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作者:簡單心理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往往在一個家裡病得最輕」。

距離這句已出處不明的「流行語」在網際網路上廣泛深入人心的當今,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中對于「家庭系統動态」的關注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與此同時,精神科診斷和心理标簽依然被視作一種污名和攻擊。

家庭的問題,究竟是轉移到孩子身上的?作為父母和師長,我們如何真正看到一個青少年的需要?

我們與關注青少年家庭動态因素的心理咨詢師趙靜聊了聊。

以下是趙靜的自述。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趙靜,CPS 注冊督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師,從業 19 年,簡單心理學術委員會委員,簡單森林總督導、專家咨詢師,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心理咨詢專業副教授,台灣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博士候選人,北京理工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目前主要在簡單心理線下中心「簡單森林心理健康中心」開展臨床咨詢與督導工作。

01

孩子的問題,可能是家庭問題的替罪羊

前陣子我看新聞,兒童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越來越高了(注:《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高達 24.6%)。

在我目前主要供職的簡單心理線下心理咨詢中心「簡單森林」,在開學一個月的這個時間點,青少年來訪預約量通常達到高峰。集中在 3、4 月和 10、11 月,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因為「不上學」而來的。接受我督導的一些咨詢師在醫院心理科工作,他們會告訴我,這時候醫院的來訪也是特别多,他們都應接不暇。

為什麼會這樣?

我所了解到的是,在寒暑假之前,這些孩子已經進入到一種接近崩潰的狀态,表露出「我不想去上學」了。但父母可能沒有立刻反應過來,而是寄希望于放假,忍一忍,看看放假能不能調整一下?結果回到學校發現還是不行。

也許和中國小開學之後一兩個月内會有月考或期中考試有關系。還有一些情況是,孩子在假期裡被迫參加各種夏令營、冬令營,往往是一段時間的封閉營,完全脫離父母的照顧和支援,獨自适應新環境,産生很大的情緒消耗。等 ta 回去上學後,又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情緒壓力就會爆發出來。

這些不想上學的孩子,絕大部分成績還蠻不錯的。Ta 們可能突然遭遇學業的困難而不願上學,或是在學校人際交往遇到問題,再或者是爸爸媽媽對孩子學習期待過高,孩子達不到很受挫,沒有任何人可以了解,ta 也沒有其他辦法表達。

當然,不上學不能說明孩子有問題。通常我們的臨床評估會看孩子的社會功能是不是在發展,比如孩子的支援系統、跟家人的關系、跟同輩的關系、是否對外界好奇、會不會去做傷害自己的事等等。

比如一個孩子很長時間不上學了,但發展出了自己的愛好,也願意交朋友——隻要 ta 在往一個成長的方向發展,我覺得都 OK 的。

但也有一些孩子不願意上學是因為社交焦慮,無法和人交朋友。另外我們有一部分來訪,會有各種自傷行為,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表達痛苦,想讓爸爸媽媽通過 ta 痛苦的表現,真正了解到 ta 的需求是什麼,比如濫用藥物、用刀片劃傷自己……這個時候父母才開始醒悟過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是以,當遇到一個存在情緒困難的孩子,我們首先會要求整個家庭一起來評估。不僅僅是孩子,父母也要做評估的。

不管是精神科也好,心理咨詢服務也好,現在很多專業人士都會用一個系統的視角來評估這個孩子的困難——到底都有哪些因素造成了他目前的困難?

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進步。因為孩子出現問題,絕大部分都跟家庭的某些因素有關聯。從家庭治療的理論來看,孩子的問題,可能是家庭問題的替罪羊。

是以如果有家庭一起參與,常常會事半功倍,效率比較高。但也會有孩子不願意跟父母一起咨詢。那這種情況下,我會先單獨跟孩子工作,定期邀請父母加入會談,對家長進行一些心理教育,促進他們做出一些調整。

02

孩子是家庭的「情緒傳感器」

為什麼說孩子出問題,絕大多數和家庭有關?

