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保險不再“保本”,新中産的“保單”危了

當保險不再“保本”,新中産的“保單”危了

“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從保險業的發展來看,打破剛性兌付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當保險不再“保本”,新中産的“保單”危了

文 / 巴九靈(微信公衆号:吳曉波頻道)

去年7月,小巴的父母打算買一份理财型保險,中國人壽的,固定複利高達3.5%,收益鎖定終身。

小巴覺得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勸父母考慮考慮,畢竟如今收益率想達到3.5%的固收産品真的不多了。

結果父母怒了,一頓輸出打得做财經的小巴毫無還手之力:

“97年買的‘潇灑明天’,錢不是拿回來了嗎?現在股市虧死,存銀行才幾個錢,這是保本理财,懂不懂?”

當保險不再“保本”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投資最重要的原則有三條:第一條是保本,第二條還是保本,第三條是記住前面的兩條。”

在中國,确實有不少旱澇保收的保本型理财,理财型保險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近日《财新》周刊的一篇名為《處置問題險企》的文章中,一句看似不痛不癢的話,卻将“保本”的理财型保險推向輿論的中心:

“……據了解,正在修訂過程中的《保險法》草案中拟新增提出‘若被接管的保險公司資産不足以償清全部債務,或者依法進行保險業務轉讓的,經國務院準許,可以對保險合同進行合理變更’。”

何謂“對保險合同變更”?

簡單來說,假設你在某保險公司買了年金險,年化收益率是3.5%,結果保險公司倒閉了,根據《保險法》第92條,你的保單将被其他機構接手,保單上的收益率不變。這就是保險“剛性兌付”的合法性來源。

而“新規”後,接手的機構可依法修改既有的利率,這意味着利率可能變成1%,可能變成0%,甚至可能虧掉一部分本金。

有媒體說,理财型保險的剛性兌付将被打破。如果草案成真,意味着繼2018年《資産新規》出台,銀行理财産品的剛兌被打破後,中國高收益的保本型理财産品基本絕迹。

股市基金套牢、房價下跌,而當保險不再“保本”,新中産的資産還安全嗎?

當然,這一消息是否為真還有待查證,何謂“合理”變更也是模糊其詞,但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從保險業的發展來看,打破剛性兌付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這一切都和一個專業名詞有關:利差損。

當保險不再“保本”,新中産的“保單”危了

利差損:保險業最大風險

保險可簡單地分為兩類:保障型保險和理财型保險。

前者包括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等等,後者有年金險、分紅險、儲蓄險。

購買理财型保險,保險公司會給你承諾一個回報率,即為“預定利率”。跟說變就變的銀行利率不同,這個利率一旦确定,就會提供長期甚至終身的固定收益。

預定利率可以視為保險公司的負債,再算上管道傭金、營銷費、營運費等等,構成了保險公司的總融資成本。

那麼融來的錢投到哪裡呢?

從保險業的投資結構中可看到,以中國為例,43%是債券,11%是銀行存款,剩下的則是股票、基金、無擔保債、不動産、未上市股權等資産。

是以保險公司從客戶手中融錢,以債券和銀行存款為基底,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資産,成為了保險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

但是,一旦市場利率下調或資本市場疲軟,麻煩就來了:保險公司的收益會逐漸被壓縮,導緻無法覆寫負債成本,于是出現虧損,且由于預定利率是固定的,虧損便會越滾越大,最終蔓延到整個行業。

這就是保險業中的利差損,而大規模的利差損是保險行業最大的風險。

平安、國壽、太平洋可都吃過利差損的苦頭——史稱“利差損毒丸”。

1993年到1996年,為了和銀行競争,各大保險公司的預定利率長期保持在7%到10%,保險業也坐上了火箭,一飛沖天。

但是從1996年5月開始,央行8次降息,銀行一年期利率從9.18%一路降到2.25%。

可惜,方興未艾的中國保險業并沒有利差損的概念,銀行利率一次次的驟降,大多數保險公司卻誤以為是從銀行搶客戶的好機會,于是推出了不少利率8%以上的理财型保險産品。

顯然,保險公司高估了自己能力。加之當時中國投資市場魚龍混雜,投資項目并不景氣,同時監管對投資管道又多了限制,保險公司的實際回報率常年保持在5%以下,遠低于預定利率。

當保險不再“保本”,新中産的“保單”危了

即便在最景氣的2000年至2005年,整體投資回報率也才4.3%,保險公司卻不得不吞下1990年高預定利率的“毒丸”。

中國整個保險行業的利差損到底有多大,無法知曉,我們可以估測的是,在2009年11月在保監會召開的一場會議上,平安集團掌門人馬明哲無意中說了一句話:“平安的利差損大約有800億元。”

利差損的應對之法

為了處理利差損,各大保險公司自尋解藥。

比如,通過新業務去慢慢消化存續保單。甚至有報道說,一些保險公司強制員工及其家屬退保。最普遍的就是“用時間換空間”,即用低利率的長期保單去稀釋之前高利率的保單。

日本保險業也曾面臨利差損的困境,并在亞洲開啟打破“剛兌”之先河。

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利率下行,股市、房地産暴跌,不少銀行破産,保險業也未能幸免。

