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作者:豫鑒曆史

原創 冰玉

猶記某年端午,媒體正在播出廣電優秀電視劇劇本扶持引導項目——《思美人》。雖然該劇收獲了一衆吐槽,但其中部分情節依然給觀衆的知識體系帶來不小的影響。比如,很多人都以為,屈原确實娶了昭氏之女碧霞為妻。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很過分有木有?!

事實上,屈原根本不可能娶昭碧霞好嗎……

什麼?你說這是因為屈原愛的人是莫愁女?

拜托,這可是個學術的公衆号(大霧)。

根本原因在于:

同! 姓! 不! 婚!

同姓不婚是周禮中最為重要的原則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社會保持了兩千多年的婚姻禁忌,至今仍在某些地區存在一定影響。周代規定“娶妻不娶同姓”的原因有二。一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在先秦時期,同姓之人确實具有血緣關系,近親結婚不利于後代繁衍的事實也為人所知。二是“娶于異性,是以附遠厚别。”禮最為重要的作用就是“别異”——不但區分人的階層,也差別人與動物。是以,後世禮學家将“厚别”解釋為“别于禽獸”,以維護倫常。

更何況,異姓聯姻還能帶來“附遠”,即加強與遠方貴族的政治聯系的實際利益。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唐律疏議》更是明确規定:“諸同姓為婚者,各徒二年……并離之。”是以說,同姓為婚在古人心目中,基本就等同于亂倫。這一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徑意味着一切榮譽和身份利益的喪失,這對于貴族來說簡直是緻命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屈原與昭碧霞的情況。

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相信經過《芈月傳》的一輪“科普”,大家都知曉了“芈”這個冷僻字。然而在當今社會,“姓氏”和“名字”已成為同義複合詞,許多人對“姓”與“氏”、“名”與“字”的差别都一頭霧水。

就拿《思美人》來說吧,屈原的母親喚兒子“原兒”,屈原也愁眉苦臉地宣稱: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按照傳統社會的禮節,稱呼自己應當用名,以示謙卑。若稱呼他人,祖父母、父母等尊長可直呼兒孫輩的名諱,其他親友之間隻能稱字,以示尊重。稱呼關系較為疏遠的同僚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長官,則需用更加禮貌客氣的頭銜和官職。是以,不是大街上任何一個人都有資格喊屈原的,屈原本人隻可自稱屈平,他的母親叫他平兒還差不多。

如果覺得這有紅樓夢附體之嫌,一點都不高大上的話,完全可以引入《離騷》的名句“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嘛。《思美人》也這麼用過,然而——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這真是無法可想了。弄錯謙辭和敬稱的後果,就跟下圖的尴尬差不多: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言歸正傳談回姓氏。由于姓與氏在帝制時代就已逐漸合一(基本上是氏取代了姓),是以二者的使用在影視劇中更加混亂。比如說,秦國國君為嬴姓趙氏,楚國國君為芈姓熊氏,然而在《思美人》中,秦惠文王稱楚懷王熊槐,楚懷王稱秦惠文王嬴驷,一會是姓,一會是氏,完全亂套了。

在先秦時期,姓是共同血緣關系的标志,所有同姓之人都可以追溯到一個共同的祖先。換言之,凡是同一始祖的男系後裔都是同姓的族人。這種由天然繁衍而形成的宗族團體是一個金字塔結構,人口規模呈指數型函數增長,金字塔的基座可能是無窮大。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如此龐大且仍在不斷擴充的同姓人口,如何能夠更友善快捷地識别身份、辨識親疏?如何能夠更有效率的進行祭祀和社交活動?

這個時候“氏”就派上了大用場,它适時地将龐大的同姓人口分割成規模更小、内部關系更親密的宗族機關。

為了更清楚地闡明“氏”的運作原理,我們需要再引入兩個概念:大宗和小宗。

據《禮記·大傳》記載:

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别子之後也,宗其繼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

這裡的“百世不遷之宗”就是大宗,“五世而遷之宗”就是小宗。

什麼意思呢?