最常見的是:父母的養育方式過度嚴苛、過度功利化,他們對孩子的期待很高,經常設定一些目标讓孩子持續地感受到焦慮和壓力。當孩子發現自己很難滿足父母的高期望時,可能就會促發内心的崩潰。

還有一類比較常見的,是孩子使用自己的「病」來表達家庭關系沖突。

比如父母之間整天吵架或者冷暴力,或者媽媽和奶奶之間關系有沖突——當整個家庭氛圍非常緊張,或者當家庭裡的很多情緒沒有健康的出口來表達時,孩子就會成為家庭情緒的傳感器。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 《電擊女孩》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可能會在家中突然情緒爆發,焦慮、憤怒、或是表現出一些精神病性症狀,其實這是代表整個家庭來表達一些問題。

為什麼孩子會成為情緒沖突的傳感器?因為孩子對父母和家庭是非常忠誠的。這本身也是過往很多家庭咨詢相關的理論主張:孩子往往在潛意識中忠誠于父母,哪怕他看上去很逆反。

另一方面,父母對情緒的處理方式,往往也會「代際傳遞」到孩子身上。有一對暴躁的父母,孩子往往也會有很暴力的表達,比如歇斯底裡、争吵等等,這也是孩子對父母的忠誠。但當孩子那樣表達的時候,父母就覺得他有問題了,需要去看精神科、做心理咨詢。

也有一些來咨詢的青少年,經曆了家庭重大變故。比如父母離婚、父母一方去世等,這是很現實的部分。

另外我還有一個發現:絕大部分的來訪家庭中都有老二,或者是有中間兒(排行中間)的多子家庭。孩子可能覺得被父母忽視了,父母對我的愛不夠了。

我個人覺得,這跟青少年處在一個巨變的成長時機有關。孩子到了青春期,表達需求的方式變了。不再像小孩那樣直接哭,或者要抱抱,而是需要「爸爸媽媽來猜我」的,而且 ta 們也可能會通過「拒絕」來表達需求。

到家長這一側,體感上會覺得「這個孩子跟我疏遠了,好像不需要我了」,也往往就不會特别主動地去想:哦,一個青春期的老大,ta 有什麼需要啊?需要我陪 ta 聊天嗎?

青少年在巨變,爸爸媽媽也要學習怎麼跟上他們的成長節奏。他們要學習尋找那個恰當的點,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03

「抗拒改變」的家長

父母普遍願意配合。不過在潛意識層面,很多父母仍然不願意承認孩子的狀況跟自己有關。

即使他們意識層面明白,噢,跟我有關系,或者跟我們的教育有關系;但在情感層面,他們還是很難真誠地、抱着虛心的态度說自己需要改變。

他們往往覺得:如果我有問題,那我這麼多年不是也正常地過來了?我怎麼沒有要去精神科看病啊?我怎麼能工作,到孩子這兒就不能上學了呢?你就得服藥,你就鬧死鬧活呢?是以他們的實際想法是:我會配合,但問題出在孩子這裡。

當然在心理咨詢中,我們是絕不能站邊的,不能評判誰的問題更大,誰的問題更小。隻是說某種意義上,成年人的價值體系會更僵化,松動起來更有難度。

其實家長也很努力地想知道孩子怎麼了,想知道自己該怎麼做,甚至希望聽到别人告訴他:作為父母自己存在哪些問題。好像指出了問題在哪裡,對改變就有很大的幫助。

但實際上,從「知道我的問題在哪裡」,到知道怎麼去改變,到真的在内心把這些東西全部消化、運用在他現實的生活和關系中,那将是一個漫長的階段。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 《奧麗芙·基特裡奇》

改變完全不能僅僅通過「指出你的問題在哪裡」就奇迹般地發生。有很多家長熟知養育理論,但孩子還是沒有發生變化。

有一些超理性的來訪者也是如此。遇到困難後下意識不斷地追問:那我該怎麼辦?具體我該怎麼辦?