而在泡沫經濟時期,日本保險業把證券投資比例從40%陸續加到60%,這加劇了風險,使得日本銀行業的投資收益率十年間從8%左右猛地掉到2%到3%,無法覆寫負債成本,利差損風險爆發,保險公司“破産潮”便随之而來,其中不乏日産生命、東邦生命等曆史悠久的大型保險公司。

日本當時的應對政策有三條:

其一,接盤的保險公司調整産品結構,降低營運風險;其二,發行更多債券融資,進行海外投資,追求更高的回報。其三,修訂《保險業法》,規定若保險公司面臨破産,可以下調存量保單的預定利率。

換而言之,其實質是對原有客戶的“債務重組”。在利差損的壓力下,這是保險公司和客戶之間的一種無奈的妥協,倒不是最壞的選擇。

覆巢之下,仍有完卵。在這場金融風暴中,日本共7家保險公司倒閉,但所有的保單都沒有影響本金兌付,甚至有所盈利。相較股市、房地産的爆雷,保險在金融危機中“抵風險”的特質就顯露了出來。

當保險不再“保本”,新中産的“保單”危了

打破剛兌,大勢所趨

打破保險“剛兌”,日本已先行一步,下一個或許就是高速發展的中國保險業。

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估計,2024年至2025年,中國原保費收入增長将達到6%到7%,高于中國GDP增速,是全球增長的三倍。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中國成為僅此于美國的第二大保險市場。

然而正是前期發展過于“粗犷”,根據《财新》的預估,目前中國保險行業已經積累6000億元的高風險資産。

以往,伴随中國經濟的上行,保險業投資了不少高息資産,很大一部分進入了利息高、資金需求大的房地産行業,投資方式從購入股票到直接投資項目。

例如,2012年姚振華成立前海人壽,推出了萬能險,保費暴漲,随後開始在資本市場四處出擊。最著名的是當年的“萬寶大戰”,前海通過不斷增持萬科分散的股份,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并試圖控股萬科。直到深圳國資出面,前海才不得已在高位套現,前後總共賺走了300多億元。

然而到了今天,随着經濟增速放緩、投資收益率下降,風險資産會越來越多,利差損也會越來越大。

按照市場上3.5%到4%的預定利率,保險公司真實的融資成本已高達5%到6%。而目前30年期國債利率跌破2.5%,銀行大額存單收益率低于4%,在其他投資管道均不理想的情況下,僅靠國債和銀行存款很難彌補利差損。

這意味着,打破剛兌是大勢所趨,中國參照日本修改已簽訂的合同、更改利率的事實,或許已擺在台面上了。

從短期來看,必然會有一大部分行業資金流向收益更高的權益類資産,但長期來看,保險公司卸掉曆史的包袱,輕裝上陣,反而是利好。

畢竟,中國的保險普及率目前非常低,這意味着巨大的潛在市場。2021年,中國人均持有保單約1.17張,是美國的1/4;人均保費為400美元,是美國的1/10,是世界平均水準的1/2。普及率低加人口老齡化“紅利”,中國保險業的發展仍然是中國現代化的一環。

當保險不再“保本”,新中産的“保單”危了

正如吳曉波老師所說:

一個家庭沒有人壽保險,幾乎不是一個現代家庭。

中國的保險還能買嗎?

未來剛性兌付的可能打破,對保險公司是利好,但對于普通人來說,心裡就可能有點難受了:我手中的保單還有救嗎?保險還能買嗎?關于這兩個問題,結合業内人士的觀點,有三點值得探讨:

◎ 其一,選擇理财産品更加注重“品牌”,我們需要提前了解這家公司的資管能力、風控水準、過往的投資等等。反過來說,隻有當品牌價值被大多數人認可,保險公司才願意經營好自己的業務,不搞坑蒙拐騙,整個保險業也會良性發展。

◎ 其二,可以焦慮,但不必過分焦慮。打破剛兌從立法和實施上來講并非一蹴而就、任意妄為。修改法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真正的落實也有嚴格的流程。一般來說,新的法律都會進行“新老劃斷”,老産品有老辦法,按照各國經驗,除非遭遇重大危機,很少會對存續保單“動刀子”。

而即便有重大風險,保單危矣,國家的監管依然是非常嚴格的。金監總局局長李雲澤今年就透露:“大陸銀行業保險業資本和撥備總額超過50萬億元,我們還有金融穩定保障基金、行業保障基金,可以說抵禦風險的‘家底’非常堅實。”

◎ 其三,要做好長期低收益的心理準備,“保本理财”在未來很可能會是個僞命題,随着貨币的不斷超發,你還是該保的保,該花的花,或許真的隻有“恐懼才是最大的生産力”。

本篇作者 | 徐濤 |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 何夢飛 | 圖源 | VCG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