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美食 看美景 拉消費 尋味之旅催生新機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吃美食 看美景 拉消費 尋味之旅催生新機遇

甘肅天水“吃貨節”現場表演傳統民俗踩高跷。陳 坤攝(人民圖檔)

吃美食 看美景 拉消費 尋味之旅催生新機遇

遊客在浙江省甯波市城隍廟夜市賞夜景、品美食。胡學軍攝(人民圖檔)

吃美食 看美景 拉消費 尋味之旅催生新機遇

大美中國·首屆烹饪藝術技能大賽近日在北京舉辦,觀衆在大賽現場觀看參賽菜品。陳曉根攝(人民圖檔)

吃美食 看美景 拉消費 尋味之旅催生新機遇

第十一屆中國大理巍山小吃節近日舉辦,身着民族服裝的演員在巍山古城牛頭長街宴上歡迎遊客。梁志強攝(人民圖檔)

近日,甘肅省天水市麻辣燙頻頻登上社交平台熱搜。一碗麻辣燙讓西北小城火出圈。食客變遊客,美食帶旺旅遊,“因吃而動,尋味而遊”的美食旅遊成消費新趨勢,給當地發展帶來新機遇。

麻辣燙帶熱天水遊

近日,“天水麻辣燙”的熱度持續上升。記者從美團、大衆點評了解到,3月以來,天水麻辣燙堂食訂單量較前兩月增長超140%。近一周,“天水麻辣燙”在大衆點評上的搜尋量環比增長超13倍。過去一個月,甘肅在美團上新增的麻辣燙餐飲商戶數較上月增長超51%,天水有美團團購套餐等交易的麻辣燙商戶數較上月增長超90%。

熱氣騰騰的麻辣燙迅速帶火天水旅遊。近日,甘肅省天水市舉辦麻辣燙“吃貨節”活動,邀請各地遊客吃美食、看美景、逛龍城,持續打響“千山萬水就愛天水”文旅品牌。“吃貨節”期間舉辦了麻辣燙美食展銷、特色産品展銷、美食體驗、麻辣燙美食大賽、精品旅遊線路推介、天水特産贈送、地方特色文藝節目展演等活動,吸引了衆多遊客。

天水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是人文始祖伏羲故裡,擁有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和距今8000年曆史的大地灣遺址。麻辣燙的火爆為天水旅遊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

同程旅行平台資料顯示,近期天水旅遊搜尋熱度增長近200%,并呈持續快速上漲趨勢。馬蜂窩大資料顯示,近一周,天水旅遊熱度環比增長266%,麥積山旅遊熱度增長300%,天水古城、伏羲廟緊随其後。

在去哪兒平台上,3月天水酒店的預訂量同比增長五成。途家民宿資料顯示,3月天水民宿預訂增長迅速,90後、00後遊客為主要預訂人群,北京、蘭州、綿陽、石家莊和西甯等地的遊客預訂最多。小豬民宿資料顯示,3月天水民宿入住率較去年同期增長800%,麥積區民宿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0倍。

“這一周,我們接到了很多蘭州市民想到天水旅遊的咨詢電話,環比上周增長超200%。”甘肅滬春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禹介紹,“體驗美食是現在年輕人主流的遊玩模式之一。天水麻辣燙熱度不斷上升,我們設計了一批适合各年齡段遊客的美食體驗類産品,涵蓋種類更豐富的甘肅特色美食。”孫禹說。

提升目的地知名度

美食,是人們旅遊中的重要體驗。近年來,美食已成為很多遊客喜愛的旅行主題。美食旅遊不僅提升了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譽度,也拉動了當地的消費。

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與休閑研究所所長吳豐林表示,美食旅遊具有濃濃的人間煙火氣,更易引起大衆共鳴。某種程度上,美食之旅也是社交之旅,尤受年輕遊客喜愛,他們有較強的網際網路和新媒體使用黏性,是文旅創新的主要推動者。

去年,淄博燒烤火爆出圈,帶動淄博成為最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此外,在美團平台上,江門、台州、柳州、自貢、潮州、汕頭、延吉、宜賓等以美食為特色的城市,旅遊熱度普遍高漲,住宿預訂量較往年增幅明顯。去年“十一”假期,延吉、台州、汕頭、柳州等城市住宿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均超過400%。

中國烹饪協會文旅特色美食發展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陳強介紹:“目前遊客比較喜愛的主要以地方特色美食為主,包括特色小吃、傳統名菜名點、鄉村美食等。美食旅遊的形式多樣,内容豐富,大家常常因為一道菜而愛上一座城,因煙火氣獲得幸福感。”

記者了解到,大衆點評今年初推出“潮州旅遊美食地圖”,市民和遊客搜尋“潮州”,即可一站式浏覽城市漫步地圖、筆記攻略、本地活動、寶藏美食商戶、真實使用者評價等内容,獲得旅遊線路推薦和酒店、餐飲等線上預訂服務。春節假期,使用該地圖的浏覽量環比增長287%。

講好美食文化故事

食住行遊購娛是旅遊六要素。随着旅遊空間從風景到場景的轉變,餐飲美食在旅遊目的地建設和發展中的地位也愈發凸顯。

近日,北京市舉辦第四屆小吃美食文化節,多家知名餐飲企業和老字号推出春季時令新品,邀請消費者在踏青賞春的同時,共赴“舌尖兒上的春天”。

目前,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開展了“尋味美好中國·品遊萬裡山河”全國二十四節氣旅遊美食及美食旅遊線路征集和宣傳推廣活動。陳強認為,該活動是增強美食旅遊持久吸引力的一大創新,将節氣文化與美食、民俗及景點融會貫通,助力美食旅遊産業蓬勃發展。

民以食為天。美食旅遊正在獲得越來越多遊客青睐,打造美食旅遊品牌勢在必行。陳強表示,應嚴格把控美食旅遊的品質,保持美食旅遊線路的差異化和豐富性,為遊客創造更好的體驗感;此外,還要着力培養美食旅遊的專業講解人才,将美食背後精彩的文化和故事介紹給遊客。

浙江的“味美浙江·百縣千碗”、湖南的“味道湖南·去湘當有味的地方”、安徽的“皖美好味道,百縣名小吃”,廣州亞洲美食節、濟南魯菜美食節等美食推廣案例表明,美食已成為多地促進消費、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或成入境遊新亮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美食的核心豐滿而有魅力,從‘五味調和’‘食在四時,追求平衡’的飲食理念,到豐富多彩的食材、煎炸烹煮的精湛技藝,中華美食具有與其他國家美食不同的呈現形态。”陳強告訴記者。

近期,入境旅遊持續回暖。吳豐林認為,美食旅遊有條件成為吸引海外遊客的新亮點、提振入境旅遊的新突破口。面向海外遊客,如何推廣和推廣什麼應成為着力點,建議整體謀劃、系統推廣、創新品牌,重點推廣文化特色鮮明的地方美食地标和清晰系統的美食旅遊線路。

陳強認為,美食旅遊應盡快形成文化、旅遊、美食相融合的産業鍊,通過節慶、會展及賽事等形式,走出國門,與世界各國飲食文化進行交流。美食旅遊也可以與海外的中餐廳進行關聯,更好地展示中國美食旅遊的精彩内容。此外,對于喜愛中國美食的海外遊客,應提供美食旅遊一體化消費體驗,比如将“尋味美好中國·品遊萬裡河山”全國二十四節氣旅遊美食及美食旅遊線路編撰為消費指南,并提供多種語言版本,友善更多海外遊客按圖索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