于是我們反複去論證,其實認知和意識層面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我們的情感如何、我們内心的沖突如何。

很多人在人生過去的三四十年,習慣了所有東西都要在認知層面去論證清楚,才會感覺到可控,感覺找到了答案。但問題恰恰就在這裡。

情感、内心、潛意識……很多東西并不能通過超理智的方式去呈現,這才是心理咨詢的更深層的意義。

04

「忠于父母」的孩子

在心理咨詢中,青少年的「行為改變」有可能會發生得非常快。不少孩子隻是經曆過幾次咨詢,就會回去上學。

一方面我覺得孩子本身的成長空間非常大,隻要家長稍稍有一點變化——不管是家庭氛圍改善,家長之間的關系有所緩和,還是說父母的教育理念有一些變化——青少年會非常敏感地 get 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或者是「父母好像也在努力做出調整」的事實,于是很快就會表現出一些積極正向的部分。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 《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另一方面,坐在心理咨詢室的孩子,大都是成績非常好的、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

Ta 們本身非常忠誠于父母。Ta 們自身有很多内疚,也想要迎合爸媽的期待(比如:能去上學),是以當 ta 們在咨詢中獲得一些支援力量,可能很快就會進入他當下的社會角色職責(比如:去上學)。

能上學,通常是一個顯性的名額。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回到正軌了,已經沒有問題,就立刻叫停咨詢。

從職業倫理的角度來講,如果來訪者主張結束(對于未成年人來講,則是作為監護人的父母),我們是無權阻攔的,必須尊重來訪者的自主決定權。但咨詢師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拒絕上學的情況反複發生,過一段時間,孩子還是會回來。

反複的原因是,孩子的内心成長還不足夠紮實。Ta 可能隻是在咨詢的幫助下,當下産生了一些應對現實的力量,但還沒有形成一套很強的内心适應能力,比如說對人際關系的處理、對自我的滿意度、對環境的适應等等。如果這些方面都實作了比較好的發展,我們才會主動跟家長和孩子讨論結束咨詢。

05

隐形的家庭「情緒戰争」和「調停者」

很多時候,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心理發展任務在青春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轉變。

過去 ta 們可能是父母的貼心小可愛,但進入青春期,父母怎麼看 ta 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同輩怎麼看 ta、老師怎麼看 ta 的比重上升。

這個時候,如果是一個高控制高焦慮的媽媽,可能會有非常大的挫敗感和失控感(當然這跟「缺失的父親」也有關系,因為父親的離席和不在場,可能會促使媽媽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這是中國家庭動态中一類典型的三角失衡,在本文中就不展開了)。

她可能會想:我那麼愛你,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現在怎麼就突然變得不聽話了呢?你現在怎麼回來就把門一關,完全都不跟我講任何事情?

如果高焦慮、高控制的媽媽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通常會加強對孩子的控制。比如你不能晚回家、你不能用電子産品、你回房間不能鎖門。孩子看一點手機就會覺得要手機上瘾了,打一點遊戲就會說你現在要失控了。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在咨詢室裡,咨詢師作為一個外來者,我們要觀察家庭角色之間的情緒戰争是如何被引發的,然後對這個家庭原有的系統進行一些擾動。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媽媽正在喋喋不休地控訴孩子存在的各種行為問題:……你現在不形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以後怎麼辦?……這時孩子坐不住了,開始站起來在咨詢室的角落東躲西藏,拒絕有任何的回應。這時,我會幫母子共情和表達需求,幫他們看到剛才的互動中發生了什麼?什麼情況下,孩子會退縮和焦慮?其實往往是父母在表達焦慮時,這個孩子開始無法承接和消化這種感受,并産生了行為上的變化。

還有一些孩子,ta 們會自願成為父母關系沖突的調停者。

比如在家庭會談中,媽媽的言談中表達了對孩子某種狀況的擔心,這時爸爸在旁邊開始發話,語氣中充滿了對媽媽的蔑視,并開始指責媽媽的教育理念。原本乖巧的孩子在旁邊突然就開始發怒,尖聲叫到:你們别說了!你們别說了!