了解大宗的關鍵在于一個“後”字。所謂“後子”,大約可以翻譯成現代漢語中的“繼承人”。但在傳統語境中,“繼承人”的含義要豐富地多,它意味着“正宗”的血脈傳承、香火延續、家族榮耀與身份地位的接力。是以“後子”一詞非常具有儀式感,他的祭祀意義與身份意義遠大于财産意義。當然,在先祖為一國之君的時候,“後子”還有一個王位可以繼承。

每個人隻能選擇自己的一個兒子作為“後子”,挑選的原則一般是大家所熟知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如若無親生子,則過繼兄弟的兒子作為“後子”。總而言之,大宗是由“後子”所構成的單線條的傳承體系。在理想狀态下,這條直線可以延伸至百世、千世,乃至萬世,是以叫做“百世不遷之宗”。百世不遷的大宗獨享一個最為尊貴的氏,在楚國就是曆代國君專有的熊氏。

然而除了“後子”,其他兒子也不能人道毀滅不是?他們需要分立出來,另成一個小宗。小宗的規模是非常固定的:其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縱向看共有五個支系;每個支系又包括五個世代(算入與己身最近的共同祖先)。如果不計算配偶,一個小宗的親屬種類是5×5=25種。而到了玄孫之子、兄弟之玄孫、堂兄弟之曾孫、從祖兄弟之孫、族兄弟之子這一代,則需要遷徙,不再與族人同宗,這叫做“五世而遷”。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在先秦時期,小宗的分立、小宗的遷徙都可能形成一個新的“氏”,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宗族團體的稱号。封地的名稱、先王的名稱等都可以作為“氏”的命名依據。

楚國王族的世系圖大緻如下: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是的!屈氏和昭氏出現了!

楚國由分立的小宗所立的氏當然非常多,如鬥氏、成氏、卓氏、莊氏等等。但到了戰國末期,芈姓之下除了王族熊氏之外,最為昌盛的氏族還有三個:屈氏、景氏、昭氏。屈原被流放之前所任的最後官職三闾大夫,主要工作就是掌管屈、景、昭三氏的宗族事務以及宗廟祭祀,相當于一個宗族總管。宗族之内的,顯然都是有血緣關系的自己人。

提起屈氏、景氏、昭氏,也許有人會聯想到《芈月傳》。楚國的嫡公主芈姝出嫁,陪嫁的媵女除了庶妹芈月,還有來自屈、景、昭三氏的四位姑娘。據《左傳》記載:“諸侯嫁女,同姓媵之,異姓則否。”也就是說,媵女即使來自不同族支,但歸根到底都是同姓的姐妹。這樣遠在異國他鄉也好互相扶持,隻要其中任何一人生下兒子,都是姐妹團所有成員的共同依靠。單從這一點來說,《芈月傳》的細節設計是較為合理的。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既然先秦貴族有姓有氏,究竟應該如何稱呼?

一般規則是“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男子稱氏,以别貴賤。上文已經講到,“氏”的作用是在龐大的同姓人口中劃分出人數較少、關系更親密的小團體。男子之間互相稱氏,可以友善快捷地定位對方所屬的具體宗族支系及身份貴賤、關系親疏。這在貴族社會非常重要。是以,将這位為我們貢獻端午假期的偉大詩人稱為“屈平”或者“屈原”是恰當的,而那些一朝發現屈原姓芈這個驚天大秘密,就要滿世界将其稱謂糾正為“芈原”(《大秦帝國》背鍋),反而不合适。

女子稱姓,以别婚姻。在傳統社會看來,女子最重要的使命是聯姻。女子稱姓能夠使男方迅速識别出此女是否為符合禮制的結婚對象。換句話說,女子稱姓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同姓為婚。是以,無論是楚王的公主,還是出身于屈、景、昭等其他氏族的貴族小姐,都要保留最為遠古的芈姓。縱使昭氏真有一個名為碧霞的女兒,也應該被稱為芈碧霞而不是昭碧霞。

事實上,屈原的妻子在正史中沒有任何記載,民間族譜或祭祀中有稱其為陳氏者,也有稱其為鄧夫人者。陳氏為妫姓,鄧氏為曼姓,确有可能與屈氏芈姓的屈原結合,唯獨同為芈姓的昭氏絕無可能。昭碧霞一名的最早出處是《大地悲歌·屈原傳》這部傳記文學作品,大概作者打算為屈原安排一位出身名門、溫柔賢淑的妻子,并且隐約知道昭氏是出過令尹的楚國大族,就罔顧曆史常識,來了一段有違倫常的拉郎配,結果被許多現代觀衆當作史實,流毒甚深。

OS:虛構也要遵守基本法!!!

總之,隻要昭氏和屈氏不打算陷入不倫之戀的風波,就不可能動起子女聯姻的心思。縱使兩位才子佳人某一日在戶外不期而遇又心生欽慕,一旦碧霞姑娘自稱姓芈,屈原的第一反應都應該是:“原來是位同姓的姐妹。”求偶之心頓時煙消雲散。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

故事終……

順便說一句,因為屈原與楚王也是同姓,是以楚懷王與屈原……啊不對,楚懷王與屈原的姐姐/堂姐/族姐,據小說家言叫屈容(芈容)的那位姑娘,也不可能在一起,原配王後什麼的純屬無稽之談。

曆史的塵埃——屈原為什麼不可能娶昭碧霞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