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極品剩女傅秋芳,背後保媒太硬核,薛寶钗、林黛玉險被嗆夫
紅樓骨灰級剩女傅秋芳,在千金環繞的寶玉身邊,顯得又窮酸又可笑!
論門第,她沒有根基,身份低于林黛玉、史湘雲等侯門千金;
論年齡,她是廿三歲的老姑娘,如果寶钗是李莫愁,她老是孤獨求敗;
論厚臉皮,寶钗要敗下風,傅家把“高攀”貼在了腦門上,内帷、外宅人盡皆知,在以“藏珠”為道德的古代,簡直是塊笑料!
可惜這位給人帶來歡樂,讓宅男無限遐想的傅姑娘,在35回昙花一現,此後就查無此人。(80後完全瞎掰,不算噢)
曹翁寫這個歡樂的傅姑娘,目的是什麼?
多數網友認為傅姑娘是影射寶钗,暗諷寶钗窮酸,薛家攀附(傅試諧音“附勢”)。
一句話,網友都認為傅姑娘是來打醬油的,是寶钗的副産品,對寶钗、黛玉構不成威脅。
事實真是如此嗎?
恐怕不是!為傅家保媒的人可不簡單!
傅試背後的保山
1、古代婚姻講究門第。傅家的門第是什麼?
傅家表面上是【暴發的】,無爵不貴,配不上世家大族國公府。
但傅家攀親的是賈政!
賈政是工部員外郎,也無爵位。其實和傅試的官品差距不是很大。
同朝為官,傅試嫁妹妹給賈政兒子,無論從輩分,還是地位,也算說得過去。
但賈政能看上傅家,有更重要的目的。
2、聯絡有親
“那傅試原是【賈政的門生】,曆年來都賴賈家的名勢得意;【賈政也着實看待】,故與别個門生不同……”
傅試是賈政的【門生】,這裡大有玄機。
【門生】起自東漢,最初是儒家的一種師承關系,通常門生對授業者有依附關系。
至明清時期,門生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科舉主考官對及第考生的稱【門生】。
二是通過舉薦做官的人,自稱是舉薦官的【門生】。
【曆年來都賴賈家的名勢得意】,正說明傅試是通過賈政的舉薦上位的,這也是傅試的性格核心——附勢!
在古代,門生和老師是一種強依賴關系,門生攀附老師升官;對應的,門生對老師應盡義務,與老師共同進退。
賈政和傅試等于是結成的新利益集團,這是賈政在四大家族外發展的新勢力,是自己的力量。
按照紅樓慣例,家族之間建立穩固關系,就要【聯絡有親】,這是護官符的實質。
“這四家皆聯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
四大家族是靠聯姻結成利益聯盟,賈政建立自己的新利益團體,也要聯姻。
是以,别看傅秋芳各樣比不上黛玉、湘雲等人,但人家的保媒是賈政啊,你說硬核不硬核?
古代子女的婚姻,天經地義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賈政是最有資格定寶玉姻緣的人。
有賈政做保媒,你說傅秋芳有沒有實力?她會是打醬油的角色嗎?她對黛玉、寶钗沒有威脅嗎?
傅家婆子出現
傅秋芳的保山這麼強,最不濟也該和寶钗、黛玉一樣,成為金玉良緣、木石前盟外的第三股力量。
但事實是傅姑娘隻是昙花一現,35回之後,再沒了消息?
為什麼會這樣?
傅家和傅秋芳對榮國府是外人,他們本來無足輕重,但曹翁鄭重其事地寫傅家,折射的是賈政的家族地位。
護官符告訴網友,聯姻是利益集團的紐帶,是以寶玉的妻妾選哪個,本質是話語權的争奪。
寶钗代表的是王夫人及王家集團,黛玉代表的是賈母,傅秋芳代表的是賈政。
榮國府上下隻知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說明賈政的話語權很低,本來不足以和賈母、王夫人相比。
但在賈政暴打寶玉後,傅家婆子出現了,有意思吧?
賈政打寶玉,殺了王夫人的威風,下了賈母的臉面,結果傅家婆子就出現了。
這間接證明,賈政打寶玉後,賈政勢力擡頭,傅秋芳的地位自然上升。
傅秋芳消失是誰的悲哀?
傅家婆子來看寶玉,實際是代表傅秋芳來和寶玉來增進感情的。
實際是寶玉也确實是個多情種子,願意了解這個才貌俱全的瓊閨秀女。
但傅秋芳能赢得寶玉的青睐嗎?
事實是不能!
“今日遣來的兩個婆子,【偏生是極無知識的】。聞得寶玉要見,【進來隻剛問了好,說了沒兩句話】……寶玉也不吃飯了,洗手吃茶。【又和那兩個婆子說了兩句話。然後兩個婆子就告辭出去】,晴雯送至橋邊方回。”
這就是寶玉和傅家婆子的相處。對寶玉來說極不愉快。
1、無知識。
什麼是無知識。知識是什麼?是經驗,是見識。
婆子沒知識嗎?沒見識嗎?不是,她們走出怡紅院,就開始笑話寶玉【呆氣】、【呆子】,如果毫無見識,怎麼會嫌棄别人?
是以她們的【無知識】,是不懂寶玉心中的道理而已。
寶玉對傅家婆子無話說,婆子對寶玉也是隻有兩句話,就沒話說了。
2、雞同鴨講。
沒話說,是兩方沒有共同價值,根本難以溝通。
表面是寶玉和傅家婆子沒話說,背後暗含的卻是賈政父子的親子關系。
傅家是暴發的,說明在傅試之前,傅家根本就沒有貴氣的基礎。
傅家靠傅試暴發起來,傅試就是傅家的頭腦,傅試的三觀和為人,就是傅家的三觀。
而傅試的引路人是誰?就是青睐他的賈政啊!
本質上傅家婆子的見識,就是賈政見識的低配,寶玉和傅家婆子沒話說,自然和傅秋芳、賈政都沒話說。
不僅沒話說,傅家婆子嘲笑寶玉,其實是賈政在心裡看不上寶玉。相對的,寶玉也和賈政之間,隔着巨大的鴻溝。
賈政想靠傅秋芳籠絡寶玉,看來在情感這塊,賈政已經輸了。
傅家的笑話
傅家婆子代表傅秋芳來怡紅院見寶玉,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這種生撲和倒貼行為,在現代或許還能被美化成勇敢追愛,在明清時代,隻能被定義為不要face。
而且傅家的名聲,曹翁明寫是【暴發的】,這等于公開嘲笑傅家是煤老闆,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
固然傅家的行為值得被嘲笑,但應該被嘲笑,和真的被公開嘲笑,這兩者中間隔着十萬八千裡。
比如寶钗,她和傅秋芳一樣,都是生撲女,但榮國府的人敢說薛家是暴發的嗎?
不敢,因為懼怕王夫人!
但他們敢公然嘲笑傅家,為什麼?打狗看主人,因為賈政太不給力,全家隻知道王夫人和賈母是權威,這個真正的男主人,隻是空氣哦!
是以,傅家的笑話,實際是賈政的笑話。賈政打寶玉一回奮起了一陣兒,但最終不敵夫人,他做保山的傅秋芳,自然在榮國府不必再提,再提就是打王夫人的臉,後果很嚴重哦……
一個傅秋芳,折射的全是賈政的無力、窩囊,榮國府掌家人尚且被妻子拿住,和古代以夫為綱完全颠倒。
颠倒,是賈家走向衰敗的根源!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内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