由于孩子的突發暴躁,問題的重心被轉移到孩子身上,父母之間的問題借此隐身。孩子無意中采用了引火燒身的政策,努力維系着父母之間的關系。

作為咨詢師,我可能會共情孩子這種不同尋常的反應,用語言化的方式确認 ta 的情感與需求。比如問問 ta:哦?你不想讓爸媽說話,是不是你覺得大家說話的口氣不好,你心疼媽媽(或者爸爸),你在替他們感到尴尬、不舒服?

所謂「擾動家庭之間的關系」,就是幫各方認識到自己的需求,幫他們認識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也幫他們去了解孩子的問題和整個家庭系統之間存在何種關系,推動每個成員的細微變化和調整,最終小變化會成為大改變。

06

作為父母,你要接近、要支援,還要限制

家長得有一個意識,去調整自己和孩子相處過程中的那種姿态。

但有一些家長的姿态調整得過快,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比如明明之前非常嚴苛的「三高家長(高期待高要求高控制)」,在孩子确診抑郁症或焦慮症後,突然變成「一切由着孩子來」的家長。學不想上就不上,想幹啥都行,這讓孩子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這可能是因為家長本身的人格特質裡面,有較多非黑即白的部分,缺乏彈性,内心的情感力量比較薄弱。對于這部分,家長也是需要被看到和支援的。

我剛剛說,青少年處于巨變期。從一個小孩到一個獨立的成年人,青少年正在向獨立的、有主見的、有自我決定權的狀态過渡,ta 需要有「負責任的家長」能在場。

有些家長放任「有精神診斷」的孩子想怎麼樣就怎樣,這個孩子真的就可能通宵玩手機、打遊戲、花巨額資金購買虛拟道具——這同樣也是青少年。

作為父母,你要接近、要支援,還要限制。你需要有一些彈性,但同時又不能完全放手,因為孩子的内心也是很渴望父母關懷的。這個恰當位置的尋找過程,可能會非常艱難、非常漫長。

不過,我們說父母要「限制不正确的行為」,不是讓父母去打孩子。

真的不能打孩子。

我瞬間想到,有很多高成就的成年來訪者,會講述到自己小時候被打的經曆。從世俗角度看,他們的社會成就确實很高,比如掙了很多錢,或者擁有很高的級别,但他們普遍存在一些底層的自我認同問題,比如經常覺得自己很糟糕、很差勁,也會在某些階段陷入極度焦慮、抑郁的狀态。

這也是暴力的後果。也許打孩子不會有直覺的負面結果,但暴力對一個人心靈的傷害,可能會厚積薄發地迸出來。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 《扪心問診》

另外我覺得,即使你在限制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時,「情感支援」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家長會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陪孩子。他們會機械地在網上搜一些文章說:你可以陪孩子吃飯、陪孩子旅遊,這就是陪伴啊。

但是,我們有沒有真的去問一問孩子,感受這個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在自己家庭内部,ta 需要的那個部分是什麼?

有的孩子真的隻是需要少一點打擊。當你看到 ta 有一點進步,給一些正回報,這就夠了。可能一個青春期女孩,她覺得能跟媽媽分享一點生活中有趣的東西,她就滿足了。一旦對孩子表達共情,ta 就會感覺好一些,ta 就會覺得自己又被看到了。

但是,每個孩子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需要的都不一樣。在 11-14 歲,甚至每半年 ta 的需要都會不一樣,這其實需要父母很耐心地去體會。

即便父母認為孩子的那種「需要」不合适,也是可以先去了解和看到孩子的需求(比如用語言化的方式告訴孩子:媽媽看到你很渴望像妹妹一樣,需要媽媽陪你),再去決定要不要「滿足」或者如何「有限度滿足」?

我們确實不能提供某些「超理智的」「條條框框」的答案告訴父母具體該如何做。

但如果這篇訪談,能夠促使一些有反思能力的家長,能多思考下自己的責任,我覺得那就很值得了。

采寫:江湖邊封面:《秋日奏鳴曲》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我所看到的「無條件的愛」,常常是子女給父母的|對話趙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