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清照

作者:冰馨記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這是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這也是李清照。

一篇《詞論》怼遍北宋文壇,堪稱“毒舌樂評人”。

這還是李清照。

01

李清照出生名門,父親李格非是當時著名學者,她從小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圍極好,曾寫道,“嫠家父祖生齊魯,位下名高人比數。當年稷下縱談時,猶記人揮汗成雨。”

意思是,常看見自己的父親與各界雅士暢談,大家各抒己見,說到激越高興處,竟然能揮汗如雨。這種熱烈的思想對話,給童年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啟蒙與影響。

李清照

02

李清照多有才?可從她強大的記憶力來看,據她在自傳性散文《金石錄後序》中所述:

“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

平日裡,她經常就讀書習文與丈夫趙明誠展開較量。提到一個典故,她可以馬上說出在哪本書的哪一頁哪一行。

03

李清照生活的時代,抵制女子習文的風氣相當普遍,像她那樣對創作的癡迷實屬罕見。耐人尋味的是,她從未對自己積極投入于寫作,流露出絲毫歉意或猶疑。

她甚至還作詩為自己的才華辯護。“學語三十年,緘口不求知。誰遣好奇士,相逢說項斯?”

就是說,我知道自己有本事,但我試圖沉默,不求聞達于世,恰恰是其他文人到處宣揚了我的名聲呀。

李清照

04

李清照不僅文才過人,她尋詩覓句的行動也很有意思。

據《清波雜志》記載:“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

一位女子在大雪天外出散步、循城遠眺,隻是為了醞釀靈感。這個舉動,既顯示出她的浪漫逸興,也讓我們看到創作佳句背後的艱辛,但李清照甘願這麼做。

05

李清照愛獨處,為此,她常常“掩耳厭喧嘩”。

典型的例子是,元宵節,在古代何其隆重的節日,大家都出門上街尋熱鬧去了。李清照卻謝絕所有邀約,一個人宅家圖清淨自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甚至簡陋的物質條件也沒有敗壞她的雅興,她仍忘我地沉浸在詩思中,她說,“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寝凝香有佳思。”寫詩,當然需要閉門謝客,在自己的住處焚香靜思才會有好的構思呢。

李清照

06

什麼是理想生活?李清照曾借一個夢道出。

這個夢可不一般,令她醒來後念念不已。夢裡,一些志同道合、風度潇灑的人聚在一起,大家進行着風趣的談話,“翩翩座上客,意妙語亦佳。嘲辭鬥詭辨,活火分新茶。”

每個人都足夠真實。争辯、嘲諷、談怪論,怎麼酣暢怎麼來。旺盛的焰火上還要有最新的茶,為才華滿腹的人們助興!

07

李清照不愛受常态拘束,在她筆下,刻畫了許多女性獨自出遊的活潑經曆。這在推崇“深閨女子幽居生活”的時風下,顯得相當新穎、大膽。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拟泛輕舟。”“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這,她還嫌不夠,說“似也恨,人歸早。”大自然風景如此美好,女子們卻要在日落前啟程回家,哎,真是讓人流連遺憾。

李清照

08

至于愛情,李清照和趙明誠不僅留下“賭書潑茶”的佳話,他們還是收藏事業上的戰友。

每當發現誰家有亡詩逸史或稀見之書,就借回家來,二人共同抄寫,常至深夜而欲罷不能。特别是遇到古人書畫和夏、商、周三代古器,必出重金以購買,甚至“不惜脫衣市易”。

一次,有人出示了五代南唐著名畫家徐熙的《牡丹圖》,索價20萬錢。夫婦二人費盡口舌,說動賣主把畫留給自己欣賞一夜。第二天,苦于籌錢無方,隻得又把畫還了回去。為此,兩人難過至極,“相向惋怅者數日”。

09

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曾和一個叫張汝舟的人再婚。婚後不久,當得知張汝舟是因觊觎自己的收藏才迎娶時,她果斷提出解除婚事。

她非常明白這麼做,會使“傳者無不笑之”“難逃萬世之譏”,甚至按當時的法律,主動離開丈夫的妻子将受到拘禁處罰。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她堅定的選擇:她甯願蒙受世人的非議也決不屈從,決不願再維系這段無愛的婚姻。

李清照

10

李清照的才華,得人仰慕;但她愛國的拳拳之心,最使人敬重。

紹興三年,朝廷派兩位要員出使金國,去慰問被囚于北方的徽、欽二帝,李清照知道後,專門寫了一首長詩《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給這二位使者送行。

詩中,她請兩位官員記住一個流亡婦人的心願——“欲将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表達對反擊侵略、收複失地的強烈意願。

這忠貞的膽量,這不懼的氣魄,今天讀來,仍為之感佩。

李清照逝世後,在詞體文學創作中,有一種“效易安體”的風尚,即在詞中模仿李清照的個人寫作風格。

她在一千年前的情感世界和作品表達,至今仍有力地支援着後代女作家。

喜歡李清照,僅僅把這位傳奇女子供奉進“卓越女詞人”的殿堂,此後便置之不顧,是遠遠不夠的。最好的紀念,是常常走進她的作品世界,感受她的樂與愁、喜與怨,她的放下與憧憬,她的所得與遺憾,并在一次次體會中,找到滋養自我心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