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持續自覺學習的動力之源,被外部肯定&激勵的興趣

作者:育鄰人
孩子持續自覺學習的動力之源,被外部肯定&激勵的興趣

#實話實說##孩子自覺學習的動力是什麼?#

孩子持續自覺學習的動力之源,被外部肯定&激勵的興趣。

興趣,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能使人們工作目标明确、積極主動,進而能自覺克服各種艱難困苦,擷取工作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動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的愉悅。興趣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使人集中注意,産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态,對未來活動具有準備作用、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到推動作用、對活動具有創造性的促進作用。當然,個人持續性地發展某項興趣,必須要得到同伴的積極正向認同或者外部物質獎勵。

地球,構成宇宙物質體系的極小部分,生命物質是地球上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周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物質組合形态。人類,生命物質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發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按照自主生存意願、通過主動勞動創造生活消費物資的動物族。

在漫長的生活實踐過程中,人類将特定現實物質的形态+性狀+功用提煉彙內建抽象的符号+讀音+寓意,進而形成了人類特有的抽象社會文明,人類社會文明形成的程式物質實體—>物質用途—>抽象字元【包括寓意+讀音】—>文明成果。教育工作與文明成果的形成過程正好相反,教育從教孩子們認識抽象的字元入手、進階帶領孩子們了解字元的寓意...最終讓孩子們将字元+讀音+寓意與特定的自然事物聯系起來。

孩子持續自覺學習的動力之源,被外部肯定&激勵的興趣

被獎勵

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剛出生時隻有最基本的生命體征、出生8個月左右開始能爬、1歲左右能走&能試着說話、3歲以後可以自己獨立吃飯&排便、7歲以後基本實作行動自主、15歲以後基本具備完全獨立民事行為能力......人類的成長軌迹猶如完整抛物線,接受教育是所有孩子們快速成長進步的唯一捷徑。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類隻會播種能長成食物的植物種子、隻會喂養可出産更多肉+蛋+奶的其它動物、隻會開采那些能制成生産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的自然物質...人類從事主動勞動創造的核心目标便是将盡可能多的可預期收益變成現實,因為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每時每刻都必須消耗從外部攝入的能量物質。同理,孩子們亦會對那些能讓自己感到愉悅或者能獲得物質收益的成長活動更感興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意思是說天下人為了利益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農耕收糧、畜牧得肉+蛋+奶、勞工制成生産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品......自然物質輪循是人類勞動收益的核心起點,人類一切主動勞動創造行為都必須以自然物質為基礎。當然,作為綜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動物,現代人類社會還衍生出了諸多非實物性勞動創造價值認同。

無利不起早,如果沒有可觀的預期獲利誰也不會主動早起,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比喻為了圖利而從事某事。畢業證書、入學通知書、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勞動實踐小能手、小小書法家、環保小衛士、學習小标兵、學習小能手、智力之星、超越之星、創造之星、藝術之星、學習之星、文明之星、閱讀之星......學校教育系統為孩子們準備了琳琅滿目的口頭&書面獎勵,許多孩子都會因為被表揚而學習動力倍增。因為,被外部肯定&激勵的興趣是孩子們持續自覺學習的動力之源。

孩子持續自覺學習的動力之源,被外部肯定&激勵的興趣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曆風雨、需要來自家庭的無私陪伴、需要來自學校和社會的諄諄教導。育鄰人:探索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以期與家長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長計劃、建成社群鄰裡相幫的教育服務生态圈。

孩子持續自覺學習的動力之源,被外部肯定&激勵的興趣

繼續閱讀