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最大半導體盛會“一位難求”:國産化加速,行業複蘇了?

全球最大半導體盛會“一位難求”:國産化加速,行業複蘇了?

去年推遲到了6月舉辦的全球最大半導體峰會,今年重新回到了疫情前的時間表——在經過了三天的熱鬧後,參展規模超過往年的SEMICON / FPD China于3月22日在上海落下帷幕。

在半導體技術國産化的背景下,國際半導體組織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透露,今年這場半導體盛會迎來了更大比例的國内展商,有不少企業報了名但因場地有限無法拿到展位。從現場的“一位難求”和熱度來看,在2023年半導體裝置銷量實作了逆勢增長的中國市場,不乏追趕的緊迫感,市場需求也隻增不減。

“一位難求”背後

對于國内外的半導體展商而言,“一位難求”還在加劇。

一名連續多年參展的外資半導體企業技術負責人林海(化名)在現場告訴第一财經,今年他們隻拿到了9平方米的展位,僅此前的四分之一。經過一番争取,他們在明年可以獲得18平方米的展位。“這是我們能選的最大面積了”。

另一家半導體上遊的跨國企業今年拿到了總共108平方米的展位,即使第一時間鎖定下一屆展位,明年的展位面積也縮減了三分之一。

作為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科技集團,賀利氏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斯蒂芬·梅茨格(Steffen Metzger)今年第一次來到這場展會的現場,對比此前在全球多地參加的國際半導體展,頗為感歎這場盛會折射出的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規模和熱度。他對第一财經表示,最近幾年中國都是賀利氏半導體業務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未來三年預計也會有良好的增長。随着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目前半導體行業整體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

在林海看來,随着國産化的程序加速,中國半導體的熱度已經持續了三五年。不過,自主創新需要時間,“随着半導體國産化替代需求愈加緊迫,今年部分本土供應商又有了技術突破和實質的進步,特别是碳化矽、工藝晶片等領域,國産化程度逐漸提高,本土廠商突破了技術,是以會想要尋求更大的市場佔有率。”

在此背景下,這場半導體盛會不僅吸引了供應鍊的上下遊和客戶,還吸引了想要尋求更大确定性機會的投資者。傳統産業想分一杯羹,相關賽道的投資人也相當活躍,紛紛湧向上海尋找項目,與業内人士面對面探讨趨勢。

“中國的半導體行業湧現了非常多的新選手。”對梅茨格而言,一大挑戰就在于如何及時了解快速崛起的中國本土企業的需求和潛力,并能及時展開良好的合作。就在3月21日,他們向中國一家供應高端工業金剛石材料的初創企業——化合積電(廈門)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了數百萬歐元。雙方的合作,旨在利用金剛石獨特的熱導率和電絕緣性,推動半導體行業的創新,“這一合作突出了賀利氏對半導體市場的戰略重點,雙方有望開拓行業新标準,加速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的發展,革新電動汽車的逆變器架構。”

行業複蘇了?

和國産化程序同步的,是半導體行業的周期和市場需求的變化。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資料顯示,由于通脹加劇和終端市場需求疲軟,預計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同比下降9.4%,2023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下降19.3%,半導體終端應用市場的結構性失衡仍在持續。

不過,根據SEMI預測,經曆了下行期的全球晶片行業有望在今年進入複蘇通道——SEMI的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預計同比下降11%,約為5300億美元,而2024年有望增長10%以上,并在2030年突破1萬億美元。受晶片需求疲軟等影響,2023年全球半導體裝置銷售額為1056億美元,同比下降1.9%;而中國大陸地區半導體裝置銷售額同比增長28.3%。

在林海看來,複蘇對半導體行業而言更像是一個“僞命題”,“市場的需求一直是龐大的,就看能不能突破技術解決問題”。他認為,技術較難突破的高端晶片始終是缺的,而能夠較快做出來的上遊原料則容易過剩。雖然半導體是高周期行業,但在中國,整個半導體供應鍊的幾乎每個環節都處于國産化、補短和突破的過程中,是以不同環節的周期此起彼伏,整體行業的高周期性并不明顯。

梅茨格表示,人工智能和5G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讓全球的電子行業始終處于增長階段,即使近年來增速有所放緩,仍然需要更大的産能來滿足需求。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始終強勁,不過消費品市場的複蘇仍然面臨一定的不确定性。

随着晶片對于高純度以及散熱等需求越來越高,賀利氏正在通過材料領域的持續研發創新提供解決方案。梅茨格提出,行業整體處于向上的階段,需要做的是在行業間加強溝通,“半導體的參與者需要合作得更加緊密,進而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增長中達成共識”,以避免出現堵點。

雖然國産化程序加速,地緣政治風險仍在加劇,但面對實實在在的市場蛋糕,半導體行業的不少外資仍在持續加碼在華投資。

今年秋天,賀利氏于兩年前投資6億元人民币開建的沈陽石英工廠将建成投産,實作産能成倍擴張。同時,成立了6年的賀利氏電子上海創新中心将啟用新的設施,其在江蘇常熟投資的新廠,也将于今年下半年投産,以彌補國内高端金屬陶瓷基闆産業空白。賀利氏電子化學材料還計劃今年5月在上海化學工業區投資建設一座特種化學品工廠。“我們會持續跟着市場需求的增長擴大在中國的産能投資。”梅茨格說,“半導體行業長期仍處于上升的階段,經濟下行并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

居龍也認為,在晶片無所不在的時代,全球半導體行業整體的增長勢不可擋。今後預計還将每年保持6%~7%的複合增長。而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2023年中國大陸地區的逆勢增長,展現出其對成熟節點技術強勁的需求以及産業發展的活力與韌性。對于包括貿易摩擦在内的諸多挑戰,這是需要全球及全行業共同面對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