在你的眼中看到了名為專注的東西,那是對勝利的渴望,那是你進入了心流狀态。果真,你取得了勝利。又沒過多久,你就能上台打球了。連那些高球都能接到,而這些對别人都是有難度的。

要誇你的真誠與禮貌,在你的眼中我總能看到光。每每看到,内心的陰霾都會一掃而空。有很多東西已經在你的身體裡紮了根,真誠是養料,你的禮貌讓人如沐春風,嘴角上揚。

還要誇你對自己的高标準嚴要求,誇你對完美的追求,誇你抹掉眼淚繼續向前的勇氣。誇你是父母的好孩子,誇你是弟弟的好姐姐,誇你是老師的好學生,更重要的是誇你自己,誇不屬于任何人的你,誇那個為自己人生一往無前的你。

很遺憾,我能誇的隻是現在的你。我不知道你以後能發展到什麼程度,那是我無法想象的,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如果可以,我多麼想到未來的世界,看一看以後的你,然後留下一封誇你的信。

在走向更好的道路上,所謂高成績隻是不太值得一提的事,因為這是水到渠成。

不知這份誇贊是否足夠,如果有什麼不足,你能想到的所有誇贊,都很适合放在你身上。你可以自己把它們添加其中。

誇贊到此結束,你的成長不會結束。

在你“張”大的過程中,你會“淋”雨,可雨後自會有屬于你的雲“霄”。

某人

于二零二四年三月一日

農曆甲辰年正月二十一晨書

“鼓勵式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效果最大化?
“鼓勵式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效果最大化?

隻鼓勵,怕孩子自滿;隻打壓,怕孩子氣餒。

家長要做到的,是真正的“看到”,并且“感受”孩子。同時,平等的對待孩子。

這一句話看似簡單,裡面的學問卻很深。如果你找不到如何突破親子關系的那個口,如果你也在困惑和迷茫,那不如體驗童行「不焦慮父母俱樂部」——

作者 | 敗涯 

普通科幻愛好者,常在折疊宇宙寫文;

平凡教育實踐者,偶有奇思妙想在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