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作者:河北文旅

#冬遊河北過大年##這麼近 那麼美 周末到河北#

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為契機,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持續點亮河北“北方戲窩子”文化品牌,河北廣播電視台、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圍繞河北地方戲曲文化,聯合推出《走遍河北——遇見·北方戲窩子》系列專題節目。節目邀請地方戲曲文化研究學者、民間藝術家、曲種傳承人或相關企業院校負責人,通過10期節目實地探訪體驗展現河北地方戲曲的魅力和非遺傳承保護取得的成績。節目于2月9日(大年三十)-2月18日(正月初九)18:24-18:29,在河北衛視和冀時用戶端播出。每期節目時長5分鐘。

河北衛視專題宣傳節目

《遇見·北方戲窩子》系列節目

第七期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

四股弦,一種用本地方言演唱的傳統地方戲曲,是河北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其主要伴奏樂器大弦亦名“四胡”,上有四根絲弦,四股弦由此而得名。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冀南四股弦流傳于河北省魏縣、肥鄉縣、館陶縣、巨鹿縣等地。2008年,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曆史的四股弦入選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作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許梅玲對于四股弦如數家珍。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四股弦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許梅玲】

四股弦唱腔悠長舒緩,委婉流暢,有男腔、女腔之分。多演民間家庭生活小戲,而且又帶來濃厚的家鄉風味。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家鄉戲、家鄉味。在館陶縣南徐村前許莊村,四股弦劇團的許桂娥每天都會在村文明實踐站演出,把傳統戲曲送到老百姓身邊。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四股弦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許桂娥】

我們這流傳着“不鋤地,不澆園,也要去看四股弦”的民謠。村民們愛看戲,我們就把戲送到老百姓身邊。這樣不僅讓老百姓有戲可看,更讓我們基層文藝工作者有戲可演。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四股弦,易學易唱,參與性很強。也正因如此,村民們自編自唱了很多接地氣的戲詞。今年64歲的退休教師闫華然是四股弦的闆鼓手,退休後他全身心投入到四股弦戲詞創作上,力圖将百姓的生活融入其中,通過傳唱“非遺”節目寓教于樂。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民間藝人 闫華然】

作為民間藝人,我有責任和義務用普通百姓聽得懂、記得住、願意唱的曲子,宣傳好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傳播正能量。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說的是家鄉話,唱的是身邊事,四股弦将政策宣傳與戲曲創作有機結合,用“小戲曲”講出了“大道理”,不僅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還讓群衆在娛樂中學習了知識、接受了教育。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村委會委員 闫洪振】

我看了這麼多年戲,沒想到國家政策還能唱出來,受新編戲詞熏陶,我們村民說話文明了,村裡的治安也好了,整個村子的精神風貌變得特别好。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當“戲曲非遺”遇見“文化惠民”,“雙向奔赴”成就“一出好戲”。館陶全縣三年來送戲下鄉586場,為農村留下一支不走的文化振興之魂。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四股弦,既有藝術美感,又有現實教育意義,讓那些看不見的故事,逐漸演變成傳奇。乘着鄉村文化振興的東風,帶着滿懷鄉情的曲調,讓記憶中的鄉味,留在家鄉人的心頭,這份味兒永遠不會變。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

遇見·北方戲窩子

每晚18:24

河北衛視

敬請期待

遇見·北方戲窩子 | 四股弦:打好鄉村振興“文化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